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人讓美國艦隊後退100海里!」他手握美國核心技術,餘生都用來報效祖國

「一人讓美國艦隊後退100海里!」他手握美國核心技術,餘生都用來報效祖國

烏鴉上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上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

我是烏鴉上尉

前幾天有一個好消息

2018年6月2日

繼神州上天,蛟龍入海之後

咱們的「地殼一號」

鑽到了地下7018米

這一數字

刷新了亞洲大陸科學鑽井的紀錄

同時也預示著

中國鑽機研製獲得歷史性突破

中國大陸科學鑽井技術

躍升世界第三

僅次於俄羅斯和德國

有些小夥伴可能不太明白

這個入地7018米有啥厲害的呢?

從表面上來看

這一鑽探工程

對你我來說都過於遙遠

但其實並非如此

比如,咱們冬天的暖氣

其實就要靠這個技術

就拿頁岩氣來說吧

這種位於地下數千米的天然氣

必須要靠鑽井技術才能開採出來

鑽探技術每發展一點

天然氣就能便宜一點

就拿美國作比較

美國以前

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

每年都要大筆大筆地砸錢

才能保證自己的能源供給

然而,因為美國在世界上

率先突破了大陸鑽探技術

於是掌握了頁岩氣開採技術

從此美國就不缺能源了

2016年的時候

美國每天都還要

凈進口5千萬立方米天然氣

然而到了現在

美國每年開採頁岩氣

超過4000億立方米

是中國全國天然氣產量的數倍以上

這些天然氣多得用不完

還可以拿來賣

美國凈出口的天然氣

達到1.1千萬立方米

所以,美國鑽井技術的進步

不僅給美國

節約了數千億的支出

更是保證了美國的能源安全

咱們也是一樣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們對能源的需求量

也和美國一樣與日俱增

此次「地殼一號」鑽機

不光打破了亞洲紀錄

還在松遼盆地3350米以下

發現龐大的頁岩氣資源

在4400-7018米深處

也發現了大量高溫乾熱岩體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熱能」

以後這些能源開採出來

就可以緩解中國能源

供應緊張的局面了

在未來,地殼一號將會

向地下13000米深處邁進

而中國之所以可以創造

這樣的成績

有一位科學家功不可沒

他的經歷堪比錢學森

在英國留學深造之後

寧願離婚也要回國發展

一個人就能讓美國航母

退後100海里

也是地殼一號的最大功臣

他叫黃大年

黃大年1958年出生

是廣西南寧人

黃大年讀書的時候

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從小學習成績優秀

1978年,黃大年更是

以高出分數線80分的成績

考入長春地質學院

也就是現在的吉林大學

1992年,黃大年獲得

中英友好項目全額獎學金

前往英國攻讀地球物理學博士

學霸到了哪裡都是學霸

在英國念書的時候

1996年,黃大年又以全校第一的成績

成功拿下

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

短暫回國半年後

黃大年再次被派往英國

繼續學習深造

不過幾年時間

黃大年就成為了地球物理學方面的

最頂尖人才

講實話,中國人在西方混的不算太好

英國劍橋大學

有著近兩萬名學生

但是其中的華人學生

不過600人左右

華人老師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黃大年卻是

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

還是英國入地下海項目的帶頭人

簡單來說

黃大年在英國的地位

堪比當年錢學森在美國

因為學識淵博成果顯著

黃大年受到了全世界追捧

僅僅是在英國留學的時候

世界各大知名研究所

就紛紛拉他入伙

報紙、電視爭相報道

更是家常便飯

可以說,黃大年在英國的日子

過得相當好

然而

活在「蜜罐子」中的黃大年

卻從來沒有忘記

自己走出國門時

父親給他的教誨:

「你是有祖國的人

要做個忠於國家的地質人」

2009年,黃大年決定回國發展

想用自己的一身所學

推動中國地質科學的進步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

黃大年的同事都感到不理解

不止他的同事想留他

黃大年的妻子也竭力反對

他的妻子張燕

是一名華人醫生

在英國有兩家診所

對於每一個學醫的人來說

能有一個自己的診所

是一個畢生的夢想

黃大年的妻子張燕

在當地打拚了這麼久

才擁有了兩家診所

並且深受當地華人信賴

這兩個診所

張燕實在不忍心放下

面對妻子的勸說

黃大年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不回國,就離婚」

黃大年並不是不愛妻子

妻子的不舍他也非常理解

但是黃大年刻苦學習多年

就是為了報效祖國

黃大年在與吉林大學好友的

郵件中更是說道:

「無論我在國外多麼成功

最大的滿足感還是改善祖國」

兩個人因為這件事

糾結了很久很久

最後,看到黃大年如此堅決

妻子張燕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決定和黃大年一起回國

得到妻子的同意

黃大年開心的像個孩子

急急忙忙收拾東西

就踏上了回去的路

據黃大年回國之後的回憶

他的回國像「落荒而逃」一樣

車庫中堆滿了兩車庫藥品

汽車也扔在了停車場

什麼都沒有顧得上處理

就登上了歸國的飛機

黃大年在國外研究時

參與過多個西方國家絕密項目

據公開資料顯示

黃大年在2006年前後

曾經在美國某軍事基地

進行過某項絕密測試

據一些國外媒體的猜測

黃大年掌握的技術

甚至可以發現大洋底部隱藏的潛艇

讓它們暴露在中國的防禦網中

簡單來說

黃大年掌握的尖端技術

足以讓美軍航母演習編隊

毫無秘密可言

所以,黃大年回國的時候

西方媒體評論道:

「黃大年踏上中國國土

讓美國航母演習編隊

後撤了100海里」

2009年12月14日

黃大年成功回國

黃大年是個急性子

回國剛剛6天

黃大年來不及休息

就與吉林大學簽訂了

全職教授合同

黃大年最具代表性的一大成果

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

打破紀錄的地殼一號

在上個世紀90年代

中國正式加入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時

是所有成員國中

底子最差的一個

當時,蘇聯早已掌握了

地下萬米鑽探技術

而中國甚至都還沒有一口

大陸科學鑽探井

中國和世界頂尖的差距

最少在五十年以上

這種巨大的差距

讓所有人都覺得絕望

黃大年進入吉林大學之後

立刻開始了追趕

黃大年工作起來非常拚命

工作到凌晨3點

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而地質宮的大樓

一般是晚上10點就關門了

所以傳達室大爺都說

「自從黃大年進入地質宮大樓工作

我就很少能睡一個囫圇覺了」

剛出差回來

他也不休息

經常半夜敲門進辦公室

一干就是到天亮

根據他的學生回憶

黃大年在工作忙的時候

連吃飯都顧不上

一般都是吃烤玉米充饑

之所以要吃烤玉米

是因為黃大年覺得煮玉米

吃的時候會滴水

會耽誤工作時間

為了節省時間

黃大年就是訂機票

都要定晚上

最後一個航班

因為這樣睡覺和旅途的時間

可以重合

因為這些,周圍的人

都送了黃大年一個外號

叫他「拚命黃郎」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黃大年還從國外買了一套

在線管理系統

將所有任務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個人

無論他身在何方

每晚準時11點打開電腦

檢查每個人任務進展情況

當有人問他

為何如此事無巨細呢?

他這樣說到

「我很急躁。我無法忍受有人對研究進度隨意拖拉。我擔心這樣搞下去,中國會趕不上!」

按理說,導師要求這麼高

管理這麼嚴格

學生應該都不太喜歡他吧?

然而事實上

黃大年團隊的每一個學生

都非常尊敬黃大年

因為要求嚴格是科研的必要

在科研之外

黃大年非常關心他的學生

在吉林大學教學期間

他幾乎將所有科研以外的時間

全都留給了自己的學生

如果夏天工作

黃大年的妻子就會給學生

送來綠豆湯解暑

如果工作要出野外

外面又是霧霾天

黃大年更是自掏腰包

為每一位學生購置口罩

有一些單身的學生

他更是當起了紅娘

給他的學生牽線搭橋

有人問他:

你怎麼這麼「婆婆媽媽的」

黃大年說:

國家太需要人才

對他們多用點心

他們中很可能出現

「地質大師」甚至諾貝獎獲得者

學生如果需要他的幫助

他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錢

黃大年曾經自掏腰包

給一個班24個學生

每人購置了一台電腦

還資助了26名學生

出國交流學習

在黃大年的電腦中

每一個學生

都有一個獨立的文件夾

黃大年因材施教

為每一個學生

制定屬於他一個人的學習計劃

因為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

學生們都很尊重他

在他們的眼中

黃大年不僅是一個老師

更像是一個

對他們事事關心的「父親」

短短7年時間

黃大年帶出了26名碩士、18名博士

這些學生中

其中14人曾獲省部級獎金

8人獲國家級獎學金

3人獲李四光優秀學生獎

而李四光優秀學生獎

是地質教育界的最高獎項

獲得此獎的人數每年不超過15人

為了爭取研發資金

黃大年更是全國各地奔走

全國各地幾十個研究機構和國家機關

黃大年每年都要跑幾十遍

為中國地殼一號的研製

爭取到了充足的研發資金

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之下

黃大年帶領團隊

成功在2013年研製出

「地殼一號」鑽探鑽機

用7年時間

走完了國外50年的歷程

這一關鍵裝備的鑽深

足足達到了1萬米

使得中國一舉成為了

繼俄羅斯和德國之後

第三個掌握地下萬米鑽探技術的國家

更讓人提氣的是

黃大年做出的成績

讓中國的地質人真正站了起來!

以前,外國人瞧不起

咱們中國的地質人

以往中國的考察團出國考察時

都被外國人冷眼相對

我們只能像劉華清將軍一樣

踮著腳才能看一看西方的發展

但是黃大年的貢獻

讓中國一舉彎道超車

中國考察團再去國外交流

已經不再是「考察」

搖身一變成了「指導」

外國人對我們的態度

自然就畢恭畢敬起來

有一次,黃大年帶隊出國考察

國外的研究機構

得知是黃大年要來

為了迎接他的考察團

停止工作半個月

並將核心研究成果向中國開放

隨行的中國科學家都感慨道: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西方國家

如此熱情接待中國考察團

甚至將核心成果

都開放給中國人

可是,黃大年一心撲在工作上

長期的勞累,高強度的工作

黃大年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經常出現腹痛

但是他一直不去醫院

而是靠著葯硬撐

黃大年生前

必須要隨身必備速效救心丸

黃大年家裡的三個抽屜

都放著滿滿的藥物

有一次出差

黃大年忘了帶上速效救心丸

病發的時候

只能「痛苦至極的在地上爬」

而即使是這樣

黃大年依然不想其他人擔心

把自己的病情瞞著

堅持奮鬥在第一線

2016年11月29日凌晨

黃大年暈倒在了

北京飛往成都的飛機上

這一次的昏迷

讓黃老師的病情公諸於世

黃大年昏迷之後

被立刻送往了醫院

在前往醫院的路上

黃大年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電腦

他反覆呼喊

「我可能不行了……我要是不行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裡面的研究資料很重要。」

在醫院檢查之後

大家這才知道

黃大年的膽管癌已經很久了

消息一傳開

社會各界紛紛投來關注

當時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

得知黃大年病重的消息

急得直掉眼淚

施一公和黃大年

曾經在「千人計劃」聯誼會

有過一面之緣

施一公被黃大年深深觸動

雖只有一面之緣

但在施一公眼中

這是他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知己

身患重病住院的黃大年

想到的依然是工作

他明知自己時日不多

所以第一次手術之後

黃大年並沒有選擇休息

而是將病房當成第二辦公室

繼續自己的工作

黃大年將他的學生召集了過來

為這些學生解答專業問題

學生知道老師的病情不樂觀

都非常傷心

他卻說:

「我是活一天,就賺一天」

2017年1月8日

黃大年在長春去世

享年58歲

在黃大年的葬禮之上

他的學生紛紛

雙膝跪地,痛哭流涕

黃大年生前接觸的

都是數億研發資金的大項目

但是他逝世之後

家人帶著銀行卡去註銷時

才知道他畢生的積蓄

只有幾十萬

比從英國歸來時都寒磣

黃大年自己就是

中科院院士的評審專家

也就是說

院士都是黃大年評審出來的

而且以他的成果

只要他申報

肯定能當選院士

但是他本人卻沒有一次

申報中科院院士

當好友勸他申報院士時

黃大年總是說:

「先把手頭工作做好」

一直到黃大年離世之時

他仍然不是中科院院士

也許,對於黃大年來說

功名利祿都不是他想要的

他一生的目標

就是實現當初

在畢業紀念冊上親筆寫下的

那句短短的留言:

「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

黃大年逝世之後

黃大年的學生

沒有一個離開項目

因為他們永遠記得

黃大年生前的教誨:

「有你們(學生)的地方

就是我的家」

他的團隊繼續了他的研究

終於在幾天前

「地殼一號」完成首秀

入地7018米的成績

刷新了亞洲的記錄

也完成了黃大年生前

一直未竟的事業

我想

黃大年看見這一切的時候

一定會覺得非常欣慰

不過,除了業內人士之外

這條消息

並沒有引起輿論的高度關注

坐擁3300萬粉絲的新華視點微博

點贊也只有可憐的265

殊不知這是一個

將影響中國的重要突破

這一切的一切

都讓上尉我覺得很痛心

我一直覺得

我們的科研人員

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放在第一位

我也一直覺得

只要有科研成果

哪怕我們的科學家

科研是不為名不為利

也應當要給予他們

足以羨煞旁人的待遇

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呂氏春秋》里

曾記過這麼一個故事:

當時的魯國

有這樣一道律法

如果有人能夠贖回

在諸侯國淪為奴隸的魯國人

那麼回國之後

就可以領取高額的賞金

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貢

從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

然而他卻沒有接受賞金

魯國上下聽說後

紛紛稱讚他重義輕財

然而,孔子卻把他狠狠批評了一頓

因為孔子覺得

魯國贖人給賞金

是讓那些解救奴隸的人

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

現在你不要賞金

還大肆宣揚

那麼日後贖回奴隸的人

如果還去領賞金

就會被人當成貪財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像子貢一樣不缺錢

如果自己要花錢贖人

到頭來還拿不到獎金的話

那麼以後就沒有人

再願意去救人了

以往我們讚美

像鄧稼先、錢學森這些科學家

那是因為以當時的情況

我們的確無法

給他們提供很好的物質條件

現在國家富起來了

給科學家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

是應當做也必須要做的

因為,像黃大年這樣

願意不要名不要利

把自己的一生

都奉獻給國家的科學家

他們是聖人

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但我們不能指望所有人

都是聖人

只有讓所有人看到

只要你潛心做科研

有足夠的成果

一樣可以出人頭地萬人景仰

一樣可以豪車別墅衣食無憂

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

願意投身到科研事業中

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

才會越來越強

烏鴉上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烏鴉上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人民網 《追記黃大年:心有大我,山一樣的巍峨》

吉林大學 《黃大年教授生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鴉上尉 的精彩文章:

你上網只需要1毫秒,他卻用了半個世紀

TAG:烏鴉上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