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閑,小城落日緩緩行
周末是難得有自己的自由時間的,尤其是對於有娃的雙職工來說,對於周末,時間除了給工作,就是給娃。這個周末,一年多來寶寶第一次不在身邊。周六上午我們都在加班,原本的出遊計劃,總算在下午三點左右,說走就走。
目的地是福建周邊的熱門地,東山島。之前沒有去過,一是傳說比廈門的海好看,但比之看過三亞、青島、台灣的海,必然沒有吸引力。二是時間和條件受限。
油門一踩就是兩個半小時,五點半到達東山島風動石景區。大概地看了一下海,和廈門的海差別沒有太大。景點裡就是一塊風動石,佐以傳說和想像稍微逗留了一會兒。反倒是裡面的規模不大的「關帝廟」,成了我們欣賞的重點,也是東山島的重點。恰巧有個劇組以此為背景拍攝清朝儀仗禮出,門口聚集了好些人。裡面反倒容得我倆細條斯里地端詳起來。木雕角色、瓷剪造型、梁棟裝飾,透出這座廟宇的精緻。出了關帝廟,就順著村落隨意走走看看。倒是家家戶戶,果然供奉的聖像都是不同造型的關公,大門還懸著「山西夫子」的橫聯。順著坡地走上這古今建築混存的村落,就走到了海邊,後來才知道,此處是「南門灣」。剛好夜色降臨,花燈初上。我們索性在海堤上坐下來看海聽浪。這就是小城,有海的小城,夜色和清風讓心情飄揚起來。就著度假的心情,看著手機視頻里和外公外婆嬉鬧的寶寶。此情此景,呼喚起五年前剛到廈門那個夏天的記憶,初相識的我們在鼓浪嶼西岸的礁石邊,聽著「夜空中最亮的星」,兩個青春的、迷茫的靈魂遠眺對岸繁華高傲的廈門,似乎有一種情愫在海濤聲中共鳴。而此時,剛才還一直嚷嚷到哪旅遊都是一個套路的他,改口到,小城故事,這裡還有點意思。也許吧,對的時間,對的風景,就有對的心情。
再走一小段,在海堤邊的餐廳,有很多特意自周邊縣市驅車來東山島吃海鮮的遊客。海鮮品種和廈門差別不大,或者說東山的海鮮本就大量供應廈門。用餐後,我們又順著銅陵鎮的街區踱步而回。街道是80年代甚至更久遠的味道。突然,有一家「理髮店」吸引了我們。裡面是六七十歲的老師傅,在上世紀50年代發廳擺設的大開廳中推剃。他猶豫要不要在這剪頭髮,我笑笑,隨你自己咯。之後我們折回幾步,彷彿走進了電影中的片場。坐在陳年的大理髮椅上,一位老師傅在幫他修整。另一位老師傅剛為一位老人家理髮完,和我一起坐在長木凳上聊天。
「旁邊是這樣處理的呀,好像會有點老氣呢。」我說。「恩,這是老式的頭髮,這裡一般是老人家來理髮的。」樸實得我不知道該如何接話,默默地想,都是實在人呀。「我們原來是集體的理髮店,後來幾個買下來,剃了一輩子的頭。」我和他聊些閑話,關於海,關於海鮮。他熱心地告訴我哪裡好玩,看到我在滑弄手機,他問「這個為什麼能顯示東西呢?」。「這個和電腦差不多」,我邊說邊翻給他看。看到我在遠遠地拍照,他說,要走近一點,才能拍清人。他告訴我,早上七點就來店裡開工,要到晚上十點左右。理髮後,幫他理髮的老師傅對自己的作品表示很滿意,我們要走了,他說:以後有機會還來店裡玩。
我們邊走邊聊。他說,哇,好爽!二十元實在是太超值了,幫我把下巴、耳朵、眉毛都整理了一遍,整個臉好清爽!原來,他很小的時候也有那個時候已經被解散的老理髮店師傅幫他剃頭,那個時候他就想,怎麼不給我掏掏耳朵、刮刮里臉呢。結果長大了,一直都沒有看過這樣的全套服務了。今天能再感受老師傅的全套理髮過程,也算是他的夢想成真了。「你不會專門開車來剃個頭吧?」「還真有可能!」「以後的機會也不多了。」「是啊。」「不過說實話,前面都是推剃,後面用剪刀喀嚓喀嚓,你這髮型到廈門最好再找人修理一下。很不整齊,沒造型呢。」「不用了,我覺得挺好的!」在這舊時光的街道,我只覺得好笑又親切。第二天一早,剛好我們又路過理髮廳,不到七點,兩位師傅都已經忙著幫老人理髮了。搖搖晃晃的頂扇,咿咿呀呀的時光轉動著老人們記憶和歲月。
打算了第二天一早去看日出。夢裡,在黑暗中突然看到升起的太陽,一剎那驚艷了夢境。早上五點起來,爬上「南溟書院」,可是霧氣蒙蒙,籠罩著村莊,模糊了海的視線。看不了日出了,我們穿過村落,走回住處。
去一個地方旅遊,我想一定要去這個地方的菜市場逛逛。七點鐘的銅陵鎮人民菜市場,匯聚了這個地方最熱鬧的氣息,我們在小小的菜市場逛了半個小時。海鮮果然又多又新鮮,比廈門還稍微便宜一些。我們沒買海鮮,但是看了個新奇。發現一個是有著各種漂亮大殼海螺做居所的寄居蟹,這是商家的機智,頗有「買櫝還珠」的意思。還有一個是昨天有吃的「鳳尾螺」,不像普通的螺類有蜷縮的殼,裸露的螺肉拖著一個半球體的硬殼,吃起來毫不費力力。倒是買了一些果蔬。買綠竹筍的時候,我不知如何挑選,同在菜攤選購的阿姨熱心的幫我挑好。買的楊梅、桃子,味道極好,被我們在回家的路上都吃光了。
攻略提到的東門嶼,我們沒想去。到金鑾灣沙灘走走,也沒覺得和廈門沙灘有多大區別。倒是「蘇峰山」值得一行。駕車前往,空曠筆直的公路連接坡道,有點美國公路的既視感。在第一處觀景平台,爬山而上,海風山風一起迎面吹來,舒爽。遠眺海景,讓我們想起在三亞「非誠勿擾」取景的那個公園看到的海景來。到第二處觀景台,臨海而觀,視野開闊,倒是能180度看海。遠處金鑾灣、馬鑾灣的沙灘和建築,又讓我想起在三亞「鹿回頭」公園看到的三亞灣。直到此時,我才認可,東山島的海比廈門好看一點。視野廣一些、海水藍一些。雖然建築的美觀程度、海水的顏色、山路的陰涼和景色遠不比三亞,僅從形似上,略可稱為「小三亞」。
離開蘇峰山,已近中午十一點,導航返程。算來,不到24小時的出遊,讓我們拋下平日的紛雜,收下這浮生半日閑,驅返廈門,回歸日常。


※李彥宏為Facebook曲線洗白 談毅:短期內替代Facebook是可行的
※彩鉛怎麼畫動物,有教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