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腦休息的正確姿勢

大腦休息的正確姿勢

和人的肌體一樣,大腦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逐漸產生和陷入疲勞,從何導致大腦的使用效率不斷下降。在現實生活中,這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學習和工作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大腦儘可能地保持在高效狀態,是一個不得不關心的問題。

萬維鋼曾經在得到專欄《精英日課》中轉述過Christian Jarrett發表在99U上的一篇文章《良好休息的科學指南》,這篇文章對關於大腦休息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

1

根據最新研究,關於大腦的休息,我們必須知道如下幾件事情:

1、腦力勞動(包括但不限於學習、工作、思考、記憶)所消耗的核心資源只有兩樣:

注意力&意志力

2、到目前為止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和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資源,使用過程中處於消耗狀態。

3、被消耗掉的注意力和意志力只要停止使用,是可補充的,可恢復的

據此我們知道,所謂大腦的休息,其核心和實質就是如何有效地恢復被消耗掉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2

那麼,如何恢復注意力和意志力呢?

1、及時休息。

人腦是個生物體不是個機械體,大腦資源的消耗是指數曲線而不是直線。你越累,就會累得越快。

所以最好在指數上揚之前趕緊休息幾分鐘,而不是等著大筆消耗支出後乾瞪眼。

至於如何做到,推薦使用番茄鍾。

2、放下手機,遠離網路。

現代人對手機和網路的依賴不能用在休息上。這是因為無論是上網還是玩手機,本質上都是注意力和意志力的消耗而不是補充。

當人們被內容吸引時,注意力是在消耗,當人們面對選擇必須決策看不看、看什麼、買不買、買什麼的時候,意志力在燃燒。

玩手機和上網,對大腦而言不是休息,而是變本加厲的盤剝。

3、散步或伸展運動幾分鐘。

4、面對面和人閑聊幾分鐘。

5、假寐或胡思亂想。

6、冥想。

其核心就是在大量消耗之前就停止注意力和意志力的使用,使其有機會自然恢復。

3

在這裡我要特彆強調的一點是:大腦不是肌肉。

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勤勞和聰明的民族,傳承了大量的美德。不過,當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的時候,也要科學的繼承。

我們的民族文化特彆強調吃苦,特別推崇大幹苦幹。這個沒問題,不過,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學會科學的干、巧妙地干。

因為,大腦不是肌肉。

作為已知世界中最具耐力的哺乳動物,人類從事體力勞動時大幹苦幹確實能壓榨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力量。

但是,大腦不是肌肉,從組織結構和工作形態都不是。大腦從不以耐力見長,也不可能靠意志增強耐力。因為意志力本身就是在消耗大腦的資源。這是內生性的自相矛盾。

因此,所謂長久的思考,多半不是發獃就是宕機,亦或是乾脆睡著了。

因此,長時間的連續用腦,其大腦的資源消耗是這樣的,

而其效果是這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想想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TAG:想想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