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為何僅存十幾年就滅亡了

秦朝為何僅存十幾年就滅亡了

原標題:秦朝為何僅存十幾年就滅亡了


(本文均屬歷史真實性,請勿編造編篡改)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認為他開創的帝業能夠世代相繼,傳之萬世。然而,秦始皇死後僅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秦始皇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事業,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並創立了郡縣制等後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統治具有急於求成和暴虐的特點。他對農民徵收沉重的賦稅,迫使農民將三分之二的收穫物上繳國家。他又連年在全國大規模地徵調民力服搖役和兵役,如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役使70多萬人,征伐南方調發了50萬士卒,修築長城征派了40萬人。當時全國人口約2000萬,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萬。



農民階級受到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成千上萬的農民背井離鄉,脫離農業生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秦朝實行的法律非常嚴苛,民眾稍有不慎即觸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親族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當時的刑罰極其殘酷,有各種殘害肢體的肉刑,單是死刑就有車裂、腰斬、活埋等10多種。


秦始皇為禁錮人們的思想言論,下令燒毀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書籍,僅留下秦國的史書及醫藥、種植、占卜之類的書籍。他又將提出非議的460多個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稱「焚書坑儒」。



秦始皇死後,繼位的秦二世更加殘暴。在埋葬秦始皇時他下令將大量宮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悶死在墓里。秦二世為鞏固帝位,兇殘地殺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殺文武大臣。他對民眾的剝削更為殘酷,並恣意揮霍,四處巡遊,窮奢極欲,使人民陷入無法生活的境地。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個農民被徵發去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時,遇上大雨,道路泥濘,無法前行,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律,戍守誤期要被處死。他們當中的領隊人陳勝和吳廣認為,與其送死不如起來反抗,於是殺死押隊的軍官,對眾人說:「我們因遇雨誤期,是要被殺頭的;即使去成邊也要死十之六七。壯士不死則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他們的號召下,大家熱烈響應,決心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他們斬木為武器,舉起反抗的旗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大澤鄉起義後,隊伍發展很快。在攻佔陳縣後,陳勝稱王,建立了「張楚」政權。各地農民紛紛響應,起義軍不斷壯大。陳勝派主力向西進攻,直逼成陽。秦二世緊急調集大軍進行反擊。(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缺乏後援,最終失敗,吳廣、陳勝相繼被部下殺害。)


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失敗,但反秦的浪潮並沒有因此平息。其中,項羽、劉邦領導的軍隊逐漸壯大,分別對秦軍作戰。項羽驍勇善戰,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將秦軍的主力相繼殲滅。



劉邦抓住時機,率軍直抵秦都成陽。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請關注「小成歷史」)

本文原創:小成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成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夏朝的滅亡和商朝的崛起
千古一帝,他是名君也是暴君「秦朝的崛起」

TAG:小成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