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湛江人眼裡的湛江味

湛江人眼裡的湛江味

對於廣東最南邊的城市——湛江,大家好像都不了解,大多隻知道那兒的湛江雞很不錯。實際上,湛江的飲食文化挺特別的。臨海,因此有著數不清的海鮮,再加上優良的土壤及氣候,這裡的水果也是吃都吃不完。

湛江還是個安逸悠閑的城市,沒什麼煩心事,大伙兒對吃喝也就格外上心。然而有些食物,湛江人喜歡它們到不行,外地朋友看到它們卻嚇到不行,例如:沙蟲、狗肉、雞屎藤.....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半島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呼應。湛江由一個半島和30多個海島組成,北接內地,三面臨海,其海岸線曲折且長,幾乎佔據廣東省海岸線的46%,是全國最長海岸線的地市。因此湛江的海洋資源豐盛,在這裡生活就是:捕魚撈海鮮,吃魚吃海鮮。

雷州半島在第三紀至第四紀全新世早期,發生過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當火山歸於平靜以後,火山灰也逐漸變成肥沃的土壤。再加上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得湛江成為熱帶水果的天堂,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就是菠蘿蜜。

想了解湛江,無論看多少旅遊攻略,我覺得都不如讓湛江人講一講,他們眼裡的湛江味。

1

湛江人眼裡的湛江味

對於我而言,家鄉湛江有一股走多遠都忘記不了的味道:白切雞的純、雜魚湯的鮮、燒豬肉的香、木薯粉的爽……

簡單的一口生菜包粉仔,就能勾起滿滿的回憶和幸福的味蕾:左手拿著一片生菜,右手夾上一箸粉仔,然後是煎腩肉、炸腰果、青瓜粒、玉米仁,遇上家裡大聚餐的時候,還有豬肚、大蝦,每樣一點地包上,雙手握著送進口裡,隨著生菜咔嚓咔嚓的清脆響聲,一陣慢慢的滿足感湧上心頭。這就是兒時的味道,這就是爸爸的味道。無論什麼時候,那種情景也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

好朋友蔥老師每次從省城回來,第一句幾乎總是「好久沒喝過魚仔湯了!」肉嫩湯鮮,就地取材,價格低廉。無論是金碧輝煌的五星酒店,還是星斗市民自家廚房,都可製作。

我做的魚仔湯,喜歡用雜魚,瘦肉切片,再加上蔥段;而我愛人做的魚仔湯,喜歡用鯛魚或者甘草魚等稍大一些的鮮魚,加上半隻雞,等湯滾開之後,放上一些芫荽,一份亦湯亦菜的魚煲雞就此而成。盛上滿滿的一碗,趁著熱乎勁喝下去,「啊」的一聲,這就是湛江魚仔湯的味道。

沙蟲湯

沙蟲生活在東南沿海的泥潭上,是湛江的特產,到這兒千萬別錯過。在福建閩南等地會將沙蟲熬煮冷凍後,製成土筍凍。而湛江地區的人們對沙蟲的料理方式更多樣,沙蟲粥、蒜蓉粉絲蒸沙蟲,還有炸沙蟲,造型有點像薯條。

傳統的湛江味道,不打講究繁雜的刀工和火候的把控,好的食材關鍵要吃出天然的味道,這就是湛江人「滿口鮮,食遍天」的任性。或蒸、或煮、或焗,不做作、不花俏,為的就是保持食材最自然的味道:白灼海蝦、清蒸石斑、沙蟲湯、油焗蟹、湛江白切雞。不單海鮮如此,就連雞和鴨也是:直接用開水澆熟,切件上碟。而且有的人還喜歡「生雞熟鴨」,雞肉或雞骨頭留著些許血絲才算好吃。

除了正餐,湛江人的早餐也經常離不開豬雜湯和排骨飯,「吃就要吃最新鮮」的理念,可以說滲透到了湛江人的骨子裡了。

鴨仔飯

這道菜主要是白斬鴨配上鴨油飯。鴨選六斤左右的湛江農家鴨,然後慢火煮浸至八九成,最後配上正宗湛江花生油蘸醬油汁一起吃,鴨仔飯中的米飯也要用煮鴨的湯汁煮。

除了傳統、天然,湛江人還吃得很專、很精。不少食肆都是一樓一菜、一店一味,更有甚者,直接就把招牌菜當做招牌來用了,毫不造作,直接乾脆:大眾鴨仔飯、永香沙蟲湯、鴿香樓、魚頭大王、元泰芝麻糊等等,還有現在遍地開花的「濕辣牛肉」。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吳陽的沙螺草潭的蟹,硇洲的鮑魚官渡的蚝,下六的沙蟲,安鋪的雞,蘇村的番薯乾塘的藕,英利的燒豬客路的狗……

湛江的美食順口溜,各位吃貨大神可以說順手拈來,這與地域、環境、水質,甚至民俗習慣有關,真應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喝魚頭湯,非得到廉江河唇的鶴地水庫才是正宗,糖醋蟹,一定要去吳川王村港海邊的那家海鮮酒家方算地道!

食客圍觀在鐵鑊邊

爛鑊炒粉是湛江的傳統小吃,要專用大鐵鑊敲掉鑊耳並削小鑊沿而特製成的「爛鑊」炒作,使鑊底平坦、爐火均勻、火旺粉香而俗稱「爛鑊粉」

有人說,別的地方的就不好吃了嗎?也不一定,但別的地方就不一定吃的出那種味道:如果吃牛雜聽不到店主婆那極具湛江地道的粗口,如果梅菉爛鑊炒粉沒了那一口缺邊的爛鑊,如果喝豆漿油條不圍坐在那口水井旁邊,那你總會覺得缺少了些什麼。

除了正兒八經的菜式,古靈精怪的湛江小吃也是大家不可或缺的印記:甜入心扉的燒豆腐、又嫩又辣的燒牛肉、汁多味美的燒排骨、黑白雙煞的鴛鴦糊,還有芥末味的章魚小丸子、咖喱味的腸粉,以及寓意初戀感覺的牛肉飯。

你若在湛江待上一段時間,上面所說的那些就絕非一樣食品那麼簡單,而成了某家特定店面的必點小吃了。

2

到湛江,去哪兒吃?

1 | 湛江白切雞

來到湛江,怎能錯過湛江的白切雞。這兒的白切雞選用吃穀米和草長大的湛江走地雞,湛江雞的特點是都很大隻。先汆燙,接著「過冷河」,以浸泡雞身的方式將雞泡熟。最後將雞晾乾表皮,在雞皮上塗上熟花生油。在湛江除了白切雞、還有白切鴨、白切狗等。

推薦餐廳:綠果園漁庄

地址:赤坎區調順路(調順加油站對面)

2 | 湛江牛雜

湛江牛雜的一個特點就是「雜」。 只要是牛身體中部位,幾乎都有。牛肚、牛筋、牛腩、牛舌等,甚至還有牛鞭、牛睾丸、牛乳房,真的是應有盡有。

推薦餐廳:明哥牛雜

地址:湛江市霞山區海燕路

3 | 湛江打雞瓮


打雞瓮,是湛江本地一種頗具特色的食雞方式。把臘腸、沙姜、蔥姜蒜等各種食材佐料都塞進雞的肚子里,表面均勻抹上調味料,接著將雞用錫紙完全的包裹起來,扔進烘熱土窯里,不用明火,藉助泥塊的熱量慢慢等雞肉燜熟。被這泥熱捂熟的雞,就叫「瓮雞」。

推薦餐廳:鄉趣情緣農家樂

地址:湛江325國道官渡收費站南500米

/ 你或許喜歡 /

廣州系列

城市系列

可獲取完整版《美食度假指南》

/加入我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湛江往事書吧

文字 | 海明君

攝影 | 周騰達

排版 | 馮文捷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橄欖畫報 的精彩文章:

住完富國島翡翠灣JW萬豪,真的不想走!
在藝術畫廊里吃飯是個什麼體驗?

TAG:橄欖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