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被質疑的造車夢!賈躍亭更新FF進展 董明珠的銀隆被爆賬上已沒錢

同被質疑的造車夢!賈躍亭更新FF進展 董明珠的銀隆被爆賬上已沒錢

做著同樣的造車夢,雖然董明珠曾經炮轟過賈躍亭,但兩者或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會有想通的心情。

賈躍亭再爆造車進展 希冀靠FF一舉翻身

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 ,Faraday Future (以下簡稱FF)正式對外公布其位於美國漢福德的工廠建設總承包商為位於加州聖佛南多市的商業建築商Bernards。FF表示,漢福德工廠已於日前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正式許可。

樂視相關負責人表示,「漢福德工廠建設獲批以及總承包商的確定,預示著FF首款量產車開始進入倒計時階段。」Bernards公司副總裁Falco DiGiallonardo表示:「我們將與FF通力協作,全力確保工廠在年內實現FF 91的量產。」

FF全球製造高級副總裁 Dag Reckhorn也表示,「目前,現場的有害物質檢控工作、拆除工作和翻新工作均已啟動,所有長周期設備均已下單。」據了解,FF漢福德工廠內部場地已於2月1日全部騰空,工廠內外設計等相關規劃工作也已全部完成。而工廠開始大規模車間翻新和修整工作也於3月正式啟動,第一批生產設備已經安裝並測試完成。

據透露,FF正在與漢福德當地機構和組織積極協作,共同確定工廠人員的招聘節奏並開展招募工作。而隨著多個相關培訓項目的出爐,FF的招募工作也已啟動。

此前,在樂視陷入巨大危機出走美國,「全身心投入」造車之後,FF的各種負面危機層出不窮,從資金危機到高管頻繁離職,甚至在2017年一整年,FF都被「離破產只剩幾周的時間」這樣的陰雲籠罩。直到最近一段時間才似乎有了轉好的勢頭。

今年2月14日, FF在美國加州加迪納研發總部舉辦了第一次全球供應商峰會,賈躍亭表示,FF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股權融資,融資額超過15億美元,基本滿足在IPO之前的全部股權融資需求,所有資金將相繼到賬。

「老賈一直是非常看好(造車)的,他也希望能夠藉此翻盤。」一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如是說。賈躍亭在此前接受的媒體採訪里也堅稱:「雖然已經階段性的失敗了,但是我們沒有輸。」而他認為:「錯不在搞得大,錯在節奏,同時展開的東西太多,如果掌握好節奏,結果會相反。」

而對於FF,賈躍亭表示:「贏面是100%,或者99%。」——他真的能贏嗎?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FF的產品、技術、平台是非常受業內人士認可的——其中不乏國內大型汽車集團的高層領導。甚至有人說:「新造車領域裡,樂視的技術是最好的。」當年,賈躍亭花重金網路了一批來自傳統汽車行業的高管出任樂視超級汽車相關負責人,「他們為FF相關的產品體系打造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知情人士透露。

賈躍亭之外,FF產品研發高級副總裁Peter Savagian、FF VLE及總工程師 Matthias Aydt目前主要負責FF產品的落地與量產。

與此同時,造車並不那麼簡單,而贏面似乎也遠不如賈躍亭所講述的那樣樂觀。

首先,產品從Demo到量產、批量交付,面臨巨大的難題。這也是目前每家新造車企業所面臨的問題。2017年1月CES上發布時,FF方面表示,FF 91還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配備3D激光雷達,10個高清攝像機,13個長距離和短距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感測器。

而今年1月的CES展上,FF向部分媒體開放了FF 91的試乘時,當時的試乘車輛還停留在半成品的狀態——沒有內飾、缺少智能交互體驗、車身部分也裝配並不精細。到了4月底,FF為了公布內飾還特意舉辦了一場活動,並表示「比體驗超勞斯萊斯」,但更多的產品信息還未透露。而語音交互、自動駕駛等產品功能的量產,難度也比較大。

第二,由於FF想要在美國、中國兩地同時發力,其需要嚴格控制兩地工廠生產,並保證資金鏈的穩健。4月8日,FF國內關聯公司睿馳汽車被爆順利拿下廣州南沙區601畝土地,除此之外,其在國內的相關進展目前也未透露出更多信息,未來誰來操盤其國內相關業務還尚未可知。

第三,消費者願意花多少錢買一輛FF?此前FF 91在國內被媒體曝出國內售價超200萬元,但目前 FF方面表示,「價格未定」。想要實現當初規劃的功能,FF91可能很難是一款「親民的車」。與此同時,車輛購買之後的相關服務能否跟上則是另一個問題;如若不行,消費者會否願意為這款產品買單,是一個重要問題。

此外,對於FF而言,時間也確實緊迫。FF內部人士對36氪透露:「工廠預計在四季度完成建設施工,目前產品正在進行各種測試驗證。」此外,「產品依舊是在今年底、明年初交付。」

翻盤或許有機會,但並不容易。賈躍亭將拿出一款怎麼樣的產品?很快將有答案。

銀隆遭大量供應商討債,有人查賬發現大秘密

在賈躍亭的造車夢出現新進展只是,而董明珠的銀隆似乎很頭疼。

根據市界報道,6月7日消息,珠海銀隆上市輔導突然終止。此前銀隆負面消息不斷,經營出現問題、訂單下降、多處廠區大面積停產等。一系列問題,已經傳導至銀隆資金鏈。有供應商告訴市界,他們查了銀隆所有的銀行賬戶,已經沒什麼錢了。

市界報道稱,因資金不能及時給付而導致供應商與銀隆反目,已經頻頻上演。銀隆拖欠的7600萬元貨款遲遲不還,供應商之一,珠海思齊在無奈之下,將珠海銀隆訴諸法院。

而早在2018年1月10日,銀隆的供應商之一珠海思齊,組織員工堵在了珠海銀隆的大門口,集體拉起橫幅討債。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資料,市界不完全統計,銀隆僅涉及買賣合同糾紛的案件就達到7起。

最新的一份裁定書顯示,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成都銀隆165.33萬元被凍結一年,自2018年4月3日開始執行。

「小供應商」因為快要被拖垮而不得出面討債。其實,銀隆拖欠「小供應商」的貨款只是「冰山一角」。有知情人士對市界分析,真正被欠款的大頭是供應車身零件的大供應商。

而市界也指出,供應商貨款遲遲得不到支付,或許只是撕開了銀隆資金鏈危機的一角。

早在2018年1月,就有負責建造銀隆工廠的施工方,組織工人到成都銀隆堵門要帳。市界從一位員工那裡獲得的視頻和照片顯示,一些轎車和工程車首尾相連堵在銀隆大門口,員工無法出入。一位剛從成都銀隆離職的高管告訴市界:「公司欠了好幾個億的工程款,年底施工方工人們來要錢,就把廠區大門給堵了」。市界就欠款問題,多次致電銀隆總部,以及成都銀隆採購部部長,截至發稿均未得到回應。

市界報道指,一些被迫走法律程序的供應商,曾經調查過銀隆的銀行賬戶。其中一位高管向市界透露,「銀隆已經沒什麼錢了,我們查了它所有的銀行賬戶,幾十上百萬可能還有,但是沒有更多的錢了。」

上述已經離職的成都銀隆高管感慨,「銀隆步子邁的太大了,到處建產業園,資金周轉不過來,要害死不少供應商」。(綜合自 每日經濟新聞、36氪、公司深度、市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財訊 的精彩文章:

娛樂圈大地震!國家出手 3000億市值影視股「遭殃」
又一跨境操縱市場案查獲 涉案金額近33億

TAG:騰訊財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