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帝王相之三,呂公為何一眼就認定,劉邦日後能成大業

劉邦帝王相之三,呂公為何一眼就認定,劉邦日後能成大業

原標題:劉邦帝王相之三,呂公為何一眼就認定,劉邦日後能成大業


話說劉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期間,呂公一家為躲避仇家,從山東單縣不遠千里全家搬遷至此。呂公與沛縣縣令是至交,故而縣令設宴為呂公一家接風洗塵。縣裡大大小小的官員、豪紳聽說後,也紛紛前來祝賀。因來給縣令溜須的人眾多,堂上自然裝不下了,主持宴席的蕭何便做出臨時規定,來客禮金不足1000者 ,堂下用餐。如此熱鬧如何能少了劉邦?可劉邦也沒帶錢,還要到堂上就座,於是便在賀帖上寫上:賀金一萬錢!!!並交待看門人,此帖一定要奉與那呂公看。


眾人只道此舉無疑會被當作一狂徒被人趕出來,沒想到,呂公看了賀帖,大驚與色,誠惶誠恐迎接劉邦到門外,並奉為上賓。蕭何一旁提醒呂公,此為狂徒,根本沒有賀金,呂公卻裝作沒有聽見,手執劉邦不肯放開,如若至友。蕭何只好作搖頭無奈狀。更讓眾人沒想到的是,宴後呂公對劉邦說:「臣有息女,願為季萁帚妾。」居然想把自己的女兒獻給劉邦為妾。要知道,之前縣令代子向呂公求親卻被他婉言謝絕了啊!見眾人皆瞠目結舌,呂公解釋說他自己會相面,觀劉邦面相,日後必會成就大業,實為大貴之人。



呂公的女兒便是小劉邦15歲的呂雉。劉邦當時其實並無正室,有這好事自然答應了。那麼這位呂公真會相面,而且還相的那麼准嗎?其實根本不是,呂公之所以這麼說也只是掩人耳目,更是對求過婚的縣令有個交待。後來雖然應驗准了,也只是歷史的一種巧合罷了,假如說劉邦一事無成,您也就不會看到會相面這段歷史了。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那張賀帖上,有特殊標記。原來劉邦年輕時曾做遊俠,是追隨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的粉絲,魏國滅亡後又轉投信陵君的門客張耳門下。後張耳反秦又被秦通緝逃亡,劉邦也只好回到家鄉,臨時做了一個亭長,以待時機。


所以,劉邦是有組織的人,一個反秦的秘密組織,至今史上未有記載這個組織名稱。假如這個組織也叫「白蓮教」,那麼這個賀帖上便標記著一朵白蓮花。別人不知,同在這個組織的呂公卻一眼認得,所以大驚,其實是大喜。所謂躲避仇家也可能是因為政治逃亡,試想逃亡期間能碰到同一組織的人是何等開心啊!以前他們也肯定是互相慕名已久的,只是沒見過面。至於嫁女給劉邦,就算當妾也心甘情願,也只是為了便於聯絡方便。不然經常聯絡未免招人懷疑,成了親家誰還會懷疑呢?會相面只是信口胡謅而已,沒想到還真讓他謅准了。



事實證明劉邦和呂公強強聯手,他們的組織後來在沛縣越來越壯大,連蕭何等縣吏也加入了,只是那縣令死活不肯加入,最後居然被他們殺死,可見這個組織還是很利害的。漢朝建立後,劉邦封張耳為趙王,王都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而且後來還把呂雉生的獨生女兒魯元公主,下嫁給張耳的兒子張敖,由此也可見他們曾為同一組織的一斑。劉邦死後,呂雉當權時,為了不使大權旁落,不惜倫理至親,居然讓張敖的女兒張嫣(親外甥女),嫁給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劉盈(親舅舅)當皇后。所以劉家,呂家,張家的關係確實非同一般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古論今 的精彩文章:

剛當上皇帝不到五年,便走下龍椅拿起钁頭,拖家帶口開荒種地了
酒字肚裡一柄劍,色字頭上一把刀!為何古人常有富貴者死於酒色

TAG:盤古論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