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片中國領土名字有「姑娘」二字,被侵佔了154年,至今尚未收復

這片中國領土名字有「姑娘」二字,被侵佔了154年,至今尚未收復

古代我國西北邊陲之地,生活著一支古老的「布魯特」民族,茫茫無際的科爾沁草原,塑造了他們豪爽驍勇的品格。

布魯特是清朝對柯爾克孜族地稱呼,翻譯過來就是四十個姑娘的意思,可能布魯特生活之地秀美動人充滿活力,就好像含苞待放的少女一般吧,經過歷史長河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這一特殊的民族共同體,後以天山為界,劃分東西布魯特。

從漢朝至隋朝布魯特慢慢形成了一個部落社會的民族,名為黠戛斯,這就是最初的布魯特。

公元632年,強盛的大唐派遣大臣出使黠戛斯,隨後布魯特表示願意成為大唐藩屬國,還遣使進貢貂皮等特產。

隨後唐朝與鐵勒部落滅了薛延陀汗國,自此漠北游牧部落包括布魯特全部隸屬於大唐,併入大唐國土,設燕都護府進行管轄。

作為大唐屬地,如果發生戰爭,藩屬國有義務派兵協助藩主國攜同作戰,雖然當時的布魯特人口並不多,但是也派出300人的隊伍,幫助大唐平息沙陀李克用叛亂,他們身先士卒浴血奮戰得到了唐朝皇帝的認可,布魯特頭人因此被封「英武誠明可汗」。

從唐朝,布魯特始終隸屬於中原王朝統治,並一直保持密切聯繫。

康熙時期,野心勃勃的沙俄企圖侵佔布魯特天山家園。遭到他們激烈反抗,沙俄由於忌憚強盛清王朝,沒敢繼續入侵。

公元1864年,孱弱不堪的大清,已經沒有能力維護領土主權完整,被迫簽訂《中俄勘分西北邊界條約》,強行割讓新疆西部44萬平方公里領土,其中就包括東西布魯特。

如今留在中國柯爾克孜族人,只剩下當時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了。

隨著中國解放,柯爾克孜人見證了祖國飛速發展,追求了數百年的自由和平終於實現了,只可惜曾經的家園已是他國領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為何唐朝成外國人最多的朝代,因外國人在華的待遇讓他們不捨得走
中國古代最憋屈的一個朝代,地位很高,卻是曇花一現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