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這是一首至今流傳在上海地區的一首民謠。黃道婆,一個對我國紡織業有著重大歷史貢獻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她的努力奠定了上海灘今日之繁榮輝煌。

然而,如此重大貢獻的人,背後卻是有一段悲慘的故事。黃道婆,又名黃婆,出生於南宋末年的松江府烏泥涇鎮(在今上海徐匯區)。當時的上海沒有如今的繁榮,黃道婆出生的家庭非常貧寒,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

為了生活下去,父母在黃道婆12歲時,就將她賣到當地一個大戶人家當童養媳。於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悲慘場景出現了,白天公婆逼迫她下田幹活,晚上則讓他拚命地織布。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面對如此非人的生活,黃道婆忍無可忍,她決定逃出這樣的家庭,開啟新的生活。一天夜裡,趁著公婆睡著了,黃道婆偷偷地逃了出來,後躲進了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船隻上,隨船來到了海南崖州(今海南三亞西北)崖城鎮內草村。

如今我們難以想像,黃道婆在海南都經歷了什麼,但我們得到了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她在海南遇到一個熱心腸的黎族老大媽,並學會了精湛的紡織技術。在海南生活期間,黃道婆發現這裡的織布技術要遠遠比家鄉上海先進。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黎族婦女們先進紡織技術,很快就被黃道婆所掌握。和黎族婦女們一樣,黃道婆能紡織出精美的花布,上面呈現各種花草鳥獸的團。黃道婆在海南生活了三十多年,可家鄉一直讓她念念不忘。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年),黃道婆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可家鄉的紡織技術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黃道婆決定改變了這種情況。黃道婆在松江府烏泥涇鎮教人制棉,改進織布所需的「捍、彈、紡、織之具」,並傳授「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紡織技術。

本是身份低微的童養媳,一次逃難之舉,成就了上海灘的數百年繁榮

由於黃道婆改進的紡織技術簡單易學,加上紡織效率有了極大的提升,很快就被紡織工人廣泛接受,一時間「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正是黃道婆的貢獻,使得松江府逐漸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

黃道婆的貢獻遠遠不止於此,因為紡織業的繁榮,使得上海漸漸成為了經濟中心,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國際化大都市。

參考資料:《中國民間故事之黃道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泰山封禪是帝王至高榮譽,為何清朝皇帝沒去?都想去,可都沒資格
直擊張獻忠沉銀髮掘現場:發現文物四萬件,剛剛有個激動人心發現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