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創意!北辰千畝稻田除了能種稻還能養蝦蟹?

有創意!北辰千畝稻田除了能種稻還能養蝦蟹?

說起種水稻,你想到的還是這樣的畫面嗎?

GIF

朋友,你還活在上個世紀靠天吃飯的時代嗎?北辰區早就進入機械化時代,旱澇保收了。

GIF

插秧機

不僅這樣北辰區還發明了「腳不沾泥」「蝦蟹和農作物混養」的種植模式。什麼,你不知道?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這兩年,北辰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引進推廣基質育秧新技術,北辰區雙街鎮上蒲口村的家庭農場主孫德虎毫不猶豫進行試驗種植。

如今孫德虎就已經把這種植模式玩得得心應手。

傳統種植農民正在運送秧苗準備種植在稻田

這種新技術是利用秸稈等再生性植物資源為原料,人工合成全營養水稻育秧專用基質,種植戶只需「播下種,澆上水」就可以育出健壯秧苗。

育秧的新操作

過去育秧

千百年流傳下來育秧的技術,要先做好畦,用鐵杴把地趟平,把種子泡在水裡一周左右,拌上(驅蟲)葯播撒在秧床上,讓種子完全包裹在泥中,再扣上薄膜,十幾天以後秧苗就會鑽出來了。

現在育秧

如今全新基質育秧技術顛覆了原有的程序,一台機器,混合種子和基質,產出一盤盤的育秧盤,只需要把育秧盤整齊排列在大棚中,很快秧苗就能長出三葉一心,這時就可以種到稻田裡了。

GIF

GIF

左:育秧機混合種子和基質;

右:把育秧盤排列在育秧室中

育秧盤

孫德虎說:「一般在外面的地上,因為地硬,所以秧苗紮根就會慢一些,而這個基質它的土富有營養,而且很鬆軟,秧苗紮根很順暢,盤根很牢,長得也就快。」

新技術培育出來的秧苗

GIF

育秧室里整齊排列的秧苗

GIF

新技術培育出的秧苗你見過嗎?

此外,基質種植技術有效地減少了缺苗、廢苗的情況。之前的種植技術一畝地要種二十四五盤秧苗,但用了基質種植技術後基本上可以控制在二十盤。同時,還解決了稻田「填空」的問題,原始的種植,總是空出角落位置只能人工種植,但利用了新技術後,秧苗可以「嚴絲合縫」地插滿稻田,可以說有效地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產量。

稻田裡整齊排列的水稻

種稻的新操作

過去種稻

等到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需要進行插秧了,這個過程需要手工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隔有序。秧苗成長的時候,需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從插秧到收割,水稻成長過程中雨水的多少也決定了最後的收成,大雨會把將秧苗打壞,雨水少則會抽穗少。

現在種稻

如今科技的發展和新理念的普及,讓水稻種植進入了全新階段。將秧苗種入稻田後,只需注意田中水位,無需再打葯。田中會放養螃蟹、小龍蝦用來吃掉有害物質和害蟲,他們的排泄物用來給水稻提供所需營養。

此外,孫德虎在田間安裝了高清攝像,每日水稻的生長情況一目了然,全自動化水稻種植時代來臨。

整齊的稻田

近距離觀察剛插秧的水稻(小龍蝦在泥裡面)

在辦公室內就可以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

孫德虎說:「相較於過去原始的種植方式,如今不僅省了人力、節約了成本,還提高了產量,只需要控制好田裡的水位就行,特別省心。而且現在在田裡養龍蝦和螃蟹成熟了賣出去也有銷路,一箭雙鵰。」

想在田裡看見它們?那得您親自挖出來!

目前,北辰區在水稻種植上,投入了育秧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聯合收割機,還有秸稈撿拾打捆機等等,已經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 end ?

編輯 | 萱萱

圖片 | 萱萱 孫德虎

校對 | summer 萱萱

審核| 雲龍

點都點開了,

贊一個再走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北辰 的精彩文章:

流行了200多年,90後你沒見過就out了
驕傲,北辰這位農民走向了世界!

TAG:微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