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故事:四十千

民間故事:四十千

我小時候爸媽都比較忙沒空照顧我,所以打我還沒有斷奶起便是由爺爺奶奶照顧的。記得小時候爺爺家有一套白話聊齋,共分四冊。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機,頂多家裡有台收音機就已經是富裕的了。我爺爺家裡更清貧,那個時候爸媽也都剛參加工作不久,所以也少有能力去支援家裡。

平時沒事兒的時候,除了跟著爺爺還有一隻大黃狗去田野里撒歡,就是跟著奶奶去看大戲。但北方的春夏秋冬,並不是每個季節都適合去田野里玩耍的。而村裡的大戲也不是天天都有,一年到頭能有一場就不錯了。所以陪伴我最多,我童年娛樂最大的也就是那幾本白話聊齋了。

那個時候我還不曾識字,阿拉伯數字都還沒有認識全呢,更別提方塊字了。所以聊齋里的故事我大多是聽爺爺講給我的,爺爺並不是單純的讀或者複述。他沒回看完我央求他講給我聽的時候,他總是添油加醋的把自己的切身經歷添加進去。當時我是不知道的,聽著爺爺講著與時俱進的聊齋故事,美好的夢便這樣侵入了我靈魂的夜裡來。

我的爺爺是初中文憑,若不是當年受到文革的殃及他也應該在某個繁華的地方做學問呢。但生不逢時,也沒有生對地方,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吧!我爺爺這個人平時很悶,但從他改編的聊齋故事裡我卻總能發現一些活潑和愉快。一個落魄文化人的心思,若不是仔細的聆聽了你斷然是猜測不到的。

我的奶奶大字不識一個,在思想認識上他們倆是極其懸殊的。而我們老家的那個村子,也大多都是未曾踏進過學堂半步的白丁,他們的審美意趣自然也跟我爺爺走不到一塊兒去。所以我爺爺的悶是一種鶴立雞群的壓抑,是尋不到知音的孤獨。

自從我到了爺爺家,他憋悶了大半輩子的老臉上才似乎有了些喜氣。我一個小孩子那個時候也未必能懂他,我當時只是好奇於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吧了!其實我也知道我爺爺特別喜歡跟我講故事,每回我都是故意央求他的。有好幾回我沒有那樣做,他便忍不住了跑過來摟住我跟我說這說那的。

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個故事便是《四十千》,故事講的是一個老財主睡覺時做了個夢,夢中有個人跟他說他欠人家四十千錢。等老財主醒來,正好他的妻子生了個兒子。老財主一想剛才的夢,就認為這孩子肯定是來討債的。於是就從賬房裡專門划出了四十千錢,專門用於那個孩子身上。

說是這個孩子三四歲的時候,那四十千錢花的也基本上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七百錢。老財主去賬房看完數目後,回書房時正好碰到了奶媽正抱著那個孩子玩耍呢。那個孩子正在調皮搗蛋呢,老財主看了一眼那個孩子然後嘆了口氣說道:四十千錢快用完了,你也該走了。沒想到這老財主話音剛落,那個孩子氣的臉紅耳赤突然倒地不動了。奶媽上去一看已經不省人事了,後來請來了大夫也沒能救回來。老財主雖然是個宿命論者,他自己都沒想到一語成讖會那麼靈驗。

後來老財主簡單的為那個孩子辦了喪事兒加上先前請大夫的費用正好把剩下的那七百錢花完了。這時我爺爺的版本,其實蒲松齡先生寫的不是這樣的,但大體經過也差不多。我爺爺當時只是為了教育我不要亂說話,禍從口出。而蒲松齡先生後面給出的評論則是生子與否都跟前世欠別人不欠別人有關係,勸人得子不要高興太早,兒子死了也不要太傷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詩話 的精彩文章:

繼父拿走家裡所有錢,女子報警後派出所再見繼父慚愧不已
5歲男孩身體不適去醫院做檢查,回家後父親為他挖好了墳

TAG:青年詩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