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痰濁入心,不死也暈!中醫這一招,把你的心臟「洗乾淨」

痰濁入心,不死也暈!中醫這一招,把你的心臟「洗乾淨」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醫學》、《中醫方劑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的話題,從心臟說起。

我們的心臟怕什麼?

在這裡,本訂閱號想跟您分享一個觀點。這就是,心臟怕痰濁二字。

痰濁入心,不死也暈!

何出此言呢?我們一點點來說。

看官可能有所不知,在中醫臨床中,有一類冠心病患者,特點十分鮮明。這類人首先體胖,來到門診之後,往椅子上一座,沒怎麼樣呢,先喘上粗氣。再看面目,眼睛往往睜不開,或者睜開了也沒精神,給人的感覺是昏昏欲睡。通觀此人,是又懶又重。這個時候你再去問他(她)的癥狀,往往是胸悶、發憋,悶痛之感異常強烈。有的時候也咳嗽,咳出來的痰黏黏糊糊,而且量大。這個時候,你要看他的舌頭,先做好心理準備,否則容易被嚇一跳。因為他們的舌苔往往白厚而膩。和他說話的時候,多點耐心。為什麼?因為他(她)可能總是昏昏欲睡的樣子,頭腦反應不太快,常常需要家人的幫助來描述病史。

看官,上面這番描述,是比較典型的了。這樣的冠心病患者,您在您生活裡面是不是也經常看見呢?

這,就是脾虛痰聚、阻遏心絡導致的冠心病了。這是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見的一種。

這樣的局面是怎麼形成的呢?還是開篇提到的八個字:痰濁入心,不死也暈。一切,都源於痰濁。

看官要知道,如果一個人的脾虛,不能運化水濕,那麼水濕聚合日久,化為痰濁。痰濁之邪,可以泛溢為禍人體各處。到了心臟這裡面,就阻遏了心絡。這一點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就是冠狀動脈的狹窄、斑塊,甚至堵塞。痰濁阻遏,清陽不升,我們就會頭暈、頭迷糊、頭髮沉,總想睡覺。痰濕阻遏於胸,我們就會咳嗽、咳黏痰。痰濁阻遏在四肢,我們就會乏力,不愛動彈。當然,這些和心絡受痰濁淤阻相比,還算不上什麼。心絡一堵,生命危險就出現了。

所以說,對於這一類患者而言,化解痰濁,給心臟「洗洗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健脾化痰、除濕養心是調治的不二法門。

那麼,像這樣的局面一旦形成,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現在,我們就把中醫內科學裡面經常應用到的一個方法展示給您。這就是藉助一張傳統方劑。組方如下——

姜半夏四錢,膽南星二錢,橘紅二錢,枳實二錢,茯苓四錢,炙甘草一錢,瓜蔞五錢,薤白二錢,生薑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此等用法用量,我們擇選自《實用中醫學》。其中的一錢,基本等同於三克。這裡面去掉瓜蔞和薤白,就是源於《婦人良方》的導痰湯。這導痰湯,堪稱中醫方劑世界裡非常著名的燥濕化痰的方劑。

簡單說說其中方義吧。

這裡面,半夏可以燥濕化痰,膽南星,可以清熱化痰。二者都除痰的高手。而且,半夏辛溫性燥,而膽南星涼而苦。兩者一寒一熱,相得益彰。接下來,看橘紅和茯苓。橘紅能行氣,氣行則痰濕自消。茯苓能利水。利水則痰濕自去。甘草配上生薑,可以健脾溫中。脾胃強健,運化有常,則痰濕不存。最後,再用枳實來破氣消積,化痰散痞。這就是此方的簡要的精義了。總地來說,這導痰湯在祛痰的同時,有較強的行氣之功。這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自然是極好的事情。

然後,我們再看薤白和瓜蔞兩味葯。看官須知,這兩味葯的搭配,是非常經典、有來歷的。在《金匱要略》裡面,有一張傳統名方,叫做瓜蔞薤白白酒湯,用的就是瓜蔞、薤白和酒。它能治什麼呢?治療胸痹。主要表現就是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你看看,這和冠心病如出一轍。它的主要功效,就是通陽散結,行氣祛痰。其中的瓜蔞,理氣寬胸、滌痰散結。薤白為臣,通陽散結,行氣止痛。兩者配合,既能祛痰濁,又能行氣止痛。

看官,這就是我們給心臟「洗澡」的辦法了。您看懂了嗎?

實際上,本訂閱號介紹的這些方劑,基本上都是書本上的經典。因為經典,所以值得傳播,值得我們作為中醫科普類訂閱號,用詳盡的文說展示給看官。但是,它們於臨床實踐,尚有一點差距。因為具體應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化裁。因人而異、辨證施治、一人一方,才是中醫治病的特點。所以,上述方劑,看官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切莫望文生義,自行應用。我們此篇文說的目的,只在於帶您了解其中的病因病機,並且對中醫的治療方法有初步的體驗和感受,藉以達到弘揚中醫文化精髓的目的。

這正是:痰濁入心,不死也暈。國醫國術,巧撥千斤。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丁俊暉5-6惜敗對手,中國球手集體無緣公開賽八強!球迷真是傷透了自己的小心臟!
你不知道嗎,有些「丑」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