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零售」落入陷阱的創業者,社交新零售正在彌補失去的流量紅利

「新零售」落入陷阱的創業者,社交新零售正在彌補失去的流量紅利

「新零售」落入陷阱的創業者,社交新零售正在彌補失去的流量紅利

小研究(第8期):【新零售】落入陷阱的創業者,是否看見社交新零售正在彌補那些失去的流量紅利

在所有人的預想中,2018年應該是新零售的元年,可怎麼快到6月份了,這個主流似乎都和這個元年沒什麼關係了,所有的媒體、輿論的焦點都在區塊鏈上了,凡事必談區塊鏈,尤其是創業的主流群體,做什麼都是在做區塊鏈。

我們依然沒有看到區塊鏈的未來,反而新零售在很多領域都已經越過了發展的初級階段,走上正軌,甚至很多公司都爆發了巨大的威力。

還記得在2017年10月的時候,吳曉波老師在杭州舉辦了轉型之戰新零售大課,開課當天,850人的會場,擠進了1200多人,場面非常火爆。13場主題演講和1場論壇對話來論辯新零售,在2天共15個小時里,台上台下吵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沒有能夠達成「有無新零售」「什麼是新零售」的共識。

其實到現在,人們也無法給新零售一個準確的定義,所以今天我們從幾個應用場景出發,來探討最適合新零售的幾個場景,融入這些場景,也就掌握了新零售的要義。



一、新零售產生的兩大要素

1、流量紅利的終結

很多人說新零售是大家造出來的炒作的概念,每一兩年都有那麼一個概念被炒起來。普通用戶簡單的理解市場行為,這個理解是沒有多大瑕疵的。但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應該只看到淺層次的市場行為,更多的應該去看清這個商業邏輯。

當互聯網發展到2016年的時候,我們明顯的發現,線上的獲客成本幾乎和線下持平了,如果操作的不好,營銷做的不好,獲客成本已經遠遠高於線下。當這個現象沒有被大面積詬病的時候,互聯網的從業者是不相信這個事實的,他們寧願相信是人的問題,請到更牛逼的人這事就搞定了。

可幾波人換下來,大家發現確實很難,線上獲客成本已經不能把控了。對於創業者而言,更是如此,需要找到新的出路。於是大家把目光聚焦在了線下,互聯網、電商的流量紅利徹底結束了,和線下商業競爭的殺手鐧已經不存在了,此時的線下商業在多方面的衝擊下,也已經苦不堪言,於是雙方的想法不謀而合,就有了這麼一個新物種。

2、消費升級

討論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有多少,這個市場有多大,在現實中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意義,無論中產有多少,我們最後都會發現,我們僅僅需要的是消費升級,而不是中產階級群體。

無產的人正在消費升級,真正的中產階級在消費升級,還有一群低收入群里也在努力過著中產的生活。大學生有多少中產,月光族有多少中產,因此我們在分析消費升級的時候,要明確,它和中產的關聯度有多高。

消費升級的群體,從來都不用擔心人太少,而是群體太多,一時間體驗服務做差了怎麼辦?它幾乎會覆蓋整個90後群體,大部分80後和70後,同時新生代的00後也會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導。


二、生鮮新零售

阿里扶持盒馬鮮生、易果生鮮;騰訊持續投資每日優鮮平台;京東、蘇寧、順豐也都紛紛在生鮮領域開始新零售布局,超級物種、7Fresh、蘇先生等,這些都是從生鮮領域入手。

生鮮領域是最能體驗新零售特徵的,能夠提供客單價高的產品,符合消費升級的理念,更好的實體體驗,天然的聚客能力,線上強有力的運營能力,場景消費的能力。

也就是前段時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徐曉輝先生說的,人、貨、場,三者必備,新零售就誕生了。



三、無人新零售

這個階段談無人新零售,似乎有點事後諸葛亮的味道,但我要說的並不是無人新零售團滅的事,而是這個消費場景的問題。

這個市場非常大,消費場景確實存在。大多聚焦在公共場地,商務辦公寫字樓、商場、地鐵站、飛機場等地方,甚至還有些無人超市,重點就是寫字樓里。

無人零售的痛點是什麼呢?現在來看,很明顯,就是破損率,這是用傳統的商超概念來說,簡單點理解就是遺失率,很多人拿了東西不付錢,這種無人監督的場景消費,一定會出現這種狀況,而且大家都想到了,只是弱化了它的影響力。



四、共享新零售

關於共享,不可以說團滅。因為共享經濟還只是個開端,共享單車,共享打車,這兩個案例不能說明團滅,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互聯網的世界裡,一個行業,只存在雙寡頭和寡頭,其他的都是墊腳石。

就拿共享單車來說,它的消費場景也是有的,而且還是剛需。可巨大的成本,超高的破損率,讓盈利成為了想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非常巨大,滴滴把那些打車族引入了移動互聯網,讓他們習慣手機支付。而共享單車,卻將學生群體,公交地鐵族,騎行族等,引入移動互聯網,習慣手機支付。

就這一點來說,貢獻不可泯滅,至於新四大發明,這就太自戀了,影響力遠遠不足,對人類文明的長期發展還看不到有多大貢獻。



五、社交新零售

前面長篇大論,現在回歸重點,在新零售下無成本的社交心零售是如何流量爆棚,銷量暴增的?

先看拼多多,在拼多多的那份引爆社交媒體的報表沒發布之前,雖然關注過這個平台,但從來沒有在裡面買過東西,也沒有想到它的報表能夠如此華麗。一句話的重點,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好奇,「日訂單量已經超過京東」,這個點實在太有吸引力了,於是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引爆。

京東可是電商行業的雙巨頭之一,日訂單量超過京東,不說市值,不談金額,就一個數量,已經證明了它的價值。拼多多,以拼團的商業模式迅速發展,拼團的雛形就是8年前的團購,邏輯很簡單,買的人越多,價格越低。

而拼多多很好的利用了微信這個平台,線上拼團,讓用消費者動參與,主動傳播,主動拉人。一個在其他平台賣200元的產品,在這裡,單買還是200,但拼單很可能只需要100元,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呢?

很多產品夠兩個人就可以算拼團成功,就能享受這個價格,發朋友圈,找個人一起買是很快的事。同時還可以直接參与別人的拼團,速度非常之快。很多產品的銷量都在幾十萬件,甚至上百萬件。

拼多多只是做了一個創新,把規則定清楚,傳播由消費者來,拼團數量巨大,商家大批量定製,又可以降低產品成本,平台也能收取一定費用,三方獲利。其實它的本質就是玩了一把大規模批量定製,用社交新零售的思維去玩了一把而已。

核心是調動消費者的主動傳播性,每一位消費者後面都有一群人,拼單雙方獲益,傳播就不是問題。同時調動商家積極性,大批量定製,回款速度快,規模盈利比個體盈利更有吸引力。

還有一個,也是今年的一匹黑馬,趣頭條,這家公司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讓公司市值超過16億美元。

趣頭條是一家類似於今日頭條的資訊類APP,在今日頭條如此中天的今天,它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它的這種商業模式叫收徒制,師父帶領徒弟一起看資訊。

當你把資訊分享出去的時候,如果有人點擊看了資訊,他就成了你的徒弟,在不斷的分享中,你會有很多徒弟,而且,這些徒弟看了內容,師父就會有收入,話說在趣頭條上,有很多人的月收入已經在五六萬了。

他們要做的事很簡單,把自己喜歡的人內容分享出去,到朋友圈、微博等等地方,有人想看的地方。

於是趣頭條只是制定了簡單的規則,吸引用戶主動的去分享傳播,分享出去就有機會賺錢,更何況是自己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內容分享。

拼多多和趣頭條在不同的行業,是不同的產品,相同的是,他們都充分的利用了社交電商,本質上都是給了用戶利益,激發用戶主動傳播,只有主動傳播才能獲取這種利益。

這也叫裂變,社交裂變,用一小批人作為觸發點,然後迅速裂變,整個流程簡單,用戶容易操作。

之前我們一談社交電商,人們就覺得是微商,微商僅僅只是社交電商的一部分,社交電商的重點在於激發用戶的主動傳播,在於零售。新零售的包含兩部分的內容,標準品和非標準品。

社交新零售玩的就是標準品,當然非標準品也能玩,只是難度會稍微大一些。拼團屬於標準品,師徒值也屬於標準品,既定規則下的零售。而這僅僅只是社交新零售的開始,只要你有創意,會玩,任何行業都可以搭上社交新零售的快車。



【新書首發】

書名:《新零售:電商創業陷阱》

作者:賀關武,九點學社創始人,財經作家,著有暢銷書《電商,這麼玩才有未來》《社交電商:運營策略、技巧與實操》;

這是我的第三本新書《新零售:電商創業陷阱》,保持兩年左右的時間寫一本新書,把自己工作中的實踐經驗,觀察思考等,系統輸出,參與更有機會加入我的新零售讀書會。參與方式:打開淘寶眾籌,搜索「新零售」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賀關武 的精彩文章:

把專車做成「聽書館」,新合作時代如玩好「流量」,獲得雙贏

TAG:賀關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