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朝享國之謎:為何周朝享國800年,而秦之後的王朝基本難過300年

王朝享國之謎:為何周朝享國800年,而秦之後的王朝基本難過300年

原標題:王朝享國之謎:為何周朝享國800年,而秦之後的王朝基本難過300年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周朝可以存在800年,而唐朝和清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反而只能存在不到300年。這是文怎麼回事呢?


首先要明白一個史實錯誤:

我們知道周朝從前1046年到前256年,一共790年,哪裡存活了800年?而且周朝真正算作一個王朝的時間是西周,即前1046年到前771年,共275年。從前770年開始的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根本就不能算作一個王朝,只能算作一個動蕩時期。所以周朝的國祚也沒有超過300年。如果西周和東周都算周朝的話,那麼西漢和東漢加起來長達406年,北宋加南宋長達319年,也都超過了300年。


但是我們傳統意義上還是將東周算到周朝里,並將周朝和長達554年的商朝以及長達470年的夏朝並稱為先秦時代。


中華文明的分水嶺,是前221年秦朝的建立。


秦始皇


秦朝結束了長達500多年的動蕩時期,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秦始皇作為始皇帝,做了很多影響深遠的事情,比如確立皇權專制制度和大一統制度。「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為後世確立了典範。


秦朝的建立標誌著封建社會的正式確立,這一制度直到清朝滅亡才宣告結束。


所以,先秦時期的周朝和秦朝之後的唐朝、清朝,不是一個性質。


唐朝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都不能超過300年,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靜Yes」在先前的文章有所涉及,概括起來,造成王朝難壽300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土地兼并的周期性輪轉


皇帝是全國最大的地主,而皇帝手下的文臣武將則基本是全國最高層的地主集團。


一般而言,新的王朝建立前,都要經過全國性的動亂。動亂中舊王朝被推翻,舊的地主集團也會因此灰飛煙滅,等到新王朝建立,新的地主集團開始重新分配天下土地。


一般而言,在新王朝建立初期,統治者都會相對節儉,一方面是由於戰亂生產水平低,另一方面統治者也在通過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儘快恢復生產力。

等到王朝發展到一定程度,生活條件好了,地主收的租也多了,慾望開始膨脹了,於是土地兼并就開始了。


土地兼并是一個緩慢地過程,最后土地全部集中到高層地主集團手中,農民失去土地,走投無路最後只能揭竿而起鋌而走險,於是王朝再次陷入動蕩中最後覆滅,新的王朝再次孕育。


從秦朝開始,長城之內的土地數量是相對固定的,也就意味著土地兼并的周期也相對固定,這個周期不會長於300年,因此秦以後的王朝不會超過300年。


2、氣候的周期性變化


我們知道太陽黑子以11年為一個周期,而對應到地球,大概在200多年出現一個氣候變化期,即「小冰期」。


小冰期對游牧民族的影響要遠遠大於農耕名族,在氣候惡劣的情況下,牛羊牲畜會大量凍死,衣食無著的游牧民族只能不斷南下入侵中原以期獲得補給。


縱觀幾千年來的氣候變化,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宋以及明清,每隔200多年,就產生一個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略的高峰期,如果遇到中原王朝處於分離或者孱弱時期,比如西晉或者兩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就會入主中原,建立封建制度的王朝,和南部的中原王朝形成對峙。或者消滅南部的中原王朝統一全國,比如元朝、清朝。


這樣的情況下,王朝更迭的周期被限定在300年之內。



相比之下,周朝就沒有以上的困擾,因為周朝的社會制度是奴隸制向封建社會的過渡,而在東周時期,中原大地處於大分裂狀態,根本就不能以一個統一的政權來分析。這時的東周能否存在超過300年,不是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周邊強國什麼時候將其吞噬。而在東周那個禮樂崩壞的時代,更多時候,各個諸侯國還是喜歡用周天子作為自己對外征戰的遮羞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博聞 的精彩文章:

此人與霍元甲齊名,曾一掌打死美國拳王,黑虎掏心弄死日本武士
民國年間發現秦陵活人俑,嚇得盜墓賊失魂落魄拔腿就逃

TAG:歷史博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