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稅戰火瀰漫G7峰會 特朗普不懼圍攻一走了之

關稅戰火瀰漫G7峰會 特朗普不懼圍攻一走了之

這是G7歷史上首次在公報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他反對的公報中的任何內容。他四處點燃貿易戰之火讓全世界籠罩在憤怒和恐慌中。

《財經》記者 黃承婧/文    郝洲/編輯

6月8日-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奔赴加拿大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這是上周美國開徵關稅後,G7其他各國領導人首度有機會與特朗普當面交涉。

由於立場存在嚴重分歧,特朗普沒有等到其他國家發布聯合聲明。9日一早,特朗普提前離開加拿大,奔赴新加坡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歷史性的會晤。他表示,美國不會支持七國集團峰會的聯合公報,還諷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言辭是「虛假陳述」。

特朗普這樣不給東道主留情面是因為特朗普離開後,特魯多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與特朗普先生的會面中,他警告說加拿大不會 「逆來順受」,表示將繼續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應對美國對鋼鋁產品的徵稅。

這是G7歷史上首次在公報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他反對的公報中的任何內容。他四處點燃貿易戰之火讓全世界籠罩在憤怒和恐慌中。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在8日的G7峰會上,其他國家領導人向特朗普展示了「事實與數據」希望動搖他的想法,但特朗普用自己不同的數據來反擊。

在與特朗普會晤的前一天,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猛烈抨擊特朗普對其鋼鐵和鋁業徵收關稅。他們稱這是對其國家的非法經濟襲擊。馬克龍指責美國的「孤立主義」與「霸權」:朋友和盟友之間,為了給貿易制裁找借口而搬出國家安全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適的;他還呼籲G7其他6國做好「G6+1」的準備。

「可能,美國總統並不在乎被孤立。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不介意簽署6個國家的協議。」馬克龍在推特上寫道。

不到三小時後,特朗普回應:「請告訴特魯多總理和馬克龍總統,他們向美國徵收巨額關稅,還建造非貨幣壁壘,歐盟對美國的貿易差是1510億美元,加拿大向我們收取高達300%的乳製品關稅——傷害了我們的農民,扼殺了我們的農業。」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態度一直曖昧的日本也加強了對特朗普政府的批評語調。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批評稱,美國的進口限制「是違反WTO規則的行為」。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和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倫(Cecilia Malmstrom)上周在巴黎共同發表了一份批評美國的聲明,指出美國對進口汽車的調查將會影響全球貿易,會造成嚴重的全球市場動蕩,並可能導致多邊貿易的消亡。表示日本和歐盟將在這個問題上聯手,並呼籲其他國家合作。

貿易摩擦正在蔓延

在本次G7峰會召開前夕,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6月1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與歐盟加征鋼鋁產品關稅,至此,G7成員國全部成為特朗普政府貿易戰的對象,G7陷入「6對1」的分裂狀態。有人戲稱特朗普是「在赴宴前跟親戚們干架」。此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已經惹惱了德、法兩國。

G7間的貿易大戰已經一觸即發。根據歐盟此前測算,以2017年為基線計算,受到美方措施影響的鋼材總值為53億歐元,鋁產品總值為11億歐元。歐盟專員團(EU College of Commissioners)6月6日批准的報復性關稅方案的規模達64億歐元(約為75.4億美元),這個數字剛好抵消了美國鋼鋁稅造成的代價。其中第一階段自6月20日起,對28.3億歐元(約33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對等關稅。並且,報復清單上的102種產品精心挑選出來的,為的是集中打擊知名共和黨人出身的那些州。比如哈雷摩托車來自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所在的威斯康辛州,波本威士忌產自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代表的肯塔基州。

加拿大此前已經宣布自7月1日起對價值166億加元(129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墨西哥也宣布對鋼鐵、豬肉和波本酒等進口自美國,價值28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

根據WTO5月22日公布的文件顯示,日本警告稱,可能會對美國加征鋼鋁關稅的做法採取報復措施,日本為此負擔的關稅水平為4.4億美元,日本「權對美國出口產品加征同樣的關稅成本,但沒有指針對美國哪種產品實施報復。外界分析,日本的態度之所以變強硬,是因為特朗普正試圖跨越汽車這一日方無法讓步的紅線,日本無法對此熟視無睹。

汽車關稅才是重頭戲

5月23日,美國政府稱正在考慮以國家安全理由向進口車徵收25%關稅,美國前5大汽車進口國或地區分別是墨西哥、加拿大、歐盟、日本和韓國。

鋼鋁關稅目前對整個歐洲國家和日本的影響有限,G7國家中受損最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是美國鋼鐵和鋁產品的第一大進口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訴《財經》記者。

但汽車關稅的意義不一樣。對於歐洲而言,鋼鋁關稅本身是個信號,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揚言要在汽車上徵稅。特朗普的意思是「下一步要做什麼我不是說說而已。」如果對汽車徵稅,德國(等)顯然就坐不住了,刁大明說。

由於歐盟美國的汽出口總額達到370億歐元(約合436億美元),是鋼鋁出口的五倍,關稅可能重歐盟經濟

特朗普一方面要為美國獲取實際利益,同時也要向相關國家施壓獲取政策議程,希望歐洲國家在伊核協議、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上有所妥協,刁大明分析。

面對特朗普的漫天要價,從而逼迫對方尋求談判的一致戰術,美國的盟友國家是否還願意維護與美國的陣營?畢竟,一個正常運轉的七國集團代表著西方陣營的統一戰線。

渥太華大學國際事務教授、曾擔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首位外交政策顧問的帕里斯(Roland Paris)對此不太樂觀,「保持G7自身的完整性,是這次峰會的主要挑戰」。

但刁大明有不同看法,G7本身就是在安全、經濟、全球治理、區域意義上的聯動,沒有美國參與的G7在全球影響力以及其本身存在的意義上會大減,所以美國不可能有脫軌可能性。現在恐怕還是一個要價的過程,試探歐洲國家能不能接受,目前來看達成妥協難度較大,因為歐洲反彈比較明顯。但是如果這一次特朗普的施壓沒有換取盟友的妥協,那就下次再說,「反正特朗普也不著急,著急的是盟友國家」。

過去七國集團內部也曾出現分歧,特朗普並非第一個讓G7成員國不安的美國總統。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小布希政府對外單邊主義行為就激化了美歐矛盾,歐洲對於布希政府推行「先發制人」戰略有很大的意見。即使如此,小布希從未削弱G7或者北約的信條。當時的歐洲並不認為小布希政府處於一個沒有原則的狀態,而特朗普在價值觀、原則上相對沒譜,完全不同於以往政府。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創始負責人Fred Bergsten稱:如果美國失去了些國家的支持,全球領導格局將生改

中國展開攻勢

不少分析認為,G7各國本應在開放市場和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上攜手合作。但是如果日美歐的裂痕加深,中國受到的壓力將減弱,這對中國有利。G7各國的官員警告說,愈演愈烈的貿易糾紛將分散人們對全球鋼鐵供應過剩的注意力,而鋼鐵供應過剩比關稅問題要嚴重得多。與會各國原本打算在本周G7峰會上處理這個問題。

了解上周財長會議磋商情況的知情人士說,在本周G7峰會前,各方做了大量工作,為探討鋼鐵供應過剩做準備,可現在,與美國的緊張關係讓這些討論難以推進。在去年11月份柏林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年度會議上,各國就鋼鐵供應過剩問題的解決達成一致,這些應對過剩產能的舉措原準備打算在今明兩年實施。

中國的確在密切關注歐盟和加拿大的反應,並且很可能會按照他們的戰略來制衡特朗普。曾任中國美國商會主席、現在是博欽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的合伙人吉莫曼(James Zimmerman)告訴《財經》記者,中國加上「G6」的槓桿,可以迫使美國重新考慮其戰略。

中國開始向歐洲展開魅力攻勢,承諾給予歐洲公司更大程度的市場准入。此舉與特朗普在世界各地刺激貿易爭端升級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駐歐盟使團大使張明一直遊走於歐盟機構之間,「有歐盟朋友對我說,現行多邊貿易體系是有效的,但不夠公平,」張明4月23日在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會議上說。「如果歐方對改革有什麼考慮,我們願意傾聽。」

本月初,當美國宣布對來自歐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鋼鋁加征關稅之際,中國外長王毅正在歐洲訪問。在布魯塞爾發表講話時,王毅承認中國與歐盟「或許仍存在一些分歧,」但是他也談到了擴大共同利益的問題。「歐中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僅符合歐中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王毅說。

中國最近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非歐洲貿易夥伴。總體上,美國仍是歐盟最大貿易夥伴,佔去年歐盟對外商品貿易的近17%。但中國沒有落後太多,佔到了15%。此前,中國表示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中美和全世界都有益處。

中日兩國關係也在近期迅速解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月在東京舉行中日首腦會談。雙方亮出了以經濟為主軸的一系列事務級共識成果。

中國與日歐的合作空間到底有多大很難確定。中日、中歐之間確實因為特朗普上台以來的一些單邊做法而開始尋求更多的合作空間,但一些持續存在的爭端不可能立即停止——特朗普給歐洲、日本帶來的離心力不足以讓他們徹底拋棄以前同中國存在的貿易爭端,刁大明分析,中美政治關係確實有很多外溢性,但經貿議題還是要雙方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是借力第三方因素。

中美經貿摩擦走向仍要看美國怎麼做,比如6月15日可能生效的對華關稅。如果美國跟歐盟等國的摩擦還在持續,很可能相關國家會一起捍衛國際貿易秩序,刁大明稱。

吉莫曼也認為特朗普不會走得太遠,「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就是只紙老虎,他沒有胃口來消化貿易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金焱看美國/當美國選擇與中國對立:貿易戰、反歧視、提款機
網遊抄襲經濟賬:盈利遠高於判賠金額,侵權成行業常態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