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軟數據中心沉海 理由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微軟數據中心沉海 理由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微軟公把一個數據中心沉入了大海,理由竟然是為了在賺錢的同時拯救地球。微軟稱,全球近半數人口生活在距離海洋不到150公里的地方。而且,海洋一定深度之下全都保持著低溫,機器放置在海底能夠節省冷卻費用。

美媒稱,為了在賺錢的同時拯救地球,微軟公司剛剛把它的一個數據中心沉入了大海。「內蒂克項目」目前正在英國奧克尼群島附近的北海海面以下約100英尺(約合30米)處運行,而且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6月6日報道,其邏輯是合理的:使數據中心離計算能力中心更近能夠使客戶受益,這樣可以減少用戶與伺服器之間的往返距離,從而使網上衝浪或網路遊戲變得更加順暢。微軟公司說,全球近半數人口生活在距離海洋不到150公里的地方。而且,由於海洋在一定深度之下全都保持著低溫,所以將機器放置在海底能夠節省在數據中心運營預算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冷卻費用。

報道稱,內蒂克項目的數據中心由864個伺服器組成,這些伺服器被裝在一個約40英尺長的容器內,而這個容器目前被放置在距離海岸線大約22公里處的水下。相比於微軟這樣的科技企業動輒佔地數十萬平方英尺的龐大伺服器,這只是冰山一角,不過這足以成為一次探索性試驗,證明能夠以商用規模在海面以下部署伺服器。

至於這個探索性項目,微軟公司說它將運行該數據中心12個月。首先,它將對伺服器進行一系列測試來檢查電力消耗、濕度水平、噪音以及溫度。然後,微軟公司會讓一些客戶使用這個數據中心。如果成功的話,微軟公司將繼續運行這些伺服器,並允許用戶使用它來進行自己的計算。目前,內蒂克項目位於蘇格蘭政府所擁有的海底,但數據中心被設計得能夠裝入標準的海運集裝箱,運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報道稱,奧克尼群島的能源恰好全部來自風能、太陽能和潮汐能,這意味著依靠一根海底電纜提供電力的微軟公司數據中心也不會增加導致氣候變化的越來越多的碳排放量。

如果這一理念能夠實現商用規模,那麼水下數據中心很可能將由當地任何可用的能源提供動力。但即便是由化石燃料提供動力,由於海面以下的冷卻需求降低,水下數據中心使用的能量很可能也少於陸地上的數據中心。

報道稱,微軟公司不打算公布內蒂克項目的成本,但該公司認為,一旦達到商用規模,這種設計其實要比通常陸基的數據中心便宜。微軟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說:「我們相信,這種數據中心可以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簡單的結構,所需的原材料、保養維護和電力也就更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開拓 的精彩文章:

wps和office到底區別在哪裡?哪個比較實用?
厲害!中國十三號衛星試飛成功,採用電推進技術,軍迷興奮不已-北京時間

TAG:科技開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