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米比亞/埃托沙最全動物攻略-與兩隻獅子的對峙

納米比亞/埃托沙最全動物攻略-與兩隻獅子的對峙

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由德國殖民者於1907年建立,

最初面積100,000 km,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由於政治變更,埃托沙國家公園現今的面積不及其最初的四分子一,但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埃托沙(Etosha)在當地語言中意思是「白色干水之地」,

其實就是個長130公里,寬50公里,面積達4800平方公里的巨大的鹽沼。

Etosha National Park面積22270k㎡,

有113種哺乳動物,350種鳥類,110種爬行動物,16種兩棲動物。

因為是純野生保護區,意味著沒有任何人為的圈養,動物都按照自然的生態規則繁衍生息。

任何人不得下車或者在非道路上行駛,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一隻獅子出現在你的背後。

因此進入園區只有兩種方式,自駕或者租車。

我在青旅的時候遇到一對墨西哥夫婦卡娜明娜和鬍鬚哥,所以和他們用分擔租車費和油費的方式拼車在園區進行了兩天自駕。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進入園區前在公路旁的一隻大象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交流,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一般能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致的介質不均勻,只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交流,那象群會一起跺腳,產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最遠可傳播32千米。

悠閑過馬路的大象↑

大象的耳朵可以散發熱量,保持身體涼爽。

無論身處非洲還是亞洲,大象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感性動物。它們會幫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寶寶、用鼻子把受傷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帶,甚至可以用鼻子給對方溫柔觸摸,以此安慰其他身處痛苦的個體。

獅子-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

整個自然保護區很大,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動物會在什麼地點什麼時候出現,有可能開100多公里繞著園區一整天也不一定有太多收穫,也有可能你心心念念的動物就出現在你在車窗外。

第二天早上我們開了一個多小時也只看到幾隻跳羚,後來一對歐洲情侶從我們對面開過來,告訴我們前面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兩隻獅子正在路邊交配。

我們立刻加大油門,鬍鬚哥甚至不能自己的離開方向盤拍起了雙手。等我們到達的時候,兩隻獅子依然在路旁,不過顯然已經完成了交配。

母獅子懶洋洋的攤睡在路邊,公獅子蹲在一旁,時而眯著眼,時而機警的四處環看。我們小心翼翼的一步步挪動車子,盡量不打擾到他們又能更近距離的觀看。

一開始它們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到來做太大舉動,母獅子仍然沉睡,偶爾醒來看一眼,有公獅子的守候它似乎很安心。

而公獅子幾乎是一動不動的盯著我們,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極佳的拍照視角。直到對面又有一輛車過來,並在離它很近的位置停下來,公獅子起身,腦袋上的毛一抖一抖,看起來有些生氣,帶著母獅子朝我們這邊走來。

這時候,我們的身後又來了一輛車,於是它們走到我們中間便停住了。母獅子順勢躺下(它實在是太累了~),公獅子蹲在草叢裡看著我們。大概等了10分鐘,我們身後的車輛有些等不及便開車從它身邊經過開走了。

據說獅子每天需要14-16小時休息

這時公獅子受了驚嚇,腦袋上的毛全部立起並發出了幾聲低吼。這時它距我們不到2米,用最正面的視角對著我們。

我在書上看過,獅子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它和豹子不同,當它攻擊的時候會發出信號,鬃毛凜冽並伴隨著叫聲,我一邊忍不住抓拍它這難得的神態,一邊提醒夥伴把車窗搖上來,此時我們的車窗都是敞開的,如果獅子猝不及防的撲進來我們誰也沒救。

它離我們是如此之近,我就和它就這樣對峙著,這一刻沒有懼怕,卻被它的眼神完全的迷住,愛上它威嚴凜冽不可侵犯的霸道,愛上它不惜一切保護母獅的溫柔~~

後來因為更多車的圍觀,他們離開了馬路走進了草叢尋找休息地,看著這個龐然大物疲憊的身影,竟覺得格外心疼~

長頸鹿-如果下輩子變成一個動物,我希望自己是長頸鹿

大自然是充滿魔力的,儘管每天都能看到長頸鹿,可是對於它的每次出現我仍然感到驚喜不已。

它優雅的走路的步態,

它劈叉喝水的樣子,

它們依偎親昵的樣子

它高傲的俯瞰著生態萬物即使萬千斑馬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的樣子,

它走在馬路中央盯著汽車這個「迷你生物」不慌不忙不驚不擾的樣子

抑或只是它悠然的嚼著青草眺望著遠方的神態。

長頸鹿不善於長跑,它不能連續奔跑超過一個小時。它們的心臟很小,只有人的拳頭那麼大。

長頸鹿是有聲帶的,偶爾也會叫。世人很少聽到長頸鹿的鳴叫,是因為它們叫起來太麻煩。

看一群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本身是有魔力的。別看長頸鹿是個慢脾氣,一旦受了驚嚇和攻擊,也會飛快地逃跑,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0千米。

花豹

第一次發現花豹時,還是一個停在路邊的遊客告訴我們,否則我們一定錯過了。

因為它離我們很遠,而且躲在樹蔭下,遠遠的看去只是一個小黑點。在蹲守了很久之後,它依然在樹下靜養。

第二次發現花豹時,也是因為看到幾輛車停在路旁,我們剛拍完長頸鹿,看到另外一邊什麼都沒有卻停了4輛車便頓生竇疑,以我這樣的近視定是什麼也發現不了的,不過鬍鬚哥率先發現了遠遠的在樹蔭下的小黑點,沒錯,就是這個不愛曬太陽的傢伙。

不過這次它還是很配合的走了出來。

花豹白天潛伏在巢穴或樹叢中睡覺。陽光透過森林,灑在它布滿花斑的皮毛上,既使在幾米之外,也難以發現它的存在。傍晚出來游竄覓食,直到天明才休息。

犀牛

就在我們拍完獵豹後,一隻犀牛走進了我們的畫面。

第一次發現犀牛是在前晚營地的水塘旁,天太黑根本沒有拍清,這次終於圓滿。

埃托沙公園的季節變化影響著野生動物的活動,形成有趣的動物遷徙鏈場面。當雨季到來,數以萬計的斑馬和角馬從東北面的安多尼平原遷徙而至,長頸鹿和大象群也會跟隨並形成長長的隊列蹣跚前行。大群跳羚、非洲南部棕羚及白羚尾隨。在浩浩蕩蕩的遷徙隊伍後面是獅子、鬣狗、獵豹及野狗。當旱季到來時,鹽沼變得乾涸,動物又會再次遷徙,在鹽湖表層留下無數腳印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動物大遷徙

因此在旱季時,水塘附近是最容易發現動物蹤影的地方,尤其是早晚太陽不大的時候

飲水的犀牛

飲水的獅子

成群的斑馬和跳羚

斑馬

它們的耐力較好,要獵食它們的猛獸較難追得上。斑馬被其他動物追逐時經常霎時轉彎令敵人很難捕捉它們,走投無路的話便會猛啖飆起,又踢又咬。

斑馬身上的條紋漂亮而雅緻,是同類之間相互識別的主要標記之一,更重要的則是形成適應環境的保護色,作為保障其生存的一個重要防衛手段。

在開闊的草原和沙漠地帶,這種黑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在陽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線各不相同,起著模糊或分散其體型輪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難與周圍環境分辨開來。

斑馬身上的條紋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蠅的注意力,是防止它們叮咬的一種手段,這種昆蟲是傳播睡眠病的媒介,它們經常咬馬、羚羊和其他單色動物,卻讓很少威脅斑馬的生活。

跳羚(springbox)

天生善跑跳,時速可達94公里,僅次叉角羚和獵豹。最高可跳3.5米,最遠可跳10米。它們就是利用這方式來應付它們的頭號天敵獵豹,以跳躍閃避獵豹的攻擊或擾亂其視線

羚羊(oryx)

鳥類

鴕鳥(ostrich)

鴕鳥雖不會飛,但它卻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鳥。鴕鳥發達的腿部肌肉,使得它的奔跑能力超強,平時速度達80km/h,最快可達90km/h。它跳躍可騰空2.5m,一步可跨越8m,衝刺速度在每小時70km以上。

它還具有陸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一個眼球重達60公克,可看清3至5公里遠的東西,其瞬膜(第3眼瞼)有阻擋沙礫及保護眼睛之功能。鴕鳥的這些特徵,也使得它在沙漠中得以生存。

你叫什麼名字?額,不好意思,我還沒查出來~

珍珠雞 Guinea Fowl

這位是?

南非大鴇 Kori Bustaed

藍耳麗椋鳥 Greater Blue-eared Starling

烏鴉 Crowl

紫胸佛法僧 Lilac-Breasted Roller

I『m CICI, and you ?

查這些鳥兒的名稱可真夠費勁的~

可愛的小動物

藍角馬 Blue Wildebeest (嗯,這個被錯劃分為可愛的小動物類了~)

Banded mangoose

早上帳篷外來偷食的小松鼠

火烈鳥,在鯨灣(Walvis Bay)有很多

正如畢淑敏在書中所言

『人們將動物的生活濃縮提煉,將那些可能讓乏味生活中的人感興趣的環節——比如弱肉強食,比如爭強打鬥,比如為了搶奪配偶的奮不顧身,比如大遷徙和萬里跋涉……加以濃烈的鋪排。

這些是不是在動物界真實發生過的片段呢?肯定是的,但這絕非常態,更不是全部。或許這類激烈震蕩的橋段,連動物們尋常活動時間的百分之一都占不到。

為了好看,為了各種噱頭和吸引眼球,人們曲解了動物,讓動物的活動為人類所用,宣洩的是人類的緊張和不安全感。我想說,真正的動物,並不是時刻在奔跑,也不是不分場合地肆意性交……它們若是那樣只爭朝夕地折騰自己,早就筋疲力盡地滅絕了。

動物更多的是悠閑常態,是如眼前這樣安穩自在、不被打擾地生活著,平靜雅緻。』

攻略

南門Anderson』s Gate:位於園區南面,接C38,最近的住宿是Okaukuejo Camp,最近的小鎮Outjo。

東門Von Lindequist Gate:位於園區東面,接B1,是離回溫得和克的最近的線路。住宿是Namutoni Camp。

西門Galton Gate:位於園區西南面,近可以參觀辛巴紅泥族村落的小鎮Kamanjab,最近的住宿是Dolomite Camp。

北門King Nehale Lya Mpingana Gate:位於園區北面,距離Ondangwa48公里。

園區最中間的營地是Halali.

園區規定

(1)園區、營地,日出開園、日落閉園(只有住在園區內的營地才可以留在國家公園內)

(2)禁止下車、禁止投食、禁止傷害動物、禁止夜晚開車

(3)限速60km/h

(4)只能在休息區、營地下車(衛生間也只在休息區和營地有)

(5)在允許行駛的道路行駛

(6)禁止使用無人機(你可以帶,但是不能用;入園時會登記序列號,封機;出園時解封)

(7)摩托車,單車禁止入內

攻略:

1.時間:納米比亞的旱季是5-10月,這也是相對比較好的觀賞季節,因為動物都會去水塘飲水。

整個國家公園是日出開園,日落閉園。在日落後就不允許車輛行駛了,因此如果住在園區以外住宿費用會比較便宜,但是會錯過日出和日落時動物出沒的時間。

2. Okaukuejo營區和Halali營區據說是動物出現比較多的地方,尤其是Okaukuejo營區,是最大的營區,最好提前預定,我們第一天去的時候都已經訂滿了。

3.水塘(waterhole)是最有可能發現動物的地方,尤其是早晚日出和日落時分。

4.格(納幣和人民幣的匯率是2:1)

a.車輛

如果不是自駕,營地的嚮導車費用是每3個小時610元納米。

自駕的停車費用是24小時10元納米,每人的門票費每天80納幣,

b.露營

營地費用是基本費280元納幣,加上每人170元的設施使用費,每一個營地都是一樣的費用。

c.網路

園區內是沒有手機信號的,只有在露營地有微弱信號,wifi只能在餐廳使用,費用是100納幣每150MB.

5.自駕最好在園區商店購買一份地圖,還有動物的花名冊。

6.水塘處保持絕對安靜!

7.每個營區的接待處都有遊客登記冊,遊客可以登記自己發現動物的地點以及時間,以便別的遊客做參考,但是禁止報告犀牛的行蹤,因為它屬於瀕危保護動物。

8.園區內有商店和餐廳,但是價格偏高,建議提前自備食物。

9.園區也有酒店住宿,但是價格比較高。露營最好多帶一些保暖裝備,早晚溫差特別大,白天可達30度,晚上接近零下。我的睡袋可防寒零下3度,我每晚穿著羊毛衫,墊著地墊,可仍然半夜會被凍醒以及整晚手腳冰冷,好在營地有熱水澡,半夜最期待的事就是天快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i騎女子 的精彩文章:

西非14國簽證-如何解決騎行中的吃喝拉撒睡?

TAG:Hi騎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