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對凡人】熱鬧博物館

【相對凡人】熱鬧博物館

關注我們,

5月是博物館月。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從月初到月末,各大博物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觀眾。所有博物館人也抖擻精神,迎接四方來客走進博物館。

▲首博榮譽講解員金玲在為觀眾講解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服飾文化,六十多歲的金玲在首博已經義務講解11年,對於文化藝術的熱愛是她堅持的動力。

▲首都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藝術、文化和生活》展上,小朋友們在達·芬奇作品《維特魯威人》前合影。

在首都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文化和生活》展已經開幕兩個月,每天仍有大量觀眾進館參觀。

首博榮譽講解員金玲用最通俗的語言,為觀眾講解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服飾文化。這些貴族服飾由什麼材質製成,服裝與身份地位有什麼關聯。金玲深入淺出的生動講解,吸引了很多觀眾。年過六旬的金玲在首博已經義務講解11年,對於文化藝術的熱愛是她堅持的動力。講解前,她把展覽相關的藝術資料存儲在自備的iPad里,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兩小時的講解,中間連喝口水的時間也沒有,臨近尾聲,她的聲音都已有些沙啞。

▲5月18日,故宮博物院開館前,參加地面修整工程的工人已經開始忙碌的工作。

▲故宮太和門,一名安保人員值守崗位,關注著湧進午門的人流。

▲故宮熙和門,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白襯衫者)作為嘉賓戴上紅領巾為少先隊員授旗,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多到博物館來。

▲故宮內遊客如織。

每年 5月18日,都是故宮博物院最熱鬧的一天。從上午8點開始,單霽翔院長就會帶領院領導和媒體記者,參加院里舉辦的各項活動。今年,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為了讓觀眾與博物館有效「連接」,故宮博物院推出系列宣教活動。讓中小學生來到紫禁城,參與豐富多彩的藝術創作、主題參觀、互動課程、文物保護體驗。有故宮志願者為觀眾提供專館講解、參觀諮詢、主題宣講等服務,還有國家大劇院民樂演出帶來別樣的視聽體驗。

▲箭亭廣場,《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藝術互動展演上,一名文博愛好者正在展示竹製《清明上河圖》。

在箭亭廣場,根據故宮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圖》研發的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也拉開帷幕,巨幅互動長卷、孫羊店沉浸劇場、虹橋球幕影院三個展廳,融合了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讓《清明上河圖》在觀眾面前「活」了起來。

▲北京腐乳博物館,王致和總工程師王麗英作為義務講解員為小學生講解非遺腐乳的前世今生。

除了首博、故宮、國博這些大型綜合博物館好戲連台外,一些專題博物館,也依託各自館藏資源,推出特色活動。北京腐乳博物館請觀眾來體驗滷水點豆腐。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館推出大型古樂京音樂展演。還有很多博物館將展覽送到各地巡展,讓藏品走出館舍天地,和觀眾連接在一起。

▲2018年5月30日,《北京晨報》A16-A17版面。

END

監製/張英

文/王岐豐

圖/李木易

編輯/柴柴

北京晨報攝影部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晨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北晨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