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誦讀《梁家河》:吃的記憶(附音頻)

誦讀《梁家河》:吃的記憶(附音頻)

原標題:誦讀《梁家河》:吃的記憶(附音頻)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習近平

窯洞里長滿了故事


「現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觀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點,也是在延安形成的。從十五歲到二十二歲,在這個小村莊里,習近平實現了脫胎換骨式的成長,並觸摸到了一個真實的鄉土中國。」


品讀《梁家河》,追尋領袖為民初心!紀實文學《梁家河》自5月2日公開發行以來深受全市黨員幹部群眾喜愛,為進一步在全市掀起學習《梁家河》的熱潮,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從「梁家河」這個小山村汲取「大學問」,引領韓城追趕超越,讓梁家河精神光耀韓原大地。從今天起,韓城廣播電視台推出《誦讀<梁家河>》專欄,由廣播電視台資深播音員為大家深情誦讀《梁家河》篇章,歡迎收聽收看,積極轉載。


音頻 戳這裡


吃的記憶


習近平的胃開始接受以前從未消化過的東西。


剛到梁家河時,習近平他們吃了一段時間的派飯,食物有玉米面饃饃、豆面饃饃,這些都是鄉親們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吃飯的時候,老鄉家裡的小孩站在一邊,眼饞地看著。


下鄉生活和知青們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們的生活仍比當地老百姓好。在梁家河,鄉親們把每年所產糧食的半數以上交給了國家,完成國家的公購糧任務後,剩下的糧食平均分配下來,每月人均口糧僅20斤,還不及知青供應口糧的一半。為填飽肚皮,鄉親們就以糠窩頭、苦菜、蕎麥葉等來充饑。

隊里一度借張衛龐家的灶,派人給知青們做飯。主食是土豆、玉米面窩頭以及黑豆錢錢飯。下飯的往往是用白菜、蘿蔔腌制的酸菜。


後來知青們開始自己做飯,大多數時間他們吃野菜糰子、玉米糝子。偶爾也吃小米乾飯。沒有菜,就跟老鄉要一點兒酸菜,以至於酸菜成為習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他說:「直到今日,我對陝北的鄉村飯菜還很有感情,就拿酸菜來說,多時不吃還真想它。」


直到自己做飯,知青們才知道把食物吃進嘴裡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這不易首先體現在柴火上。因為柴火不夠,知青們常吃夾生飯。


打柴本身對知青就是一大難題。山上光禿禿的,沒有樹,甚至沒有灌木,到哪裡打柴呀!


當地老百姓在平時就注意收集柴火。牛拉屎了,用手掬了,扔在土牆上晒乾,就能燒火。山洪暴發時,人們揮著一柄兩三米長的「勺子」,冒著生命危險在河裡撈些洪水衝下來的樹枝。老鄉們還爬上崖畔,砍一種叫「狼牙刺」的灌木。這種柴耐燒,但許多人也因此墜亡或致殘。打柴,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流著血,含著淚。

知青們爬不上山崖,也對付不了那些帶刺的灌木,就到山上摟茅草。看著摟了很多,但填到灶膛里,一點火,幾分鐘就燒沒了。他們六位知青摟的茅草,竟燒不熟一頓飯。後來,隊里批准他們用儲存下來的玉米稈燒火,才解決了他們的燒柴難題。


挨餓是經常的事。晚上躺在炕上,他們經常會聊起吃的,越聊越餓。當時的一份資料顯示,一年後國家取消了知青的糧食供應,有40%的知青糧食無法自給。


回憶起那時餓肚子的經歷,習近平說:「『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到農村插隊,曾有三個月沒見過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裡寄來幾塊錢,我和同窯洞居住的同學買了幾斤石槽子里冷凍的豬肉,回來還沒燒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鮮美!後來我們說別再吃了,再吃就沒得煮了。這種窮日子我們都是經歷過的。」


隊里有時會把小麥磨成面提供給知青,給他們改善生活。鞏政福記得,一次做農活,習近平帶了白面饃上山,中午吃飯的時候,看到老鄉吃的都是糠做的窩頭,他不好意思吃,就把白面饃分給婦女,自己餓了一頓。

習近平在梁家河還吃過一頓白米飯,那是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僅有的一次。當時的陝北,大米很稀罕,逢年過節都吃不上。那碗米飯是李印堂送給他的。


李印堂在銅川當工人,和習近平很要好。有一回,他回家時帶了一點大米,讓母親蒸了給習近平嘗嘗。印堂媽細細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飯,讓印堂趁熱給習近平端過去。過了幾天,已經調至關庄公社工作的王憲平回到梁家河,習近平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黑子,我前幾天吃上白米飯了!」「嘿,你咋吃上這好東西了?」「印堂家給我送來一碗,可把我吃香了!」習近平說著,還好像剛吃過一般。


習近平感受著這來自梁家河的溫暖。「我餓了,鄉親們給我做飯吃;我的衣服髒了,鄉親們給我洗;褲子破了,鄉親們給我縫……」習近平對時不時來串門的王憲平說。


這溫暖,溫暖著青年習近平。



誦讀者


韓城廣播電視台主持人 趙麗嬌


編輯:王格格 劉妍 | 圖片:馮瑤 孫皓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城新聞官方 的精彩文章:

為國管檔 為黨守史 紮實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

TAG:韓城新聞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