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給攝影師的紀錄片單

寫給攝影師的紀錄片單

Film List

最近建了個電影交流群,應各位小夥伴的要求經常要找一些紀錄片。在這裡一起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具體獲取方式在文章最後。

?

法國思想家、實驗主義電影藝術家居伊·德波的代表作,論述了資本主義物化時代向社會景觀的過渡過程。德波的的景觀拜物教批判,不僅被視為法國「五月風暴」的啟示錄,也成為後馬克思主義、後現代主義理論的重要開端之一,直接影響了後來的鮑德里亞、凱爾納、阿甘本等人。

?

影片故事講述的是萬熙(金敏喜飾)因性格耿直在咖啡館遭到解僱,在海邊遇見酷愛攝影的中學教師克萊爾(伊莎貝爾·於佩爾飾),在電影之城戛納,完全陌生的兩個人經歷了相同的人事物。克萊爾相信攝影具有神秘力量甚至改變人生,而與克萊爾短暫的相處中萬熙猜測到自己被解僱的原因。 最後兩個人一起朝著萬熙被解僱的咖啡館走去。

?

蘇珊·桑塔格(英文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 著作主要有《反對闡釋》、《激進意志的風格》、《論攝影》等。 桑塔格的寫作領域廣泛,在文學界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廣博的知識著稱。2000年,她的歷史小說《在美國》獲得了美國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

?

關於法國著名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的紀錄片。超人一樣的於佩爾。舞台劇《美狄亞》,夏布洛爾的《亡情巧克力》,阿薩亞斯的《情感的宿命》,哈內克的《鋼琴教師》,都是在一年內完成的。她說自己無形,沒有面孔和輪廓;又把表演比作睡眠,比作走私,比作盲人的前行。這已經不是「演技」這個維度的問題了,她的厲害在於完全的無畏和毫無保留的透明。

?

記錄許多著名攝影師的訪談,暢談他們對攝影的看法,以及他們在參與拍攝電影過程,與各個導演合作的經驗。這並不是一部電影,應該說是「關於電影的紀錄片」更合適。在這部電影中 ,我們也能發現以上介紹過的多部影片。例如《夢斷情天》的攝影師Nestor Almendros,他在臨死之前接受了這部電影的短暫採訪。還有《末代皇帝》的攝影師Storaro等人。

?

紀錄片《Finding Vivian Maier》定於9月份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期間首映。影片揭示她的雙面人生:生前才華橫溢,卻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去世後留下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場拍賣會上被電影製片人John Maloof拍得後重見天日,她遂被攝影界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

Daido Moriyama uses an ordinary compact camera and never stops shooting. He is one of Japan』s most celebrated photographers.In this film Moriyama invites us into his studio and takes us on a walk around the atmospheric Shinjuku neighbourhood, his home from home in Tokyo.

?

入圍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已申報2018年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兩次奧斯卡提名與艾美獎獲獎導演Jon Alpert自1972年進入古巴多次,長期紀錄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影像。這部影片對古巴作揭發真相的刻畫,描述了菲德爾·卡斯特羅和三個受其政策影響的家庭的過去 。

?

印度加爾各答市某個紅燈區,這裡貧窮和疾病蔓延,人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希望。然而最令人不忍的是那些妓女的孩子,他們不僅要承受他人歧視的目光,還要過早去面對自己那早已被註定的黑暗命運。

美國導演兼攝影師澤娜?布里斯基(Zana Briski)羅斯?考夫曼(Ross Kauffman)在這裡找到8個妓女的孩子,教授他們使用照相機。這一台台小巧精密的機器點燃了孩子們的藝術天分,在陰霾的街區呈現出一片純潔無邪的天地

?

電影主要拍攝於烏克蘭的敖德薩市,攝像師是維爾托夫的哥哥米凱爾?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觀眾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與休息、體育運動和藝術實踐幾部分,通過刻畫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呈現蘇維埃新社會中的一個理想城市。攝影師米凱爾?卡夫曼在拍攝的同時也出現在電影畫面中,首創了「自我暴露」的電影形式。在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義的紀錄片中,維爾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進、慢動作、畫面定格、跳躍剪輯、畫面分割等前衛剪輯手法,並採用了仰角、特寫、推拉鏡頭等新穎的拍攝手法,並製作了一段定格動畫。

?

Anne Makepeace執導的美國紀錄片電影,講訴著名匈牙利裔美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生活的紀錄片。

?

攝影師William Eggleston的紀錄片 Imagine - The Colourful Mr Eggleston

?

William Eggleston was born in Memphis, Tennessee and grew up in a wealthy family in Mississippi. He is considered a pioneer of modern color photography. He achieved early fame with a one-man show at the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

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 is a documentary film about the photographer William Eggleston directed by Michael Almereyda and released in 2005. Details. The film reveals the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William Eggleston"s personality and his work, and also reveals his parallel commitments as a musician, draftsman and videographer.

?

二戰攝影師的故事。斯皮爾伯格監製,湯姆·漢克斯旁白講述二戰期間奔忙於各戰區進行拍攝的戰地攝影師的故事,其中有非常罕見的很多從未公開過的鏡頭,史蒂芬·安布羅斯講述諾曼第登陸中最重要的戰鬥發生的地點等等。

?

溥儀從三歲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隻蟈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個不明所以的名詞。長大了,他以為可以變革,卻被太監一把燒了朝廷賬本。他以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卻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後,他坐上了從俄國回來的火車,身邊是押送監視他的解放軍。他猜測自己難逃一死,便躲在狹小的衛生間里,割脈自殺。然而他沒有死在火車上,命運的嘲笑還在等著他。文革的風風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傷痕。

?

天才アラーキーこと荒木経惟をして「新しい寫真の時代を作り出した男」と言わしめる寫真家?森山大道。60年代後半より常にカリスマ的存在として寫真界に君臨しながらも、マスコミへの表立った登場を拒み続けていたため、その人物像はどこか謎のヴェ-ルに包まれている。本作品『 ≒(ニア?イコール) 森山大道 』は、今まで公にされることのなかった彼の現在を、デジタルビデオで追った珠玉の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である。

?

第4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2017)紀錄片單元觀眾選擇獎,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JR導演,紀錄片伴隨兩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已申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是當今世界最重要藝術家之一蔡國強的首部電影紀錄片。既是一個從中國出發、成為具國際影響力藝術家的勵志故事,也體現著新時代中國人的追求和精神。本片由奧斯卡金獎導演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耗時兩年,從紐約、布宜諾斯艾利斯、上海、北京、瀏陽到家鄉泉州,遍訪藝術家的工作現場及其親友、工作夥伴和專家,無限度深入蔡國強的工作和生活,並從數千小時的珍貴歷史影像素材擷取精華,講述蔡國強 80 年代從泉州出發,30 年來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間成長,並走向國際舞台成為享譽全球的爆破藝術家。

?

Ways of Seeing is a 1972 BBC four-part television series of 30-minute films created chiefly by writer John Berger and producer Mike Dibb. Berger"s scripts were adapted into a book of the same name. The series and book criticiz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al aesthetics by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hidden ideologies in visual images. The series is partially a response to Kenneth Clark"s Civilisation series, which represents a more traditionalist view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and cultural canon.

?

NHK スタッフが総力をあげて作った!

森山大道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の決定版!

■ 寫真の全部を生きる男、森山大道。

■ 森山大道のリアルに、最も迫った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 世界照準、森山大道ドキュメンタリーDVD(英字字幕付き)!

■ これは、都市と時代の記憶をたどる寫真への旅である。

?

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1949年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這個一身樸素的長髮女子卻是群星閃耀的名人圈裡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她先後供職《時尚》、《滾石》和《名利場》等雜誌,曾與約翰?列儂、大野洋子、滾石樂隊、黛咪?摩爾、喬治?克魯尼、朱麗婭?羅伯茨、克莉斯汀?鄧絲特等名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她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個人印記,既承載了歷史,又引起廣泛的熱議。關於這個風格多變攝影師的爭論似乎從未停止,但她作品中所折射出來的魅力卻無人可以否認。

?

他的鏡頭是打開的心眼,在最細微處直視靈魂,看到巴西巨坑五萬掏金者的集體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衝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續著生存。每次的拍攝方案都是經年的萬里長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迴響。合導的兒子伴著老爸遠征,只見他用海象的視角,拍出但丁的地獄。再來到地球重病的現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雲溫達斯最心儀的傳奇攝影師薩爾加多,就是大地之鹽。

?

Ansel Easton Adams (February 20, 1902 – April 22, 1984) was an American photographer and environmentalist, best known for his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s of the American West and primarily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This examination of Robert Mapplethorpe"s outrageous life is led by the artist himself, speaking with brutal honesty in a series of rediscovered interviews about his passions. Intimate revelations from friends, family, and lovers shed new light on this scandalous artist who ignited a culture war that still rages on.

?

本片跟隨記錄了素有當代行為藝術祖母之美譽的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克(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克 Marina Abramovic 飾)於2010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行的大型回顧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過程。同時本片還回顧了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克與曾經的靈魂伴侶Ulay之間的愛恨情仇。而Ulay與瑪瑞娜在表演現場的和解也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

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又將歸往何處?這些問題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歷時14個月,穿越24個國家,導演羅恩·弗里克(Ron Fricke)用鏡頭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能夠擁有的最壯闊最絢麗的景緻——從遠古到現在,從猿猴到人類,從荒無人煙的沙漠到震撼人心的宗教活動現場,從廣袤天地帶來的感動到嬰孩單純的笑臉給予的幸福,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意識到,這美好的一切正時時刻刻的發生在我們身邊。

?

國內外で多數の賞を受賞している世界的な寫真家で美術家の杉本博司に初めて長期密著したドキュメンタリー。杉本が在住するニューヨークをはじめ、日本、南仏、シドニーと國境を超えて創作活動を行う杉本の現場に密著。杉本の素顔や目指すものを明らかにしていく。2010年にWOWOWで放送された「はじまりの記憶 現代美術作家?杉本博司」に新撮映像を加え、新たに劇場版として完成させた。

影片信息來自?豆瓣

?

?更多閱讀

?獲取影片資源

?加電影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熙照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春熙照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