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盜墓者割斷文化基因,別讓考古者追隨著他們的足跡

盜墓者割斷文化基因,別讓考古者追隨著他們的足跡

古人講究視死如生,隆喪厚葬歷來被當做一種風尚。厚葬之風刮起來之後,盜墓可謂相伴而生。縱觀歷史,盜墓之風就沒有停止過。春秋戰國、秦末漢末、唐末五代、民國時期等等,大盜不斷,小毛賊更是不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被掩埋在地下。為了求財求材而興起的盜墓行為,讓珍貴的歷史信息和文化符號消失了。

毋容置疑的是,考古是為了研究、搶救人類文化遺產的科研活動。儘管考古學科在我國發展的歷史也僅有百年,卻為搶救文化遺產做出了很大貢獻。而盜墓是以獲得不良利益為目的的破壞行為。這兩者有著根本區別。

盜墓者割斷文化基因,別讓考古者追隨著他們的足跡

考古現場

但是我們在對古墓葬搶救性發掘中,往往能找到歷史上的大量盜洞。這是令人尷尬的局面。比如上世紀陝西發掘的秦公大墓,漢唐宋等時代的早期盜洞有三百多個。比如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的秦人先祖陵園,就是在遭受嚴重被盜的情況下才進行了考古發掘。比如陝西梁代村遺址和河南西高穴曹操陵墓,考古都是追著盜墓賊的腳步。

「考古源於盜墓」「考古是在清理盜墓者的戰場」「考古是與盜墓者的較量」等等說法,許是有他的道理。

2004年10月,周公廟遺址(位於陝西省岐山縣)里的一個西周大墓,在墓室和東、西、南、北四條墓道多次被洗劫之後,不得不進行發掘。考古人員在墓葬中分辨出曾經有過車馬陪葬的痕迹,而不見車馬,墓中只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銅器、骨器和石磬殘塊,沒有發現其他遺存。

令人驚奇的是,墓葬中出土了一個生產於2002年的礦泉水瓶。

專家在遺憾的同時,欣慰的是,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和發掘的有4條墓道的西周高等級墓葬,有可能埋葬著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即人們常說的「周公」),該墓對我們回溯西周時期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情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這個項目進入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名單。

2006年8月,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幾個村名在自家的責任田裡盜掘古墓,案件偵破後,罕見的張家川戰國墓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後來的發掘中,出土了500多件金、銀、銅、鐵、骨、陶等殉葬器物,800多件綠松石、瑪瑙和琉璃等珍貴器物。尤其是兩座墓坑裡出土了10輛二輪馬車,在國內尚屬首次。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盜墓者割斷文化基因,別讓考古者追隨著他們的足跡

考古現場

備受國人關注的貴州威寧中水遺址、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陝西韓城梁代村兩周墓地、江蘇句容金壇土墩墓地,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等都承載者歷史的一段輝光,像大堡子山遺址、周公廟西周遺址、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一樣,它們被科學發掘的步伐總是攆在盜墓者的腳步之後。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底,河南省有關方面宣布曹操高陵在安陽西高穴發現,墓葬中出土了200多件隨葬品,有金、銀、銅、鐵、玉、石、古、漆、陶、雲母等多種質地,器物類型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會議稱經過有關專家初步鑒定,墓中男性遺骸為曹操本人。

而歷史上該墓多次被盜,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多處盜洞,最早的盜洞可能在清朝以前已經出現。2006年以來,先後發現了5批30多名盜墓者盜掘過西高穴墓地。西高穴墓地考古發掘勢在必行。發掘不久,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安陽市人民檢察院和安陽市公安局聯合發出的通告,敦促盜掘西高穴墓地的犯罪嫌疑人必須在2010年2月28日前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並主動上繳文物。其中,作為確認曹操墓重要證據的個別器物竟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

盜墓者割斷文化基因,別讓考古者追隨著他們的足跡

考古現場

不久前,我尋訪過一處考古發掘工地,二十多座漢代墓葬在歷史上都遭到了盜掘。考古工作者面對一座西漢較高等級的墓葬慨嘆,我們簡直是在清掃當年盜墓賊的殘跡。

盜墓毀壞的是我們的文化根脈,它於法不容、於理不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