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岳樺林 Erman』s birch forest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5 3/4 inches (37 x 40 cm)

在長白山海拔1800米到2000米之間,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植物,那就是岳樺。岳樺的外形,軀幹短曲多枝,樹皮節理斑紋呈圖案性。岳樺林是由岳樺組成的矮疏林,它們之間相親相攜,在惡劣的環境中頑強地生長著。

介紹岳樺林,用「山勢陡峻」、「氣候惡劣」、「土壤貧瘠」等詞語,概括它的生長環境一點也不為過。據當地人講,一般胸徑十幾公分粗的岳樺,就得需要五、六十年以上的時間,因為它們每年的生長期只有兩三個月左右,其他的時間均為休眠期。

作品《岳樺林》,就是描寫岳樺在經歷過傲風斗雪之後的「燦爛笑容」。這幅作品表現難度較大,整幅作品基本是用 「反表現」法進行表現的。所謂「反表現」法,就是在作畫時,根據所表現對象提供的「特殊」物象條件,採用畫黑留白手法,進行的一種創作表現形式。這種繪畫形式是由於鋼筆畫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鋼筆畫的表現形式不能像其他繪畫門類一樣,可以「陰陽」相間處理。鋼筆畫體現暗中的亮線,只能靠在處理暗部的同時,將亮線「畫」出來的辦法,所以掌握「反表現」法是鋼筆畫創作必須具備的首要技能。「反表現」法在鋼筆畫的作品表現中,使用非常廣泛,一般表現逆光、側逆光等物象的鋼筆畫作品都採用這種方法。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夕陽下的岳樺林,遠山的幽暗襯托著受光的岳樺林,形成了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在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在其它的作品裡,我也運用了這種表現手法,但只是運用的量較少,占畫面的比例較小,大多還是在「從外往裡畫」。所謂「從外往裡畫」,就是正常的在白紙上畫上黑色的線條,進行塑造形體。而這幅作品則相反是「從里往外畫」,所謂「從里往外畫」,就是在白紙上畫上黑色線條的同時留「白」進行塑造形體,也就是我們上面講的「反表現」法。

表現時,在保持著背景整體空間感的狀態下,把襯托著受光的物體表現出來,而且要不斷地將所襯托出來的物體,進行體量感處理。總之,在刻畫的整個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著畫面的統一效果。

從作品《岳樺林》的創作我感到,繁雜的畫面處理,在表現主要物體的同時,決不能忽略「無關緊要」的細節,用「反表現」法描繪的作品最容易丟掉的也就是這些。所謂感動的東西,往往是最「不經意」的,也是我們常稱為「無所謂」的東西。

雨後 After the rain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7 1/4 inches (36.8 x 43.8 cm)

就鋼筆畫而言,作品《雨後》的處理難度與效果是成正比的。鋼筆畫表現水,表現樹木,表現森林,在這裡都一一的展現出來了。換言之,也就是在表現這幅作品的同時,要求展現一個人全部的藝術才能與綜合實力。

這幅作品的主題是森林,但這幅作品的內涵卻是生命。我沒有受表面的一些「紛亂」所左右,深度行走是我所行使的使命。一個藝術家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將人們的人道主義高尚理想從內心深處喚醒,使之歡樂,使之淚垂,從而使之奮進。

所有繪畫語言的基本元素,線條佔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客觀世界的物象中,不論是線條還是排線都是不存在的。基於這一點,在我們的意識中,要正確去理解所塑造的對象。鋼筆畫的線條只是一種表現語言,只有將其付諸於個人的思想和靈魂,其線條才有意義

水在這幅作品中雖然占的面積不是很大,卻有著豐富的變化。表現時,我是根據水的特有的性質來處理的,流動、反光、平靜等諸因素,構成了這幅作品水的形態的多樣性,把握住這些特徵,再進行處理,整體上就能得以控制。在手法的運用上,要掌握住用面來表現對象的能力,就是把單純的線,組合成各種調子的面來表現,這樣,各種效果的水就會在畫面中生動地展現出來。

這幅作品中的水的表現,在控制調子的灰度上,是十分加小心的,調子越是淺淡的地方,處理就要越加註意。在林木的處理上,在保證其本身特有質感的狀態下,就是要注意光線帶給物體表面的變化。表現這種題材的作品,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地方外,更重要的還是整體空間感的表現,要有意識地加強或減弱作品中所表現的物體,以求統一畫面的整體效果。

荒洲 Shortage Island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9 3/4 x 14 inches (24.8 x 35.6 cm)

生命的研究雖然屬於自然科學範疇,但是,當我們追其所以然之時,它似乎又進入了哲學的領域。到底最終應屬於哪個範疇,這與我們無關,我們所要了解的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生命」的意義。

對於事物本身的「生命」意義,個人有不同的觀點。雖然我們無法擺脫物質世界對於我們的制囿,但在精神世界卻有我們自由發揮的餘地。

一般情況下,客觀事物的「生命」皆屬於時空宇宙,是一種自然現象,一個過程。可是,由於人類的存在與思想體系的發展,我們觀念上的生命,在我們的世界裡,則由另一種形式存在——精神宇宙。在時空宇宙中,生命沒有其特殊的意義,僅為時空的一種過程而已。而在精神宇宙,它卻有著無限的底蘊和無限的意義。

這幅作品表達的就是我觀念中的精神宇宙,一個歲月造成的自然景觀。雖然這裡表達的不是山巒和曠野,但也同樣能傳達出感動世界的「生命」信息。自然的壯舉是驚人的,它所造就的「藝術品」,讓人類所謂「藝術家」為之興嘆。鮮活與枯萎,腐朽與再生,生命不斷地延續與「輪迴」。它究竟有多麼博大,只有經過了自然洗禮的人,心中才會清楚。

為了表達心中的精神感受,在作品的表現上我採用了較為粗獷手法,尤其樹榦的處理,其線條既奔放且舒緩又流暢。通過強而有力的排線,塑造了所要表現的枝幹「肢體」,來詮釋自然中微不足道的「生命」。

在研究過程中我認為,沒有哪種表現手法更合理。所謂的「更合理」,就是畫者本身對所要表達的事物,傾瀉著那種真誠情緒的體現。

要學會在雜亂無章中發現美好,在雜亂無章中尋找規律。這幅作品表現的主體,就是根干下面的「雜亂無章」,表現起來雖然麻煩但並不困難。這部分的表現,在把握住「自然」關係的基礎之上,將其細節「心平氣和」地表現出來。

水的表現,只是根據雜亂枝幹的倒影進行處理的。大面積的暗影,採用的表現方法,基本都是由橫向線條處理而成。

這幅作品在創作過程中,由於表現的手法過於簡單,總覺得作品的表現不盡人意。可隨著時間的久遠,再翻看起來,那些感覺已經不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一種回味。

林中霜月 Cream Season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6 7/8 x 9 7/8 inches (17.6 x 25 cm)

在事物研究的前進途中,總有一些「小憩」的時候,往往這些短暫的「小憩」,總會留下一些不稱心的痕迹。

作品《林中霜月》,就是創作研究過程中的「小憩」。之所以將其稱之為「小憩」,就是因為這幅作品在創作時的情緒、感覺以及表現等,都是在一段時間的「停留」之後,重新進行「調整」的綜合準備。也是視之為「熱身」的作品。一般情況下,這種「熱身」的作品,都將被付之一炬。然而,為了便於研究,我將其保留了下來。

創作的衝動,是所有畫者的理想佳境,持有長時段的這種衝動,就是一位優秀畫者的成功因子。在我們的創作過程中,一段高漲的情緒過後,隨之接下來的將是一段平緩期和休憩期。在這段時期中,若想重新挑起高漲的情緒,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清醒的意識,在一段的「熱身」作品過後,逐漸進入創作的理想佳境——新一輪的創作高峰。

作品《林中霜月》本身存在的問題較多,創作時情緒狀態不佳,是導致作品在內容上淺顯和表現上平庸的主要原因。但是儘管如此,在基礎訓練的課題上,這幅作品仍具有可以研究的地方。

在石頭的表現上。我是根據石頭本身所「提供」的語言進行處理的。石頭的質感粗糙,稜角分明,即使是河水多年沖刷的呈圓形的石塊,也擺脫不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特質。另外,鋼筆繪製的線條,本身就具有硬度感,所以表現類似的物體是比較容易的。

石材的紋理,呈多樣性。有橫向的、有豎向的、有規則的、也有零亂的。在這幅作品中,石頭的表現基本是根據石材橫向紋理來進行的。橫向的紋理,其用筆基本採用橫向排線手法。局部有些處理手法的變化,也是根據石頭「提供」的紋理走向來完成的。

馬棚 Stables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9 7/8 x 14 5/8 inches (25 x 37 cm)

馬棚,是農家生活和生產的重要設施之一。在東北農村,人們一般將馬棚建在居住房屋的側邊或院落一角。馬棚的形式多為正面開敞,三面有牆,上有棚蓋。早些時候馬棚大都是由土坯或木板所構築。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山區農家的馬棚。一個細雨綿綿的黃昏,天地間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在這陰冷凌亂的山區小村裡,一幅美妙的畫面進入了我的視野,那就是我所描繪的馬棚。在經過老秋雨水的一番「洗禮」,它更顯得沉穩與凝重。

這幅作品所表現的主體,是由「自然」之木構築而成的,其中包括木板搭建的殘牆,殘破的圍柵,以及橫倒的朽木等。作品表現木材的種類較多,紋理各異,但抓住木板的天然特性,表現起來就會容易得多了。一般的木材「自然」狀態粗糙,紋路比較有規律,每塊木材各自都有自己的形狀、特點。表現時,我是根據木材的具體特徵(紋理)和細節進行繪製的,線條的表現也都是按其紋路走向進行排列的。

屋檐下垂的苫草,是預留出來的,在處理暗部時,將其托出。細節的表現,我進行了仔細地推敲,因為一幅作品的內容是否豐富,就在於細節刻畫地是否到位。地面的處理我採用的都是橫向的曲線來表現的,在處理時,時刻把握住光影的空間變化,使畫面更具豐富性。

深秋 Late autumn

Yang YuTang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2-91年-93年

Dip pen and carbon ink on paperboard 14 1/2 x 17 1/4 inches (36.8 x 43.8 cm)

作為一個探索某種領域的人來說,成功是他所研究事物的一種暫時的結果。對於探索者來說,「成功」是不存在的,因為事物的可深入性是無止境的。我們進行某些事物的研究,在經過一段深入的探索後會發現,我們所研究的事物,正在與一些「無關」的事物相互關聯著,而且這些「無關」的事物像亂麻一樣相互糾纏在一起。只有當我們耐下心來,將這些「無關」的事物弄清楚,我們所研究的事物才有可能「浮出水面」。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人類為了掌握客觀世界的規律,將繁雜的事物進行分門別類,這樣做雖然有助於對具體事物的研究,但相反也限制了人們對事物與事物之間本質上的認識。由此,人類的探索將不斷的繼續下去。

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堅持著「探索」二字,在探索中極力尋找著藝術的內在生命。在這幅作品中,我盡全力用灰調來處理畫面。灰調的表現,是鋼筆畫的難點,也是我的前進障礙。在鋼筆畫研究中我感到,畫面的灰調越豐富,表現的能力就越強,處理各種複雜的物體就會越得心應手,展現畫者的主觀意識就越容易。

灰調的處理,首先要在觀念上樹立意識,其次才是能力因素所致,如果觀念落後於能力,那麼,即使再努力,能力也不會超過觀念。這幅作品在表現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著「探索者」的狀態,因為我知道,情感上的「感動」才是我最終所要追尋的。

未來的發展是一個「迷」,最終所能到達的程度怎樣,我是沒有把握的。雖然這幅作品並不像某些作品給人的視覺衝擊力那麼強,但就研究角度來說,它卻有著重要且又深遠的意義。

這幅作品的處理仍具有嘗試性,在這裡我再次強調,筆墨、線條、調子以及手法都服從於人的意識與觀念,意識與觀念和個人的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要善於觀察事物,掌握和分析事物並持有準確地將事物原本詮釋清楚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步入真正的藝術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楊玉堂 中國寫實鋼筆畫畫家 1——1990年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