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但在書法史上,文天祥卻屬於那種扔進人堆便消失不見的人物。其實,從他的書法中,我們更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文丞相。

先給大家看看文丞相的草書《謝昌元座右自警辭》

看得懂嗎?

乍一看,還以為張旭童鞋的草書。

再看他的草書《木雞集序卷》,可見風骨剛勁,意氣肅正

看文天祥的書法,想文天祥的一生,我們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在看似最柔弱的文人身上,長著最堅硬的骨頭,這本就是中國人本有的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方文化館 的精彩文章:

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教程:姿勢、執筆、指法

TAG:北方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