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來西亞轉向親日?馬哈蒂爾給安倍帶來一個壞消息

馬來西亞轉向親日?馬哈蒂爾給安倍帶來一個壞消息

根據馬來西亞方面的報道,馬哈蒂爾成為新首相後,把日本當成自己的首個出訪國。這個93歲的老人決定重新拾起曾執行22年的經濟路線——「東方政策」。從6月11日到12日,他將在東京出席「第24次亞洲未來國際交流會議」。這被西方媒體解讀為馬來西亞開始轉向「親日」。時間已經過去15年,馬哈蒂爾依然要把日韓當成榜樣,學習日韓模式,將吸引外資和發展電子產業作為工作重心。探客認為這無疑是在刻舟求劍。

與「親日」相對應的或許就是遠離前任納吉布的親華路線。繼5月28日取消「馬新高鐵」項目和5月30日取消一個地鐵項目之後,馬哈蒂爾6月6日宣布,將派財長訪華,就納吉布內閣簽署的基建合同進行重新談判,並有可能以相關條款不利於馬來西亞為由廢除一些協議。

馬哈蒂爾在記者會上表示,已經發現3個項目按時間表付款,但工程沒有達到要求。馬方在6月5日提到,在2個石油管道項目中已經支付20億美元,超過總造價的85%,但是工程進度不足15%。而面對納吉布的駁斥,馬來西亞財長把這些項目定義為騙局,並認為其中的貓膩是納吉布當局進行洗錢活動的一部分。

馬來西亞如今陷入2500億美元的債務漩渦中。其中,由東亞大國投資140億美元的鐵路和12億美元的能源管道項目成了馬哈蒂爾首先要切除的目標。新內閣對這些基建項目進行審查的理由就是「未必惠及國家,沒有任何好處。」這些訊息都令日方興奮異常,認為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亞洲多了個盟友,順帶打擊了「帶路倡議」。

不過事情的發展令日本始料未及。在訪日前,馬方先給日方打了一個預防針,送上了一個壞消息:馬哈蒂爾公開質疑TPP,並號召各個成員對此進行檢討。這位首相還認為TPP嚴重損害了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利益和發展前景,正在扼殺最活躍的經濟因素。

要知道,2017年6月5日,在第23次亞洲未來國際交流會議上,安倍發表了主題演講,已經將「簽署TPP並獲得國會通過」當成重大的成績,並將其與「一億總活躍目標」和貿易便利化等綁定起來。安倍還特意表揚了越南,認為其作出了重大讓步和犧牲,讓協議得以達成。總之,這個所謂的「高品質協定」是日本試圖領導亞太經濟合作的核心籌碼,日本為此籌集了200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並以此作為「印太戰略」抗衡「帶路倡議」的基石。

在支持率持續低迷和醜聞的陰影下,TPP是安倍內閣賴以生存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拿得出手的亮點。即使美國提出修改規則重新加入都遭到日本的強硬拒絕。或許安倍萬萬沒想到,真正拆台的竟是一個比自己大30歲的老油條。「馬新高鐵」項目的取消,猶如釜底抽薪,日本原本還要與東亞大國競爭,結果卻竹籃打水。即使新加坡方面青睞日本的方案,日方這下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今的馬來西亞對日本來說就像雞肋。但馬來西亞又明顯準備從日本這裡拿到些什麼。日本當然想利用馬來西亞在海洋問題上牽制新興大國,可作為「千年狐狸」的馬哈蒂爾又怎麼會給安倍當槍使?誰耍誰還不一定。當然,對一個表示親近的國家,日本還要以禮相待,也少不了好處。不久前越南元首訪問日本與倭皇交談時,等在外面的安倍難以掩飾不耐煩的神情,這恐怕就是日方對待這些自以為是的東南亞國家的真實態度。對安倍來說,苦就苦在這裡。笑臉相迎的背後,是一種無奈與無趣。(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探客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禍不單行!美國遭到7個盟友「圍攻」,內部又出了大事
美國的警告就是用來踐踏的!這5個國家不約而同反擊川普

TAG:海外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