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也曾流著奶和蜜
最新
06-10
撒哈拉也曾流著奶和蜜
在英語里,當人們談到某個地方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足,就用「流著奶和蜜」來形容。這個詞用來形容當今的歐美等發達國家,誠然是不錯的。用來形容我國沿海的某些省份,也還湊合。但誰會把它跟漫天風沙的撒哈拉聯繫起來呢?
的確,撒哈拉是目前地球上生存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但令你想不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那裡也曾是個流著奶和蜜的寶地呢。
許多年前,考古學家就在撒哈拉地區發現一些岩石,岩面上刻著牧人放牧牛羊的圖案。儘管這些圖案看起來很古老,但他們一直無法考證其形成年代。
最近,一群英國考古學家又在利比亞所屬的撒哈拉地區挖掘出大量陶器碎片,上面還留有乳酪的殘跡。據考證,這些陶器形成於距今7200~5800年前。很多證據表明,在那個時期,撒哈拉地區的環境比現在要好得多。那時有草地、湖泊,棲居著牛、羊、斑馬和鱷魚等許多動物。有植物,當然就有蜜蜂。有蜜蜂,自然就有「蜜」了
而乳酪的殘跡又表明,對於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史前人類來說,牛奶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瞧,「奶」也有了吧。
有奶有蜜,豈不就是「流著奶和蜜」的地方?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