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年偏頭痛案一則

6年偏頭痛案一則

一介小中醫,半個讀書人

既看病看書,也聽故事講故事

首診 2017年12月13日女,25歲 頭痛6年余,太陽穴連及顳處(手、足少陽經),每於休息差,壓力大,煩事多時多發,休息可自止。平素手足不溫。12月8日感冒,流清涕,咽痛,不發熱,今咳嗽一天,無痰。LMP:11.28。

左脈稍數寸尺細關稍大,右脈細數。舌紅苔白稍厚膩布紅點,中根紅點甚。

滋肝陰少佐清肝熱,疏肝和解。以小柴胡湯加味。

柴胡12克 黃芩15克 法半夏12克 党參12克 生薑9克 大棗9克 炙甘草6克 生地12克白芍15克 赤芍9克 川芎3克 車前草9克 防風6克 薄荷6克(後下)荊芥6克 (後下)

5劑,代煎,150ml,共20袋。每日兩袋,溫服。

近日隨訪,服藥後半年來頭痛大為減輕。現偶發,惜不再診,故未能斷根。

偏頭痛

偏頭痛,偏於一側的頭部疼痛,故名。疼痛往往比較頑固,反覆發作,常伴有噁心﹑嘔吐、眼睛牽扯痛等症。

特點有:

頭痛呈發作性,表現為一側、雙側或全頭部的搏動性痛或脹痛,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可長達數日。

多見於女性,多由睡眠差、勞累、情緒因素和月經來潮等誘發。

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癥狀(如面色蒼白、冷汗、噁心、嘔吐和便意等)。嘔吐後常有思睡,醒後癥狀消失

西醫認為偏頭痛為發作性的顱內和顱外血管功能障礙。需與青光眼、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癲癇性頭痛和顱內動脈瘤等疾病相鑒別。

所以這個疼痛,雖然很煩人,但是並不嚇人,那是因為即便治不好也不用擔心會有嚴重的器質病變的後果。

治,當然得治。如何治療呢?中醫藥是首選的方案。

針刺與中藥都可以達到持久的效果,也就是俗話說的去根。

本例是一例典型的偏頭痛。四診合參後,斷為鬱火之證,病在肝。

診斷要點有二:一是病位病症特點;二是舌脈,典型陰虛鬱火證。

所以治以滋肝陰少佐清肝熱,疏肝和解。以小柴胡湯加味。

柴胡12克 黃芩15克 法半夏12克 党參12克 生薑9克 大棗9克 炙甘草6克 生地12克 白芍15克 赤芍9克 川芎3克 車前草9克 防風6克 薄荷6克(後下)荊芥6克 (後下)

小柴胡湯重用黃芩,是以和降清肝為重,佐以車前草利肝,生地、赤白芍、川芎養肝疏肝,荊防與薄荷,疏風清頭之用。

5劑葯,代煎,一劑代煎4袋,每袋150ml,每日分溫2服。

花費少,用量小,效果卻很好。首診後未再繼續診治,尚未斷根,實為本案一大遺憾。

—未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遷明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遷明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