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ISBN 978-7-5682-2069-9

《容忍與自由》

以前總在書刊中讀到這樣一個人物——胡適。

了解到他是一個洒脫,有大學問的知識分子。

胡適先生與蔣介石的合影,從坐姿來看,胡先生的洒脫可見一斑。

胡適是當代中國學術、思想、輿論界的領袖、宗師,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論影響力無人能出其右。胡適的學問與為人堪稱知識分子的典範,李敖、唐德剛、季羨林等歷史學家都對胡適極為推崇。

這位大師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很厲害,很幽默。卻遲遲未拜讀過他的文章。此番有幸,在書館一角,拾得這本文集,妙哉妙哉。

這本書精選了胡適極具代表性的二十六篇文章,涵蓋了文學、歷史、教育、哲學、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呈現了這位中國自由主義先驅的自由與民主的思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治學方法,認真做事,嚴肅做人的處世風範。

這本文集的名字取自書中的第一篇文章標題-----《容忍與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們都可以看見容忍的態度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態度。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我們若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們戒約自己決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事」。

人是社會動物,所處的環境定會與人有所交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規則;同樣就有許多的矛盾。每個人有著自己的行事準則,在我看來一件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室友在寢室唱歌,儘管很難聽,他卻自得其樂。在他人眼中可能就十分不悅,矛盾就在這,我們選擇了容忍。容忍別人的態度,尊重少數人的基本自由。因為在其他的某些方面,你做的也可能正在被他人所容忍,容忍是自由的根源。

這裡的容忍,我所理解的是指包容心,胸襟大度。能夠包容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人,能夠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見解。但這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我們通常都是喜歡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在一起,只接受贊同自己觀念的人。當一個人提出相反的意見時,評判的念頭就會升起、會自動屏蔽、會不屑、甚至會生氣等等。

沒有容忍,就無自由可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談判應有的態度
用西方藝術史打開腦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