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綁定張藝謀王家衛們 歡喜傳媒不做中國的Netflix|專訪董平

綁定張藝謀王家衛們 歡喜傳媒不做中國的Netflix|專訪董平



撰文

|

郭雅瓊


編輯

|

友    



本文

4198字

,所享閱讀時間

8

分鐘


    

好多人問你到底要幹嗎呀?拿這麼多導演,要做什麼?我在

2015

年成立這家公司的時候就想,這個公司不能跟其他的公司是一樣的,否則我做了這麼多年,沒必要再做一家新的公司。




電話那頭,正在法國度假的歡喜傳媒董事會主席兼總裁董平向

數娛夢工廠

(公眾號D-entertainment)

表示。





(歡喜傳媒董事會主席兼總裁董平)




因為大手筆將張藝謀招至麾下,剛剛成立

3

年的香港上市公司歡喜傳媒近期成為了影視圈的焦點。




算上剛剛簽約的國師,歡喜傳媒的股東陣營中已經有了

7

國內鼎鼎大名的導演/監製

,包括

2015

年公司成立伊始以股東身份加盟的徐崢、寧浩,以及

2016

年先後加入的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和張一白。




此外,歡喜傳媒還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劉心剛、李楊、陳大明等一批知名導演或製片人簽下了合作,合作時間大多長達

6

年。




用董平的話說,從一開始就簽下一批國內頂尖導演,其實是一場「陰謀」。「如果你沒有綁定這些內容,你怎麼可能去跟騰訊、優酷、愛奇藝比?比錢,比流量,我們都比不過。」




而歡喜首映,這一被董平

認為定位於專做精品內容的

在線視頻平台,則是這一計劃的核心。

在他的規劃中,歡喜首映承擔著獨播張藝謀、王家衛、陳可辛等旗下導演作品的重任,未來將以優質的自創內容與資本雄厚的其他影視公司和視頻平台相抗衡。






外界說我們是

中國的

Netflix

,這個是不對的,我們其實相當於

Netflix

提供優質內容的

精品店。

董平告訴數娛夢工廠

(公眾號D-entertainment),從對

內容

品質的追求

來看,其實歡喜首映更

願意提及的同行是HBO。




但和HBO不同的是,坐擁華語電影的一線導演人才,歡喜傳媒並沒有將眼光局限在劇集上——

數娛夢工廠詳細梳理注意到,未來幾年,陳可辛、寧浩、徐崢、顧長衛、賈樟柯、張一白等將分別為歡喜拍攝至少一部電影,後者的歡喜首映將成為這些作品線上的獨播平台。




不過,對優質導演、監製人才的追求也是有代價的。

2015

年至

2017

年,歡喜傳媒年虧損額分別高達

9280

萬港元、

12.54

億港元、

9516

萬港元,累計虧損約

14.43

億港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6

年的巨額虧損中,有

11.2

億港元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非現金開支。




在董平看來,這些更多是前期投入,尚不足為慮。

董平對數娛夢工廠(公眾號D-entertainment)透露,明年歡喜將連續迎來多部大作問世,包括

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徐崢的《印囧》

張一白

的《

捆綁上天堂》

以及

張藝謀的

下一部作品。




事實上,今年歡喜傳媒已經頗有收穫——「五一檔」票房大爆的《後來的我們》由張一白監製,正是歡喜傳媒投資的作品,而在9月份賈樟柯的新作《江湖兒女》中歡喜同樣有重要的投資份額。




不過在業內看來,2018年僅僅是過渡年,2019

年歡喜傳媒會在市場上更活躍。他告訴數娛夢工廠:

2019

至少有

4

部電影會是

10

億以上的票房。





有錢的電影公司多了,


為什麼名導都去了歡喜?




為了簽下知名導演,董平可謂出手闊綽。




早在

2015

年公司成立之時,徐崢和寧浩便雙雙以

19%

的股權並列成為第二大股東,僅次於董平本人的

24%




而在

2016

年,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和張一白又先後進入,歡喜傳媒採用了

增發新股吸收四人加盟。體現在報表裡,這部分非現金開支是11.2億港元。




如今,經過多次股權稀釋,董平在歡喜傳媒中的持股比例下降為

19.13%

,寧浩和徐崢則為

15.03%

,張藝謀、陳可辛和張一白的股權比例在

5%

左右,王家衛在

4%

左右,顧長衛則在

2.5%

左右。




而在配發股票的同時,歡喜傳媒還給這些導演們提供了數額不小的創作資金。數娛夢工廠查詢公告注意到,歡喜為張藝謀、王家衛和張一白各自支付了

1

億元,支付給陳可辛

1

億港元用於電影製作,為顧長衛的第一季網劇及作品提供了

4000

萬元。





(從左到右依次是:陳可辛、寧浩、董平、王家衛、張一白、顧長衛、歡喜傳媒

CEO

項紹琨、徐崢)




資本上的綁定固然是硬實力的體現,但能讓這麼多導演都願意匯聚到一家公司,董平本人在影視圈的深厚人脈以及與各位導演的長期合作關係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董平與張藝謀、顧長衛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90

年代。




1996

年,董平創辦北京華億影視公司,成為國內最早一批踏入電影投資領域的民營企業掌舵人,並且在短短几年內發行了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投資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馮小剛的《沒完沒了》、李安的《卧虎藏龍》以及姜文的《鬼子來了》(顧長衛任攝影)等影片。也正是這些作品,讓董平在影視圈迅速地積累起了聲譽。




那時候民營公司少,這些導演也都願意去做一些接觸和嘗試,一來二去就這麼做下來了,到現在已經

20

多年了。

董平向數娛夢工廠感慨。







2000

年以後,董平將投資重點轉為了小成本的藝術片。顧長衛的導演處女作《孔雀》和隨後的《立春》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完成,其他的投資作品還包括徐靜蕾的《一個女人的來信》以及姜文的《讓子彈飛》等。




2009

年借殼上聯水泥後,擔任文化中國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的董平又在

5

年任職期內投資了尚敬執導的《飯局也瘋狂》、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等,並相繼簽約周星馳、陳可辛和柴智屏,開啟了與知名導演的綁定合作。




而如今的歡喜傳媒,已經是董平通過借殼上市操盤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6-10

年長期硬性合約


網劇全都是

100%

投資




事實上,歡喜傳媒不是唯一一家跟上述導演簽約的影視公司。




雖然張藝謀與樂視的合作已經接近尾聲,但顧長衛與華誼此前有

5

部影片的片單合作,目前尚未結束,而董平在文化中國(現為阿里影業)時,也曾與王家衛和陳可辛簽有合約,當時規定享有兩位導演未來

5

部影片的優先投資權。




對此,董平向數娛夢工廠明確表示,

所有與導演簽的合同都是合法而且是馬上可以執行的,全部都是我們優先拍攝,只有完成我們的合約後才能有可能拍其他的作品。我們簽的合約都是硬性合約,不是鬆散的那種。







從數娛夢工廠梳理的上圖可以看到,所有股東導演的合約期至少為

6

年,王家衛和張藝謀二人更是長達

10

年。




數娛夢工廠

(公眾號D-entertainment)

觀察後發現,歡喜傳媒與簽約導演之間的關係按照綁定程度可分為

3

個層次:









1,緊密合作型




綁定最為緊密的無疑是徐崢和寧浩。

這兩位年輕導演的股權在所有導演股東中數量最多,歡喜傳媒擁有二人

2015

年起未來

6

年2-4部電影的排他投資權和製作權以及各地區各渠道的優先發行權。




董平告訴數娛夢工廠,凡是兩人執導的影片,歡喜傳媒有權全額投資,監製作品可再做協商。

即將於明年上映的由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便是歡喜

100%

投資,而寧浩和徐崢共同監製的《我不是葯神》,歡喜的投資份額為

20%

多。







2,深入合作型。




綁定程度次之的則是剩下的

5

位導演股東。




除了陳可辛以外,包括王家衛、張藝謀、顧長衛和張一白在內的

4

位導演,都要

在至少

6

年內與歡喜合作至少

2

部網劇,且歡喜擁有獨家投資權

(王家衛為優先投資權)和新媒體獨家發行權。




在電影合作方面,歡喜傳媒將擁有陳可辛和張一白至少

2

部電影的優先投資權,其中陳可辛電影最多投資

60%

,張一白電影最少投資

55%

;張藝謀的

3

部網劇中有一部可以轉為電影,歡喜具有不少於

60%

的優先投資權。




王家衛和顧長衛未來的電影作品並不包含在與歡喜的合作當中,這或許是因為兩人有與其他電影公司的合約在身。但歡喜與王家衛和顧長衛的合約中也明確規定,兩位導演需儘可能爭取歡喜傳媒擁有他們電影作品的優先參與權和投資權。




3,優先合作型。




除了這些導演股東以外,歡喜傳媒還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劉心剛、李楊及陳大明等多位知名導演和製片人簽了約,合作內容依然包括電影和網劇兩部分。其中除了文雋是

3

年,其他導演全都是

6

年的長期合作。







其中,歡喜擁有

6

年內至少

3

部賈樟柯執導影片的獨家或優先投資權以及新媒體獨家發行權。

即將於中秋檔期上映的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歡喜的投資額為

1260

萬。




除此之外,董平表示未來會爭取引入更多的導演資源,比如姜文。在對話中,他直接向數娛夢工廠表示,

你想到的我們都在考慮,不過需要一些時間來慢慢做。





打造

HBO式的

精品店


簽約導演電影

排片達

2%

以下就

線上開播




大手筆投資內容的背後,是歡喜傳媒對網劇新媒體獨家發行權的掌控。




按照董平的計劃,其打造的視頻平台歡喜首映,未來將能夠獨家放映旗下導演的影視劇作品,

甚至做到這些導演的電影可以繞過院線而只選擇線上播放。







外界拿我們與

Netflix

相比,其實不是的。我們不依靠海量內容,更像是

Netflix

裡面提供優質內容的精品店。

董平告訴數娛夢工廠,從內容上來說,歡喜首映更像是

HBO

,立志於打造精品內容,畢竟,

燒錢對於我們來說是不行的,

一上來就必須有好的起點。所以我們必須是精品,必須是好的產品。




董平對該平台的具體規劃是,每天一部劇或一部電影,一年需要

365

部電影和劇,

每年定的是

500

個小時的內容




而像王家衛、張藝謀等導演的網劇作品,董平看重的還有這些作品國際市場的表現。




亞馬遜會買,

Netflix

HBO

也會買,將來蘋果也會買的,我們今天去重點做網劇,其實是因為它比電影的發展可能更猛烈一些。




歡喜在這三年中儲備的導演和內容,全年能夠生產將近

200

個小時,這就決定了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

董平說,

剩餘的

300

個小時,一半來自於海外內容的採購,國內市場上再選購

100

多個小時,就完全足以支撐這個歡喜首映的平台。







董平介紹,歡喜首映目前海外內容的採購已經準備了一年多,談好了

40

多部影片的版權,未來也會新增劇集內容。




但不管是在國際還是國內,電影

繞過院線直接「上網」

的時機目前來看尚未成熟。




上個月,董平的《江湖兒女》在戛納電影節參賽,他便注意到電影節沒有邀請

Netflix

的作品,這讓他頗有些意外,

我覺得戛納的觀念已經太老了,不進影院的電影就不叫電影了?只是觀影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我們有些電影是不是可以直接放在互聯網上,或者在影院之前放上去,我覺得這個都可以探討。




在這一方面,歡喜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董平向數娛夢工廠

(公眾號D-entertainment)

透露,在歡喜傳媒與眾導演股東的簽約中都明確規定,

但凡其作品在院線排片率不足

2%

,影片便會在歡喜首映平台上獨家上線。




這樣操作的好處是,一方面縮短了院線窗口期,加快了線上播出的速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院線反彈。




對董平來說,

未來這些優質電影不走院線渠道而直接上線歡喜首映,也是可以預期的,當然前提是要

獲得

資質。

目前只在互聯網渠道播放的影片,都不是一些有力量的作品,但如果拿一個有力量的作品去嘗試互聯網獨播就不一樣了。我覺得這個不用質疑,一定能做到的。




目前,歡喜首映

APP

已經在試運營,包括首映廳、淘電影和電影圈等欄目,首映廳目前包含了近

30

部華語新老影片,淘電影則涵蓋電影資訊、片花等內容。

董平告訴數娛夢工廠,歡喜首映將在

2019

正式

上線,屆時包括王家衛和張一白等導演的網劇作品也將陸續上線。





多次配股造成巨額損失


2019

年將迎來業績爆發期




大手筆引入導演股東也為歡喜傳媒帶來了財務報表上的巨額虧損,這自然成為不少媒體對其

導演合夥制

模式產生質疑的重要原因,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歡喜傳媒股價上的低迷。




歡喜傳媒相關財務數據顯示,

2015

年至

2017

年,公司年虧損額分別為

9280

萬港元、

12.54

億港元、

9516

萬港元,累計虧損約

14.43

億港元。







其中,虧損最為集中的

2016

年,正是因為歡喜傳媒一年內集中引入王家衛、陳可辛等

4

位導演股東,因此產生一次性的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非現金開支

11.20

億港元,從而產生了巨額虧損。




簡單來說,這意味著歡喜傳媒替這些導演出錢購買了公司的股票,且相關損益計入了報表。




但在董平看來,這種因為配股而非主營業務產生的虧損不足為慮,

這部分虧損並不算現金損失




隨著《後來的我們》票房大爆以及《江湖兒女》上映在即,歡喜傳媒也即將迎來收穫期。







現在才是我三年積累的內容剛剛開始爆發,到了明年你看吧,可能歡喜的電影會在市場上更活躍,我起碼有

4

部影片應該都是

10

億以上的票房。

董平表示。







被董平寄予厚望的影片,包括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已經定檔明年大年初一)、徐崢的第三部

囧系列

影片《印囧》、張一白的《捆綁上天堂》,另外可能還有張藝謀的一部影片,不過董平沒有透露具體信息。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我與你的光年距離2》從漫改走向原創,藍港影業如何成為IP Maker?
2017年業績增幅超100%,三七互娛詮釋手游市場二八效應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