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曾「兔子」雲集

北大曾「兔子」雲集

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不拘一格延攬人才,延聘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精英,使北大成為當時中國思想活躍、學術興旺的最高學府。

蔡元培請陳獨秀來北大主持文科,聘請胡適來北大任教授。他們三人在當時的文化界影響很大,都是知識淵博、思想活躍、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蔡元培生於同治丁卯年(1867年),陳獨秀生於光緒己卯年(1879年),胡適生於光緒辛卯年(1891年),彼此之間相差12歲,屬相都是兔,時稱北大的「三隻兔子」。胡適最年輕,來北大時還不到30歲,所以當時人們戲稱:「北大添個青年人,玉兔常伴有照明。」他們經常休息的地方也因此得到一個「兔園」的稱號。

更為有趣的是,當年的北大屬兔的還不止這三位。北大名師如雲,文科教員的辦公室被戲稱為「卯字型大小」,這其中還有三隻「兔子」,他們是朱希祖、劉半農、劉文典。朱希祖是1879年己卯年出生的,與陳獨秀同年,劉半農和劉文典是1891年辛卯年出生的,與胡適同年,這五人當年都是北大著名的教授。當時北大老師的休息室是每人一間,因他們被人稱作兔子,所以他們的休息室也被人稱作「卯字型大小」。

這一切都發生在蔡元培任校長時期的北大,這麼多「兔子」名流雲集北大,既是一種趣事,也說明北大人才濟濟。在蔡元培這位「老兔子」的帶領下,有了北大這片自由的芳草地,一群生來熱愛自由、行動活躍的兔子開始了一次偉大的「折騰」,「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彼時的北大成為中國教育史上一朵奇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有趣 的精彩文章:

TAG:有閑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