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道修行的自我快樂系列文章之一樂在其中

大道修行的自我快樂系列文章之一樂在其中

GIF

「修行」是一種實踐活動。道教所謂「修行」說到底就是「修道」,力圖通過倫理道德實踐和養生技術手段來調理身心,最終達到「與道合真」的理想境界。從這個角度講,道教修行也可稱為「大道修行」。

如何概括大道修行的過程、感受與境界呢?筆者經過多年探討,悟出了兩個字,這就是「快樂」。簡單講,大道修行是一種快樂。這不僅可以達到自我快樂,而且可以達到社會快樂、自然快樂。這方面的內容頗為豐富,本文擬從個體入手,談談大道修行的自我快樂。

一般來講,「快樂」這個詞既是描述形體接觸引起的感覺,也表徵著一種心理狀態。

所謂「快」,含有高興、愉快、舒暢、稱心、遂意、直爽等多種意義。許慎 《說文解字》 謂:「快,喜也,從心,夬聲。」表明「快」是喜悅心情的一種流露和表現。 《戰國策·秦策五》 稱:「文信侯去而不快。」高誘註:「快,樂。」這樣看來,漢語里所謂「快」即意味著一種歡樂,於是在後來「快」與「樂」相連,謂之「快樂」,用以形容好心情、好感覺等愉悅狀態。本文所謂「大道快樂」即是描述修行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這種愉悅。

翻開古代典籍,我們可以發現大量的神仙故事都表現了修道的快樂。例如 《列仙傳》 卷上的陸通,作者說他是楚國狂人接輿,一生「樂道」而「養性潛輝」。文中的「樂道」有兩層意思:一是表明陸通懷著快樂心情在修道;二是表明陸通修道具有快樂效果。不論從哪一個層面理解,都可以認定陸通是一個快樂的神仙。陸通修道為什麼可以快樂呢?這是因為他有一套快樂的修道養生技術。 《列仙傳》 卷上說陸通「好養生,食橐盧木實及蕪菁子」。其中的「好」意味著喜歡,也就是快樂。具體而言,這種快樂來源於他的服食養生方式,即食用「橐盧木實」以及「蕪菁子」。根據葛洪 《抱朴子內篇·仙藥》 的記載,橐盧,「一名托盧是也,或名仙人杖,或雲西王母杖,或名天門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枸杞也」。由此可知,「橐盧」實際上就是枸杞。這是一種茄科枸杞屬 (Lycium) 多分枝灌木植物,民間認為它渾身是寶。明代名醫李時珍 《本草綱目》 謂:「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

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現代醫藥學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並能抗動脈粥樣硬化等效果。此外,枸杞還可用園林作綠籬栽植、樹樁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至於「蕪菁子」,孫思邈 《千金要方》 謂之蔓菁子,系十字花科植物蕪菁的種子。在本草學上,蕪菁子入於肝、脾二經,或謂入手太陰、足厥陰經,具有明目、清熱、利濕的功效。就其性地、功效而論,橐盧及蕪菁子,都是有益健康的養生食品,難怪陸通長期食用,延年益壽。不僅如此,陸通還導引行氣,實施身心調理的養生術, 《列仙傳》 卷上謂之「納氣以和,存心以微。高步靈岳,長嘯峨嵋」。其中的「納氣」就是導引行氣,而「存心」即存思術,「長嘯」是一種發聲的特殊技藝。陸通不僅精通這些道門的養生技術,而且行之有效, 《列仙傳》 卷上說他活躍於峨眉山上,人們經常看到他的蹤跡,「曆數百年」而去。

《列仙傳》 在陸通故事末尾,還有一句畫龍點睛的評述,謂之「見諷尼父,諭以鳳衰」,說明陸通是與孔子同一個時代的人物。在古代中國,孔子的地位很高,他字仲尼,儒生們尊稱之為「尼父」, 《列仙傳》 中的「尼父」就是指孔子。陸通看見孔子為什麼「諷」呢?怎樣理解這個「諷」字呢?我們還是看看古代經典是怎樣描述的吧。 《論語·微子》 稱: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論語》 中的「接輿」就是 《列仙傳》 描述的陸通。 《論語》 這段話是講:楚國的狂人接輿從孔子車前走過。接輿唱起歌:「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為什麼這樣衰退呢?過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換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從政的人

多麼危險啊?」孔子聽了接輿的歌唱,連忙下車,想和他交談。接輿卻走開了,孔子無法和他交談。———這就是《列仙傳》 所謂「見諷尼父」的由來。

由於 《論語》 用了「狂」字形容接輿,許多人往往將接輿看作瘋子。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朱熹在 《四書章句集注》 中說接輿是「佯狂辟世」,也就是裝瘋賣傻,嘲諷世俗。其中的「辟」既可作「迴避」解,也可作「抨擊」看。一方面,接輿不滿世俗社會的墮落;另一方面,接輿又對世俗社會的黑暗政治予以抨擊,他裝瘋賣傻,不與統治者合作,這可以說是對當時社會的莫大諷刺,這一點已經有學者論及。不過,如果從修道立場看,則接輿的裝瘋賣傻還另有逸趣。他的「狂」是一種滿不在乎,這種滿不在乎的嬉笑諷歌是傲岸個性的表現,當具有快樂養生的效果。他「佯狂」,看起來瘋瘋癲癲,給外人造成嬉皮笑臉的喜劇效果,自己也樂在其中;他「辟世」,以鳳鳥為隱喻,抨擊了衰世的社會政治,可謂淋漓盡致,讓人無比痛快。於是,胸中的塊壘也隨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是何等的快樂!就此而言,接輿的快樂養生術也體現在日常生活起居上。

當然,並非所有神仙都以「佯狂」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史料顯示,有些神仙往往通過一技之長達到了修道快樂,例如琴高就是這種類型的神仙。 《列仙傳》 卷上記載,趙國人琴高,因為善於鼓琴,被聘為宋康王舍人。他「行涓彭之術,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辭入涿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齋,待於水旁設祠。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旦,有萬人觀之,留一月余,復入水去。」在敘述了琴高的生平事迹後, 《列仙傳》 以四言詩方式予以頌揚:「琴髙晏晏,司樂宋宮。離世孤逸,浮沈涿中。出躍頳鱗,入藻清沖。是任水解,其樂無窮。」 《列仙傳》 評點詩的最後一句充分地揭示了琴高修道的快樂,他不僅快樂,而且樂中生樂,美不勝收。

琴高為什麼樂呢?首先是因為他是一名樂師,鼓琴高手。作為樂器,古琴本來就有益健康,可以給人快樂。就歷史來看,中國傳統音樂起源甚早,開初當因治病而起。通過節奏和聲頻來矯正人體混亂的秩序,從而使病人恢復健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宮、商、角、徵、羽五音建運的原理,派生出音樂的愉悅效果,而恰恰是這種愉悅進一步推動了上古時期的音樂療法。隨著生活實踐的進步,各種樂器也發明了,琴是其中很受歡迎的樂器。因為琴作為彈撥樂器,以弦定音位,依照弦的長短粗細,形成的聲音,可以修正病人曾經混亂的節律,給人愉悅的感受。琴高作為一位鼓琴師,一直在音樂演奏中自我熏陶,當然是「其樂無窮」了。

然而,應該看到,琴高的「其樂無窮」還另有原因。 《列仙傳》 在介紹琴高生平時所講的「行涓彭之術」也很值得注意。所謂「涓彭之術」即服食丹藥之類妙術與講究房中養生術。其中的「涓」是「涓子」的簡稱。 《列仙傳》 卷上稱:「涓子者,齊人也。好餌術,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見於齊。著 《天人經》 四十八篇,後釣於荷澤,得鯉魚,腹中有符,隱於宕山,能致風雨。」又 《太平御覽》 卷 671 謂:「北海公涓子,名姓不顯,青童君弟子,蘇林之師也。少餌術黃精,授守一玄丹之道,在世三千八百年。」從這些描述來看,涓子是上古養生家,他是善於服食的,琴高的服食妙法當出於此。至於文中的「彭」即彭祖,作為一位幾乎家喻戶曉的長壽者,彭祖的養生法式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通過房中養生,調節陰陽,治療疾病,達到健康長壽目的。關於這方面,古代文獻記載頗多,從劉向 《列仙傳》、葛洪 《神仙傳》 到陶弘景 《養性延命錄》 等都談到彭祖的房中養生術,

認為此等方式是有益年命的。琴高把服食、房中術以及鼓琴相結合,達到了怡情、舒心的目的,提供快樂修道的可行路徑。

以上事例說明:上古神仙,修行有道,在於他們掌握了快樂養生的諸多技術,正因為他們得益於此等技術,所以能夠使自我身心快樂,延年益壽,被後人尊奉為神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禾道人 的精彩文章:

TAG:至禾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