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居住在儲秀宮?可能有你不知道的政治深意!

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居住在儲秀宮?可能有你不知道的政治深意!

原標題: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居住在儲秀宮?可能有你不知道的政治深意!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為慶祝五十歲生日,慈禧太后由長春宮移居儲秀宮,並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重修宮室。此後,老太后除了晚年短時期住過樂壽堂(樂壽堂是乾隆當太上皇養老的地方,慈禧處處自比乾隆),基本都住在儲秀宮。儲秀宮也成為了慈禧一生中最重要的宮殿。

儲秀宮庭院分為兩個部分,南邊是體和殿,後邊是儲秀宮。簡單的一句話:慈禧住在儲秀宮,吃在體和殿。


儲秀宮是五間的結構,分為三明兩暗。三個明間是老太后燕居的地方。正中間的一間,設有正坐,是為了接受朝拜用的。除了節日稍坐一會兒以外,輕易不坐在這裡。西一儲秀宮內正間間跟卧室連接,等於是卧室的外間,經常放些卧室用的零碎物件,如油布、水壺之類。東一間臨南窗子有一鋪條山的炕,這兒很豁亮。老太后喝茶、吸煙、用早點、談話,接見皇帝和皇后、妃子等,大多在這兒。



三個明間以外,還有兩個暗間。最西頭的一間,是她的卧室兼化妝室。最東頭的一間,是東暗間,也叫靜室。是老太后禮佛、想事兒的地方。老太后遇到什麼不順心的大事或者心情煩躁時,都會到這屋裡來,靜默一會兒。

體和殿也是五間的結構,和儲秀宮是門當戶對。它中間一間是穿堂門,留作朝見的人和伺候的人往來出入的;東兩間連在一起,有兩個桌子擺在中間,這是老太后傳膳的地方。老太后早點在儲秀宮用,中午、晚上兩正餐,多在體和殿。通俗來講,體和殿就等於老太后的外書房和餐廳。



慈禧居住在儲秀宮,是有深刻用意的,用現在的話說,是牢牢抓住自己的政治本錢。


在沒生同治帝以前,慈禧不過是個嬪,地位不高。她得幸了一段時間,咸豐帝對她的感情也就淡薄了。直到生了同治帝以後,她才上升為妃,以後因為兒子又升到貴妃。咸豐帝死在熱河,同治帝繼位,慈禧這才得到和東太后慈安同等的地位。辛酉政變以後,慈禧掌握了政權,尊為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


對於慈禧來說,她惟一貨真價實的本錢,就是給咸豐帝生了個兒子,而這個兒子是在儲秀宮後殿生的。那是她的通天金字招牌,是抓權的真正政治資本,所以她曾長期居住在儲透宮,是有她的心計的。

一來,表示對咸豐帝的眷戀,念念不忘先皇帝對自己的雨露之恩,以顯示自身的美德;二來,對同治帝有養育劬勞之苦,以顯示自己的仁慈。一手抓兩個皇帝,對內可以折服六宮,對外可以號召臣下,這是多麼冠冕堂皇而又合算的事,所以她樂於住在儲秀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出走日本之謎
朱元璋為何將明孝陵的神道設計成彎道?因為「白日遇鬼」事件?

TAG:邊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