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21種常見病的藥物敷臍外療法

21種常見病的藥物敷臍外療法

名字,你懂我嗎?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台



它與口服藥物的內治法一樣,對錯綜複雜的病情進行綜合分析,審因辨治,選葯配方敷臍,使藥物的氣味通過臍部吸收,由諸經百脈運送全身,以調氣血

、和臟腑、扶正祛邪、調整陰陽,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臍」與命門平齊,為腹部之「缺」,又為元神出入之處,故取名「神闕」。神闕位於任脈與沖脈交會處,並與督脈互為表裡,是通向全身各部的一個關鍵要道。




臍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後閉合處,表皮角質最薄,敷藥最易吸收;而且藥力可不通過胃腸、肝臟代謝,經皮膚吸收後直接由臍下、腹膜下密布的靜脈網和動脈分支輸布全身各部,故藥物有效成分破壞較少,這是口服藥所不及的。



 




藥物敷臍的具體做法是:


將鮮植物葯搗泥或干葯研粉,加酒、醋、蜜或水等調糊敷臍即可。由於此法簡易、安全、療效好,尤其適宜兒童和婦女各種疾病的防治。


 

這裡介紹常見病驗方數則,供參考選用。


 


1、小兒夜啼


①細茶葉適量嚼爛敷臍,適脾虛夜啼。

②理中丸適量,溫開水調糊敷臍,夜敷早揭,適脾寒夜啼。


 


2、小兒盜汗


五倍子、煅龍骨粉等量,冷開水調糊、敷臍,紗布固定,1日1次。


 


3、小兒積滯


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混勻、敷糊敷臍,每晚1次,連用3~5天。


 


4、小兒驚風


芙蓉花嫩葉6片,切碎搗泥,雞蛋1個,和勻,煎後取適量敷臍,可緩解癥狀。


 


5、小兒癲癇


吳萸適量研粉置臍窩內,膠布固定,7~10天一換,用於發作期。

 


6、小兒麻疹


阿魏0.2~0.4克,置臍窩,上貼黑膏藥,連用5天。


 


7、驅蛔蟲


①白楊樹皮、石蒜各30克,共搗泥敷臍,1日1次,每次2小時。


②花椒15克,貫眾、苦楝根白皮各30克,水煎成糊狀,敷臍,紗布固定,每日換1次。


 





8、小兒腹瀉


①苦參末1~2克,溫水調糊敷臍,傷濕膏固定,每日換1次。治急性、熱性腹瀉。


②丁香、肉桂各等份,共研末,每次取1克敷臍。治虛寒腹瀉。


③白鬍椒10粒研末,熟大米適量,水拌,做小餅貼臍,每日換1次。治小兒受涼腹痛、腹瀉。


④吳茱萸10克研粉,醋調敷臍,紗布固定,治一般腹瀉。


⑤車前子5克,六一散10克,共研粉,取適量置臍窩,上貼傷濕膏,每日1次,適於濕熱腹瀉。


 


9、經痛


①乳香、沒藥各15克,共研粉,以黃酒調勻,敷臍。


②肉桂10克,吳萸20克,茴香20克,共研粉,用白酒適量炒熟,趁溫熱敷臍,膠布固定。每月行經前敷3日,治寒凝氣滯之痛經。


 


10、白帶


芡實30克,桑螵蛸30克,白芷20克,共研粉,用米醋調糊,取適量敷臍,固定,每日換1次,連用一周。適於腎氣不足引起帶下病。


 


11、月經量多


生地、地骨皮各12克,丹皮、黃柏、青蒿備10克,共研末,醋調成糊敷臍,每日換1次。


 


12、閉經


香附2克,桃仁1克,水蛭1條,共搗糊敷臍,用傷濕膏固定,2~3天換一次。


 


13、妊娠水腫


桂枝、茯苓、蒼朮、白芍各3克,共研末,用生薑汁調和敷臍,適宜腎虛水腫。


 


14、妊娠嘔吐


丁香15克,半夏10克研粉,用30克生薑煎濃汁,調以上二藥粉成糊敷臍,每日1次,連敷3~4日。


 


15、失眠


珍珠粉、丹參粉等量,加適量硫磺粉,用麻油調糊敷臍,上蓋塑料薄膜,紗布固定,3~5天更換1次。





 



16、便秘


大黃粉適量,醋調成糊,敷臍,紗布固定。


 


17、眩暈


蒼朮、防風、半夏各10克,丁香、肉桂、白芥子各6克,共研粉,用適量薑汁拌糊,敷臍和兩耳尖上方,膠布固定,每日1次。


 


18、尿路感染


蔥白5根,搗泥敷臍,每日1次。


 


19、尿血


萵苣菜適量,搗泥敷臍,每日換1次。


 


20、遺精


五倍子30克,黃連5克,共研粉;每次取10克,醋調敷臍,上蓋塑料薄膜,固定。


 


21、感冒


杏仁、紫蘇葉、白芷各10克,共研粉,加白蜜適量,連須蔥白3根,生薑1片,搗泥、攪勻。


瀉血療法、經筋療法、X型療法、倪海廈視頻、JT叔叔中醫、原始點、艾灸療法、張秀勤刮痧、腹針療法、拉筋拍打、神手絕技、穴位大全...

上萬視頻資料不斷更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