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注引《吳歷》,時間是在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主人公是孫策。原文如下: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讎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策曰:「一與君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於君,策無復回顧之憂。」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孫策在江都期間,張紘因母親病逝也留在江都。孫策多次前去拜訪張紘,向他請教天下局勢……張紘見孫策的豪言壯語都發自內心,言辭慷慨激昂,不禁被這個年僅十八歲的年輕人所打動,便向孫策表示:「從前周朝國運衰落,齊國和晉國奮發圖強,使得周朝重現昔日的輝煌。王室穩固後,各路諸侯各盡其職,天下也因此太平。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如今將軍您繼承了令尊的事業,又素有彪悍、驍勇的名望,如果投奔丹陽,在吳郡和會稽一帶招兵買馬,壯大力量,那麼必將兼并荊州和揚州,實現報仇的願望。之後將軍再據守長江,殲滅奸賊,輔佐王室,功勞等同於當年的齊桓公和晉文公。這就不僅僅是成為朝廷外藩那樣簡單的事情。當今天下大亂,如果您大功告成,我一定與朋友一起渡江南下。」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孫策非常高興,對張紘說道:「我與您的見解完全相同,我們的友誼牢不可破。今天我就動身離去,我的母親和弟弟們都交給您,我孫策就不會再有後顧之憂了。」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孫策口中的「同符合契」,意為完全相同。這也是由孫策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孫策年紀輕輕,為何要將家人託付給別人,該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孫策在江都拜訪張紘之時,正值孫策的父親被荊州牧劉表所殺後不久,孫策一心想要為父親復仇,於是拜訪已剛剛年滿四十的淮泗名士張紘,像張紘提出了自己打算佔據吳郡、會稽的打算。對於孫策這位十八歲的年輕人,張紘非常欣賞,不僅贊同孫策的戰略構想,同時也含蓄地提出一旦孫策起事,自己將全力協助。對此,孫策非常高興,便將自己的一家老小都託付給張紘照料,自己則孤身一人前往壽春,並從此開始了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楊宗保是不是楊家將中的一員, 有個說法令人匪夷所思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