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越做越小到底是因為什麼?

紫砂壺越做越小到底是因為什麼?

紫砂界一直流傳大品才有收藏價值的說法,真的如此嗎?首先我們搞清楚行業內泛指的大品、中品和小品的區別在哪再來聊這個問題。

超小品指容量在150ml以內的

小品壺指容量在150-200ml之間的

中品壺指容量在200-350ml之間的

大品壺指容量在350-600ml之間的

超大品指容量在600ml以上的

何衛楓:段泥礎方(全手工)

這把段泥小礎方只有190ml,當屬與小品範疇,如果同比放大至350-600ml的話,肯定會對工藝師的定型,細節處理等等各方面提高難度,從這一點上看,確實大品壺的價值會更高,也更能體現作者的功力。所以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壺越大成型越難,價值更高這一說法;但是大家也可以逆向思維一下,將這把壺縮小至100ml是不是就更容易呢?個人覺得未必如此。

何衛楓:底槽清雲鼎四方(全手工)

紫砂壺的發展是根據時代變遷而不斷調整的,遠了不說,就解放初期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紫砂壺主要是兩種用法:一是在類似茶館的公眾場合,沖壺茶大家分飲,有一點點今天的涼水壺的樣子,顧景舟學徒時就是洋桶壺在茶樓大行其道的時代;二是對嘴喝的方式,一壺茶可能要喝上一整天那種。所以不難理解,那時候的紫砂壺容量都比較大,像今天這種200ml的小品壺在那個年代是用不上的。

周江:青段扁子冶石瓢(全手工)

隨著茶桌文化的興盛,品飲方式也在改變,杯子小了壺自然也就跟著小了,200-300ml的中品壺逐漸成為主流,大家可以注意市面上的品茗杯和公道杯甚至燒水壺都基本上是按照這個容量去設計配套的,大品壺動輒五六百毫升確實再難有用武之地。所以大品壺更多成為一種對工藝師認可的收藏品,現在的工藝師也很少做大品壺,偶爾為之也是展示其工藝水品的目的為主。

近兩年這種茶壺趨小化越來越明顯,去到丁山隨處可見150毫升以下的迷你小壺,這又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難得邀上三五好友喝茶,自己在家裡充其量夫妻兩人對飲,這種情況下,壺太大確實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茶葉越來越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動輒幾十塊錢一克的茶,用小壺可以多喝幾泡。可能土豪會說我不在乎這一克兩克的,呵呵,有些茶不僅貴還稀缺,機緣巧合得到50克天門山這樣的高桿古樹茶,真的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喝完就沒有了,憑你土豪又能如何?

如果120ml的小壺,按1:40的茶水比例,放3克就可以衝上一壺感受那份愉悅多好;如果要6-7克才能沖一壺茶,可能一兩個人就不捨得喝了,這就是紫砂壺越做越小的原因。

大壺有大壺的氣勢,小壺有小壺的精巧,至於到底什麼樣的壺有收藏價值,見仁見智,容量是一個參考標準,但還有很多因素決定一把壺的優劣,有些超小壺也是很考驗工藝師能力的。紫砂壺是服務於茶的,越來越小一定是趨勢,任何一片茶都是上天的恩賜,不可浪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桌上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TAG:茶桌上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