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非遺」的「新」傳承和「新」傳播

中國「非遺」的「新」傳承和「新」傳播

「花滿青藤——非遺傳承在校園」系列活動,現場多了很多年輕的新面孔。 鍾欣 攝

中新網天津6月9日電題:中國「非遺」的「新」傳承和「新」傳播

中新網記者 張道正

9日,一場細雨及時而至,給盛夏帶來些許清涼。青翠茂密的常青藤覆蓋的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馮研院」)內卻多了幾分熱鬧,院內懸掛著兩串長達2米的「老虎耷拉」五彩繽紛,用布做成的老虎、壽桃、粽子、辣椒、掃帚、香包串成一串,地上還蹲著一隻巨大的布老虎,當然,還有很多年輕的新面孔。

當日正值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的「花滿青藤——非遺傳承在校園」系列活動,不僅彙集了眾多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民間文化學者,還吸引了大批高校師生以及市民的參與。「非遺」已經逐漸融入青年學生們的文化生活,在校園裡開出鮮艷的新花朵。

在馮研院「北洋書院」里,這間平日里用於學術報告和重要活動的報告廳,被各式各樣的民間工藝作品裝點一新。古樸素雅的藍印花布、精美華麗的仙居花燈、憨態可掬的鳳翔泥塑、精工細作的天津風箏、匠心獨具的北京紙塑,還有洋溢著濃郁民間味道的楊柳青年畫和山西剪紙……這些作品都出自來津參與活動的眾多非遺傳承人之手。

天津大學許多非遺社團的學生們也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古琴社的學生彈起古琴聲聲悅耳,弦子鍋莊社的藏族學生們還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蹈。在這樣的氛圍中,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黨組書記邱運華和天津大學副校長元英進臉上都洋溢著歡度節日的笑容。

下午的「傳人·學子」攜手非遺活動中,天津大學摺紙、剪紙、手工藝等多個社團的學生們,與南通藍印花布傳人、陝西鳳翔泥彩塑傳人、天津楊柳青年畫傳人等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整整4個小時的交流互動活動,天津各個高校的學生紛紛趕來,還有不少年青教師帶著孩子前來體驗,外國留學生更被中國的「非遺」迷住,流連忘返。

非遺傳播新手段——曲藝進社區展演活動現場,一位女主播在進行網路直播。 張道正 攝

「非遺」保護的本土化道路上,有了年輕學子的加入,使得非遺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葆有文化傳承的使命與活力。伴隨著新生力量的加入,「新」傳承也帶來「新」傳播。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全國非遺曲藝周——曲藝進社區展演登陸天津和平文化宮,展示了近年來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成果,展現「非遺」與民眾美好生活緊密相連的新氣象。作為此次活動的亮點,來自網路直播平台的主播,化身「非遺」傳承使者,通過直播間連接非遺傳承大師和線上年輕受眾,讓非遺文化真正走進年輕人生活。

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曲藝傳承人帶來了不同地域的非遺曲藝,包括說鼓子《百姓心中有桿秤》、浦東說書《養豬阿太》、客家古文《家庭勸世文》、長子鼓書《小兩口走親戚》、相聲《開心之旅》、天津時調《軍民漁水情》《放風箏》。

作為中國最早倡導設立「文化遺產日」的先行者,馮驥才認為,對文化遺產的珍視與保護不能只是政府與專家學者的事,更主要是民眾的事,因為民眾才是文化的創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眾不珍視、不愛惜、不保護、不傳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終還是要中斷與消亡。

「以前我們把非遺請進校園,現在學生們已經自發地組成一些社團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新現象,希望各界注意。」馮驥才指出,大學是傳統文化在現代活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土壤,教育界也要利用好這一天,培養下一代人對中華文化的情懷,建議中國民協把各個大學熱愛傳統文化的社團,組織成一個聯合會,來促進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陳香梅的芷江情緣:剪不斷的「飛虎情」
王毅集體會見日本友好團體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