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店破又難找!銅錄山聞名30年的炒粉,大冶人竟愛吃的不得了!

店破又難找!銅錄山聞名30年的炒粉,大冶人竟愛吃的不得了!

GIF

「喂?你曉不曉得銅錄山炒粉在哪」

「三路車終點站,下車後問路人都知道」

江湖關於你的傳說

就是蹤跡難尋

在大冶,提起吃炒粉,想到的一定是銅錄山炒粉。

大冶人對吃的十分講究。

一部分沒吃過的人對此嗤之以鼻「不就一碗粉么」,而另一部分吃過的人無不津津樂道「銅錄山炒粉真正一好恰」。

江湖傳言,關於銅錄山炒粉的傳說就是蹤跡難尋。乘坐3路車來到銅錄山終點站,這裡早餐、炒粉店五花八門。

而正宗的銅錄山炒粉,朱記炒粉存在於一個七拐八拐,曲曲彎彎的小道里。

來吃的人一定得是熟人帶來的。

30年前,朱記炒粉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面,卻是銅錄山首家炒粉店。

外出的銅錄山人回家總要吃上一碗炒粉,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習慣了。

那時候還沒有幾個大冶人知道這家店,但是在銅錄山,只要提到炒粉,都不會少了他家的名字。

無論是汗生噶們打著赤膊的炎夏,還是裹著秋褲羽絨服的冬天,朱記炒粉的生意從來沒冷場過。

哪怕深藏巷子裡面,也引得一眾順著香味尋來的食客駐足光顧。

朱記炒粉的老闆是個地地道道大冶靈鄉人。

九十年代初,因為家庭條件困難於是開始在銅錄山做起了炒粉生意,這一做便是三十年。

從原先只有一個人,到現在增添了四位員工。一路歷經坎坷,如今銅錄山炒粉已經家喻戶曉,名列大冶十大名小吃排行榜。

每天清晨,從選材到調料事事親力親為,5點天還未完全亮,朱大哥就早早的去當地的菜市場選購當天的青菜。

忙碌到6點左右,朱記炒粉就準時開張了。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收攤。三十年來除了過年休息七天,平時都雷打不動每天按部就班。

來這裡吃炒粉的人很雜,除了銅錄山本地的居民,還有從大冶、陽新、黃石驅車前來的食客。

各種不同角色形象齊聚一堂,卻不覺得突兀,畢竟共同擁有的身份是——來覓食的吃貨。

這裡的招牌

三十年不變

這裡的招牌只有兩樣,炒粉和蛋酒,不是什麼高大上的食材,也沒有精美的擺盤,憑藉這兩種朱記炒粉在銅錄山扎了根。

炒粉

他們家的炒粉分為兩種,素粉5元,牛肉炒粉和肥腸炒粉,人均12元,選擇困難症星人可以牛肉、肥腸一樣搭配一半,價格也十分划算15元一碗。還可以另加雞蛋。可謂是十分豐富了。

牛肉跟肥腸是已經鹵好的,經過多重香料滷製後牛肉更加筋道。入口不渣,翻炒時也不會碎。

朱記的粉有兩種,大冶人都愛吃的圓米粉以及銅山口特色寬粉,米粉不軟不硬不粘,非常適合製作炒粉。

炒粉搭配的配菜也很多,小白菜,豆芽、包菜,一樣不少,經過朱大哥精心選材搭配,炒粉的口感提升好幾度。

炒粉是門技術活,一不留神就容易糊鍋,炒干。從朱大哥手裡出品的炒粉,油潤有彈性,米粉根根分明。

猛火之上一氣呵成,每一勺、每一次抖鍋,米粉還未來的及粘鍋,就已經在猛火的快攻下快速熟透。牛肉、青菜的鮮味就那麼被封存在起鍋的一瞬間。

GIF

有人說,炒粉最重要的是火候。朱記炒粉開火的方式也很特別,用的是最原始的大鐵桶,經過水泥稍微堆砌便成了灶台。

類似90年代農村流水席時搭建的灶台,朱大哥說「這種灶台用起來更方便」。

與都市裡的煤氣灶啊,天然氣不同。原始的氣息有種深入骨髓的煙火氣。

灶台邊上的煤也是這裡的吸睛之筆,黑乎乎一團,毫不起眼的東西卻是鐵桶灶台的最佳搭檔。

用煤燒出來的火焰更大,持續更穩固,溫度更高一些,朱大哥說「生意好的時候忙不過來,平均一分半鐘炒一碗粉,全靠這個」

熏得黑漆抹黑的灶台,配上煤炭,彷彿回到了八九十年代,復古氣息濃郁。·

屋檐下擺放著一堆銹跡斑斑的鐵鍋,有的已經缺了好大一個口子,據老闆說,三十年來已經用破了幾十個鐵鍋。

蛋酒

第一次喝他們家蛋酒時瞬間被驚艷到,蛋酒的製作過程非常簡單,尋常的米酒加上生雞蛋衝出蛋花,撒上白糖就出爐了。

這種雞蛋喝法什麼時候興起的不得而知,猶記得90年代,那會兒年紀小嘴饞。

外婆都會敲一枚生雞蛋在碗里,微微打散,倒入一杯燒開滾燙的開水,加上白糖,就是兒時最好喝的飲料。

經過米酒的融合,他們家的蛋酒更加香醇,開水與雞蛋碰撞下的蛋花軟嫩可口。米酒掩蓋住雞蛋微腥,只余淡淡酒香。

蛋酒甜度適宜,吃完了炒粉再喝上一碗,只管打著飽嗝感嘆「還是在大冶虛浮啊!」

你愛或不愛

它都在這裡

一個城市最好吃的店,一定蜷縮在市井氣最重的街頭巷尾,破舊的招牌,油膩黝黑的牆壁桌椅,簡單方便的大瓷碗,還有個氣質和廚藝都很diao的老闆。

這裡三四十平方的小店前後相對,中間用瓦片搭棚,每到下雨天淅淅瀝瀝的從檐下掉水珠子,屋裡的人處之泰然的吃著。

地面凹凸不平,經過多年油煙的浸潤已經看不出來原來的樣子,走在上面還有點黏腳。

雖然環境簡陋,但是小店內桌面擦的乾淨整潔。食品安全證書齊全。 臨近10點依舊還有不少食客排隊等候。

這裡裝盤的方式也很接地氣,白色陶瓷盤子套上一次性塑料袋,顧客吃完後揭下塑料袋清洗盤子就行了,方便也衛生。

哪怕是尋常小炒,用油上面也絕不含糊,他家用的油是超市裡購買的食用調和油。

作為一家資深的蒼蠅小館子,店開久了,老闆也懶得去翻新店面,憑著習慣一直經營者,而老客們,也習慣了這一口。

高檔的餐廳確實吃過不少,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每次來這裡大快朵頤時,就感覺亮紅燈的身體充滿了電。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外面怎麼變化,這裡總是一副安之若素寵辱不驚的樣子。

你不去他不責怪,你去了,他也沒什麼好招待,唯有拿一碗有溫度有味道的炒粉款待你。

本文責任編輯西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喝玩樂在大冶 的精彩文章:

千萬富翁雲集,引領大冶城中村!

TAG:吃喝玩樂在大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