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楊增新是辛亥革命後新疆的首位軍閥。從1912年到1928年,不管國內時局如何動蕩,他都牢牢地掌控一切,被譽為「塞外皇帝」,與袁世凱並稱「東西兩梟」。

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北洋新軍不同,楊增新的部隊卻被取笑為「乞丐軍」。可是這群「烏合之眾」卻破滅了列強蠶食中國的陰謀,為新疆換來了長達17年的和平與穩定。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1911年,為響應內地革命浪潮,伊犁革命黨發動武裝暴動,新疆形勢岌岌可危。巡撫袁大化不得不緊急擴軍,楊增新奉命組建了以回族和維吾爾族為主的「回隊」。

左宗棠力主新疆建省,但考慮到民族和宗教問題複雜,卻不敢吸納土著入伍,新疆官兵皆由陝甘選拔。他們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後,新的民族矛盾也隨即產生,又加之湘軍後來成為哥老會的主力。楊增新因此認為禍亂皆為外地遊民造成,若不用土著永遠不可能太平。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回隊最初不600多人,但清廷的民族政策長期抱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敵意,楊增新的這份信任立刻得到了回、維兩族高層的擁護,「感公知遇,竭誠圖報」。也讓楊增就新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清帝退位後,巡撫袁大化無力對應複雜的局面,繼任者袁鴻祐又被哥老會殺害於喀什噶爾。楊增新在這種情況下,被袁世凱任命為新疆都督。

楊增新就任後立刻調回隊進駐伊犁城,用以震懾革命黨,同時又以高官厚祿和捏造罪名等軟硬手段,迅速將其瓦解,從而順利結束了新、伊分治的局面。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1912年,哈密、吐魯番掀起了反抗封建回王的農民起義。楊增新派回隊護送大阿訇與義軍談判,結果兵不血刃地收撫了起義軍。

起義剛一平定,新疆北面又陷入強敵環伺的局面。外蒙古在沙俄的慫恿下侵佔科布多,並進犯阿爾泰。楊增新緊急派兵,以「圍魏救趙」之計化解了阿爾泰的危機。

此後,楊增新又兩次擊退外蒙軍隊對新疆的進犯。戰鬥中回隊響應最快,作戰最積極,正如楊增新所說


「隨地皆有回隊駐紮,與前敵駐察各軍聊為一氣,使喀匪不能襲我後部,幸能保全領土。」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東西北三面的危機解除後,楊增新開始集中力量對付南疆的哥老會。哥老會隨湘軍一同進入新疆,成員多為行伍出身,實力最為強勁。但畢竟都是外鄉人,楊增新依靠回隊在民間的力量,很快將哥老會的各個山堂分化瓦解。

與窮兵黷武的內地軍閥不同,楊增新認為「觀前清以兵而亡,民國以兵而亂,未嘗不太息於兵禍之烈也。今欲中國太平,請自痛裁軍隊始。」

新疆局勢穩定後,楊增新主動裁軍。他推崇老子的「無為而治」和「以靜待動」,曾聲稱治理新疆不需要軍隊,只需要他的「一顆腦袋,一支筆管」。

左宗棠都不敢用的人,塞外皇帝卻用他們為中國保住了百萬疆土

楊增新裁軍的同時又限制封建主過分剝削,所以在楊主政的十幾年中,新疆百姓的生活大為改善。遇每到災年,楊增新又大肆擴軍,將社流民收留到軍營中。

在他看來只要百姓能有口飯吃就不會鋌而走險,與其說是軍營,倒不如說是難民營更貼切,「乞丐軍」的稱呼由此而來。

1928年,楊增新被部下刺殺後,繼任者對回隊抱有很深的敵意,致使這支功勛部隊從此退入歷史舞台,而新疆又再次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亂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揮精銳之師進陝甘平亂慘遭重挫,西北農民軍為何戰鬥力爆表
被部下打劫、被親信算計,橫行西北的馬步芳竟淪落至人見人欺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