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草根」投資派:萬里征途往返中德的「科技飛人」

「草根」投資派:萬里征途往返中德的「科技飛人」

導讀:德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儘管與去年相比,榜首的位置由英國奪得,但毫無疑問,中國企業投資項目數量仍位居前列。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作者 |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靜

「這裡有優秀的人才,且綜合人才成本要比國內同等學歷、經驗的人才便宜很多;這裡有適宜研發的環境,先進的技術配套公司,且圍繞在奧迪、寶馬的生產基地,我可以清楚地獲知他們的需求,為研發創造了條件和技術支持;最關鍵的是,這裡提供的銀行資金支持和各種配套服務對我們的這些中小企業來講太重要了。」ZD Automotive GmbH總裁周強感嘆道。

周強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標準的德國中小型企業,每兩個月,他都要從德國飛去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

周強的企業從幾年前開始為汽車客戶提供一些測試、開發及項目管理等簡單研發類服務,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全球擁有近300名員工,德國英戈斯塔特、北京、上海等地設有辦公機構。

穿梭於中德兩國間,像周強這樣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並非個例。

5月16日,薩克森-安哈特州,面積1200多平方米的工廠車間內,幾名工人在各種機器間往返穿梭,每一個產品中的細節都被他們記錄在案。

這是一家製作和加工輕量化超強鋼結構產品,可以實現特種及複雜建築項目的中小型企業。初創時,公司僅有員工20人。2014年這家企業與中國昆明一家鋼結構生產加工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其中德方占股30%;中方占股60%;另一家財務諮詢公司占股10%。德方在這裡面主要負責整體方案的設計和對中國員工的技術培訓,中方負責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如今這家企業搭著「一帶一路」的風潮,實現了鐵海聯運,拿下了包括巴基斯坦迄今為止最大的水泥廠、德國夢幻之地等一系列項目。

在巴基斯坦項目中,德方主要提供原始設計,中方進行最終設計和產品製造。產品裝進集裝箱從昆明經貨運班列運抵廣州黃埔新港,再通過海運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全程14250公里。「這條鐵海聯運路線與『一帶一路』高度契合,是昆明通往南亞的一條新線路,比起傳統汽車運輸線路節省了大概10天左右的時間。大大節約了運輸費用。」公司總經理Matthais Gabber說。

Matthais Gabber告訴經濟觀察報,與中國合作是考慮到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同德國的相當,但價格優惠很多。在他看來,鋼結構建築市場在歐洲趨向飽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他們這樣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他期待和中國夥伴合作,共同把第三方市場的蛋糕做大。

把德方技術與中國資源、人力成本等優勢相結合,這些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正在以一種更加開放、高速的方式迅猛發展。

為什麼是德國?

在所有優勢中,德國的人才、技術、創新力和研發環境無疑是吸引大批中國企業赴德投資的重要原因。

而事實也是如此。德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目前從業人數超過4千萬。這裡是歐洲最大的人才供應市場,80%以上的勞動人口接受過職業培訓或擁有大學學歷。德國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擁有8800個職業學校和近140萬的培訓者。

根據Eruostatde統計,德國學生在自然科學,如數學,信息學及工程科學的比例,達到36%,為整個歐盟國家最高。世界經合組織的統計中,德國在自然和工程科學的博士所佔比例也是最高的。

宓辰羲,此前是瀋陽農業大學水利學院的一名教師,去年,他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建設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項目」來到德國亥姆霍茲環境中心進行為期14個月的交流訪問,課題主要方向是利用多種數據研究不同地區氣候變暖對湖泊的影響。

宓辰羲形容這裡是學者的天堂。他坦陳,之所以會萬里迢迢從中國來德國交流,除了這裡有強大的科研機構,掌握著最新的技術,還因為這裡的監測手段、監測設備確實比國內強很多。

他以自己的研究方向為例,德國一年基本能為他的研究提供4萬多個數據樣本,而這一數據由於監測設備的精確度、準確度原因,是國內難以企及的。「所以說,我們在監測技術、監測設備、監測手段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向德國學習借鑒的地方。」宓辰羲說。「歐洲這裡有大量優質的研究機構,彼此間會有很多機會學習交流。比如去西班牙、英國,這點無論從距離還是提供的機會而言都要比國內容易很多。」宓辰曦補充道。

一流的教育制度培養出多元化的人才,學習氛圍、研究環境、專註於某一領域的精神為德國提供了大量人才儲備。這種人才的「蓄水池效應」,又吸引著大量初創型企業選擇來這裡創業。

太庫全球CEO黃海燕感慨道,太幸運了,我越發覺得當初選擇這裡是正確的。

黃海燕創建的孵化中心坐落在柏林,這裡是歐洲著名的創業中心,創新氛圍濃厚,一批圍繞著人工智慧、健康、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初創公司在這裡聚攏。

在談到選擇德國的原因,她說:「選擇這裡,是我對德國有信心,吸引我的是它的產業,這裡創新氛圍濃厚,與我們專註的領域也很契合。」

在她看來,每個地區的發展過程中,都需要建立專業的產業,基於主導產業建立一個創新的生態系統,比如大學、研究所、中小企業、資金和人才。在這樣的地區的創業環境才會優秀。而柏林,或者說整個德國,創新資源豐富,當地的大學、研究所和政府機構都會很好溝通,也會有一批為這些初創企業服務設立的孵化系統,幫助它們去整合資源,溝通服務。

對於近年來德國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黃海燕認為是因為這裡良好的創業環境。「除了企業活躍,創意人才豐富之外,德國政府也願意支持企業創業,並為此計划進一步擴大德國初創企業的融資。」

德國政府將與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共同成立一個科技增長基金(Tech Growth Fund)。該基金將幫助創新型企業更快地成長。受資助的企業在成長階段可從該基金中獲得所謂的風險債務。初創企業首先從風險投資者中獲得風險投資,之後成長到一定規模,銀行也會對其感興趣。德國目前發展較弱的所謂「風險債務市場」是風險資本市場和銀行市場之間的紐帶。為此聯邦政府希望帶來新的資本。目標是幾年內調動到數十億歐元,為初創企業帶來融資資金,以便快速成長的創新公司能在其發展的任何階段擁有足夠多的資本。

2017年初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將計劃通過ERP基金投資項目(歐洲復興計劃)將風險資本基金和風險債務基金聯合融資。根據復興信貸銀行的調研顯示,去年從事創新性研發性的初創企業比前一年增長6%。尤為積極的是創新性企業將在未來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

加速加速!

在一份來自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發布的2017年外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報告中顯示,德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儘管與去年相比,榜首的位置由英國奪得,但毫無疑問,中國企業投資項目數量仍位居前列。

中國在德國投資項目數量為218個,投資項目的主要行業是商業服務與金融服務,達17%;電子與半導體行業15%;消費品食品14%。中國企業所投資的業務範圍最多為銷售與市場支持54%;製造與研發為15%;商業服務11%。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與半導體行業的比重比前一年上升了五個百分點,製造業和研發領域上升四個百分點。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專家Thomas Bozoyan表示,「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外國投資來源國。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與美國交替成為在德國項目投資數量最多的國家。德國巨大的市場,良好的研發環境和『德國製造』的品牌是吸引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要原因。中國企業在製造研發領域的增長也由此可見一斑。」

人才、技術、研發環境,構起大洋彼岸這一老牌歐洲強國的持續強盛。另一方面這些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在儲備了足夠技術能量後,或選擇將場景研發放置在中國,或與中方企業合作進軍更為龐大的中國市場。

周強見證了這種變化的發端。在他看來,中國有龐大的市場空間,任何基於場景化、數據化的研發在這裡都能得到快速運用。而德國在這方面與中國有很大差異。「以手機APP為例,在德國,還有很多人使用老牌諾基亞,他們對於手機更多停留在撥打電話上。他們不喜歡也不願意用這些軟體。而中國不一樣,這一波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手機支付、各種吃飯、打車軟體,在這些方面,中國始終走在前列。」他說。

為此,周強將基礎類的研發,如車內控制器及匯流排協議的研發放在了德國;將數字化場景類研發放在了中國北京;將自動駕駛的研發放在了中國上海。「這是基於不同市場特點,也是考慮到用人的高效性,做出的不一樣選擇。」周強說。

黃海燕認為,德國在基礎研究方面非常強大,本國的開發領域也非常厲害。德國的工業化很強,科技可以直接進入產品,因此它可以佔領很大的市場。但如果德國企業需要進入像中國這樣巨大的新興市場,它的開發需要轉換。

在談到政策、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經營理念等不同,會導致兩國間彼此投資的不順暢。黃海燕給出的建議是,「因為中國當地的政策規範,以及工業化基礎和其他條件與德國不太相同。所以需要一批投資服務機構去幫助它了解中國市場,熟悉相關政策法規。

(本內容系經濟觀察報獨家原創,經濟觀察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大學時被退學,靠軟陶娃娃發家,市值20億
姐弟經營粘玉米,玉米年產量達1200萬隻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