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一百四拾四:姿態各異的百戲俑,秦代的演藝名星是什麼樣子?

長安萬年之一百四拾四:姿態各異的百戲俑,秦代的演藝名星是什麼樣子?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提起秦俑,最著名的當數兵馬俑,一方面是由於其發現最早,人們已經耳熟能詳;另一方面是由於其為政治主流,且氣勢恢宏。但對秦始皇來講,帝王人生,除了千秋大業,還必須有生活娛樂。而百戲俑,就是秦俑中為秦始皇生產快樂的團隊。用今天的話來講,屬於演藝界人士,這是考古發現的秦俑新類型。

所謂的百戲,就是今天的雜技等各種表演。在古代,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有百戲。王侯將相也好,普通百姓也罷,說到底都是人,除了物質需要,還有精神追求,秦始皇也不例外。秦始皇為其死後的精神文化生活作準備,即創造百戲俑時,客觀上將秦代社會的娛樂生活之一角展現在了今人面前,讓我們得以直觀地感受到當時演藝界的情形。

百戲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堆的東南方向,平面呈「凸」字形,坑內有東西向的過洞三條,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出土了殘缺不全的百戲俑11尊。所有陶俑身上只有一件衣物,即只穿著陶塑彩繪厚短裙。短裙上繪有各種紋飾,如菱格紋、星象紋、「S」紋等。陶俑的面部和肌膚均為淺粉紅色,類似人體膚色。

與兵馬俑一樣的製作工藝,百戲俑的腳下都有方形或長方形的腳踏板,以保持陶俑的平衡,但百戲俑的衣著打扮、相貌特徵以及表演姿態卻與兵馬俑完全不同,體現出演藝人的鮮明特點。現在已經修復了6尊百戲俑。您有機會去參觀時,一定要去看看這些秦代的演藝「名星」!這裡先用文字描述一番,以饗讀者。

一號俑,無頭,身材比例較勻稱。腿部肌肉發達,腰部瘦削,雙腿正立,左手扼住右手腕,雙臂交叉於腹前,推測其高度約1.75米。此俑左臂上部外側有豎排的戳劃文字「咸陽親」,它是作俑工匠的故里名和人名。

二號俑,保存較好,頭與軀體基本完整,只少了一隻左臂與左腿,體形相對瘦削。俑身高1.80米,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神情嚴肅專註,頭梳圓髻於腦後。其姿勢特殊:身姿直立,右腿彎曲,腳指向地面,右手臂朝上,手指上指,似乎在告訴人們他正在表演一種類似於轉盤之類的「絕活」。

三號俑,無頭,形體高大健壯。按俑的足部到肩部高度為1.71米來推算,其身高應不低於1.9米,且姿態威武,胸部和雙臂肌肉暴突,腹部大而微鼓,肚臍外露,裙帶繫於臍下,右臂向上高舉,左臂貼身左手大拇指插入腰帶內側,左腿前躬,右腿斜蹬,展現出一副彪悍猛士的雄姿和風采。

四號俑,無頭,雙腿殘缺,其造型手勢與五號俑接近。

五號俑,無頭,但體形是所有俑中最高大魁梧的。據推側俑身高有2米左右,雙腳正立於一方形陶踏板上,雙手置於腹前,手中握著捲成半筒形的方形前搭,雙臂剛勁有力,胸肌發達,腹部和臀部向外明顯突出,肚臍外露,短裙繫於臍下,雙腿顯得特別粗壯有力,裸露的雙腳肥大寬厚。其左臂與左肋處有一洞孔,內有筒瓦墊襯。專家推側,「左臂內側原應有直立的竿狀物插於其間」。其姿勢彷彿是在表演「頂竿」之類的雜技。

六號俑,無頭,又手臂殘缺,其姿勢衣著與四號俑相近。

在秦始皇的陵園中,已經發現很多類陶俑,預計還會發現更多類陶俑。這些形姿奇特的半裸百戲俑,可謂是獨具一格,體現了秦代周塑藝術大師對人體造型的塑造,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透過陶俑,我們得以直觀地感受到秦帝國的真實,可謂彌足珍貴!

在百戲俑坑的中部過洞內出土了一件青銅大鼎,高59.5厘米,重212公斤,是迄今為止所知最大的秦鼎。從出土位置和侗鼎的氣勢、風格、工藝看,該鼎應該是秦王朝的宗廟重器。這樣一來,百戲俑,似乎就不是單純的身懷絕技的娛樂名星了,更有可能是為了宗廟祭祀儀式的表演人員,這一切,還有待歷史學家的研究,讓我們拭目以待。

...........................................................

...........................................................

自然於道,自覺於法,自在於我

歡迎閱讀,敬請關注,讚賞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九十:遠交近攻,老謀深算的張儀立足長安,將「連橫」戰略玩得爐火純青
劉傳健,您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