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退讓應對,日本方面高調相迎,誰將成為這場退讓中的犧牲品?

國民黨退讓應對,日本方面高調相迎,誰將成為這場退讓中的犧牲品?

蔣介石於 1928 年復職以後,著手準備重啟北伐,不敢輕忽日本可能的干涉。南京國民政府以留日出身的黃郛任外交部長,熟知日情的殷汝耕駐東京,即意在設法與日方緩和。蔣氏亦屢次公開或私下表示,革命軍能負保障外僑責任,望日本勿加干涉北伐。種種作為,未得要領。4月,日本田中內閣做成第二次出兵山東的決議,指示駐上海總領事矢田七太郎向蔣傳遞訊息,要求北伐軍避開濟南。蔣聞悉日本再度出兵,至為憤慨,憂北伐半途而廢,乃命時任上海兵工廠廠長的張群赴日交涉。張氏於5月4日抵東京,但濟南事變已經爆發。

抵達濟南的日本軍隊

5月3日,濟南爆發的衝突,程度之嚴峻,仍出乎蔣介石意料。交涉員蔡公時等16人的殉難,尤震驚全國,即總司令部亦遭日軍炸射。其後國民黨人以退讓應對,但日本方面繼續高調相迎。4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再增援1個師團的兵力,是為第三次出兵山東。已在衝突現場的第六師團長福田彥助,更於7日向蔣介石提出五項要求:一,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須離開濟南及膠濟路沿線兩側20華里以外。二,中國軍隊治下,嚴禁一切反日宣傳,及其他之排日運動。三,嚴懲與騷擾及暴虐行為有關之高級軍官。四,在日軍前面與日軍抗爭之軍隊,解除其武裝。五,為監視實行上列各條件起見,將辛庄、張庄兩兵營開放。限本晚12時前有圓滿之答覆,否則,日軍採取自由行動。

蔡公時

日軍既下「最後通牒」,並不稍給國民革命軍喘息時間。戰地政務委員會主席蔣作賓請其延長答覆時間,未獲允許。夜10時,蔣介石續派高級參謀熊式輝、戰地政務委員羅家倫與福田師團長談判,並接受了部分屈辱性的條件。惟日軍仍於5月8日按原訂計劃,以火炮、飛機助戰,向濟南發動總攻;未幾,海軍軍艦亦分駛長江及中國東南海口,氣勢洶洶。因蔣介石已將所部軍隊撤出(留何成浚與日方交涉),日軍於10日輕取濟南,未發生大戰。但在日軍炸射下,已造成中國軍民死3254人,傷1450人。與之相比,日本居民死15人,傷15人,規模不可同語。此後十數年,中國民族主義對日本的仇恨,已經難以消退。

被俘的國民革命軍

(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4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曾打算聯合日本俠士刺殺慈禧太后,究竟是怎麼回事?
抗日戰場上顯神威!這款戰防炮堪稱國軍的紅色戰車屠刀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