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熱帶聖物 王權象徵 東南亞碧玉佛的遷徙史

熱帶聖物 王權象徵 東南亞碧玉佛的遷徙史

1

君權佛授

泰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有國王,有發達佛教文化,也有人妖。

泰國佛教文化發達到一度95%的人口信佛,要求男性一生中必須要出家(短期打工僧)一次。全泰有2.6萬座佛寺,7萬職業僧侶(可見主要靠「臨時工」運營)。

作為南傳佛教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宗教國家,泰國經歷了相當長的「神權時代」,王室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宗教。在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泰國王室為自己修建了全泰最著名的寺廟——玉佛寺,佔據了泰國大王宮面積1/4。寺中玉佛殿中的玉佛,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另外兩寶是金佛和卧佛。

泰國曼谷玉佛寺全景

那麼玉佛殿內部是什麼樣呢?

我們來看看九層妖塔……不好意思用錯圖了

我們來看看玉佛殿佛塔,一片濃厚的婆羅浮屠氣息。

泰王室對玉佛呵護備至,玉佛被視為保佑國泰民安的聖物。每年泰國國王在熱、雨、涼三季更替之時,都要為玉佛更換換季金裝……

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為玉佛更衣

佛靠金裝,就是有點綠

玉佛作為泰國佛教聖物,在南傳佛教經由泰國向中國傳教的過程中,也成為了標誌符號。上海、柳州乃至內蒙,都興建了「玉佛寺」。

無獨有偶的是,在泰國的鄰居寮國萬象,也有一座玉佛寺。該寺於1926年由寮國王政府組織重建,但寺中並無玉佛——因為泰國的國寶玉佛,正是從寮國搶走(回)的。

2

搶佛「聖杯戰爭」

泰國玉佛確實稱得上歷史悠久,按宗教文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後。但泰國吞武里王朝奪得玉佛遷至曼谷,已經是1778年。

按16世紀一本泰僧用巴利文寫成的《玉佛傳》記載,玉佛約在釋迦穆尼死後四百年,由印度龍軍論師造,以七塊翡翠綠玉雕成,在頭、肩、腹、膝等部,內藏九粒佛陀真身舍利。在南印度供奉約一千年後,在戰亂中被戰敗王子帶至斯里蘭卡,並獻給斯里蘭卡國王。後在13世紀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傳入素可泰王朝時,將玉佛贈送。

公元元年~13世紀,傳說中玉佛遷移路線

在可以較嚴素追溯的歷史記錄中,玉佛的「發現」,是在15世紀中葉,蘭納王國北部,一座位於清萊的佛寺佛塔內。關於發現過程,主流傳說都是天降神雷,從舊佛塔中劈出了玉佛。蘭納國王迪洛嘎臘隨即欲將玉佛動遷至清邁,但大象走岔了路,跑到了南奔府,到1468年才又在清邁建寺並搬來了玉佛。

1460年前後,東南亞格局

迪洛嘎臘在位期間,是蘭納王朝的黃金時代。1487年迪洛嘎臘死後,蘭納王朝盛極而衰。1495年,繼承迪洛嘎臘王位的其孫披耶佑清萊,因重用親明朝派系力量,引發宮廷政變,14歲的披耶該爾繼位。1507年,披耶該爾王南侵阿育他耶,結果敗北被阿育他耶反入侵,於1515年失去了了南部重鎮南邦城。撣族人依附於蘭納王國的勢力紛紛叛逃,披耶該爾王在報復的過程中又捲入到與撣邦的戰爭中,進一步折損軍事實力。等到1526年其子披耶格色他臘即位,接手的已經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的局面。

1534年太皇太后一死,失去支柱的披耶格色他臘立即被權臣廢黜,將其子陶差扶為傀儡,緊接著在1539年,陶差連同其妻兒一家都在宮廷政變中殺死,其父披耶格色他臘複位,隨即在1541年又被以盛考為首的貴族殺死。整個蘭納王朝陷入盛考派、親阿育他耶派和親瀾滄派的三派勢力鬥爭中,最終瀾滄派幹掉了盛考派,還藉助瀾滄王國力量抵禦了阿育他耶的入侵。1546年,瀾滄王子塞塔提臘被蘭納國擁立為王。

1547年,瀾滄王菩提塞拉意外死亡,塞塔提臘在回瀾滄搶奪王位的過程中,從清邁將玉佛帶到琅勃拉邦,蘭納又回到內亂狀態。在之後幾年中,蘭納幾度戰亂,最終淪為緬甸領土。可以說,玉佛從蘭納遷至瀾滄,也是蘭納走向滅國的象徵。

1560年,塞塔提臘遷都萬象,玉佛也一併遷至萬象,並建玉佛寺供奉。

1547年瀾滄王國統御蘭納王國,從清邁搶走玉佛

15~16世紀玉佛遷移路線

到了1750年前後,東南亞形勢發生劇變,西部緬甸崛起。瑞波平原的緬族在雍笄牙帶領下南平孟族,在1752年統一全緬建立雍笄牙王朝(貢榜王朝)。雍笈牙王朝通過海路購買英法火槍火炮,通過陸路引進波斯良馬,一時間軍事技術水平領先整個東亞,進入快速擴張期。一路掃平諸國,東征阿育他耶王朝(大城王朝)、萬象王國。

雍笈牙王朝大致進攻路線

帶著亡國讎、滅族恨,一群從明朝時期三宣六慰體系下沿襲的軍事貴族,紛紛流亡清朝,進京告狀。對於大清而言,南疆戰亂無所謂,但把藩國的「建制」都給抹掉了,這是打宗主的臉。於是乾隆派兵數萬從雲南出境直搗緬甸本土,緬軍主力被迫從東部回調,在阿育他耶只留了三千駐軍。清軍在幾次戰爭後兵臨曼德勒,緬王出城請降,戰爭結束。

清緬戰爭

緬軍後撤在阿育他耶與萬象留下的軍事真空,很快演變成了群雄割據,其中五大勢力之一的鄭信(中泰混血)崛起,建立吞武里王朝剿滅其它勢力,並進一步在1775年攻克清邁,奠定今天泰國領土範圍。1778年北伐永珍(萬象),將永珍玉佛掠至曼谷,在吞武里王宮中供奉。但建立在快速軍事擴張之上的吞武里王朝並不穩定,東征柬埔寨的將領昭披耶查克里於1782年回師曼谷,兵變建立曼谷王朝,建立了延續至今的曼谷大王宮與玉佛寺。但對於宗主國清朝仍然宣稱自己是鄭氏人,並不算「消滅番號」,今天泰國王室自稱鄭姓便緣於此。

1778年玉佛遷移路線

搶了玉佛還沒完,得強調聖物專屬權。1828~1829再度入侵永珍期間,曼谷王朝乾脆把永珍玉佛寺燒個一乾二淨,在寮國人刀口上再撒了把鹽。至此,曼谷王朝基本奠定了在東南亞南傳佛教中的話語權地位,君主制也在宗教庇護下千秋萬代,快樂玩耍到21世紀。

3

近代民族主義的「聖杯」

玉佛在蘭納王國供奉了約100年左右,在瀾滄王國以及後來的萬象王國供奉了231年,在泰國曼谷供奉至今不過240年。可以說,在整個近現代史中,寮國對於玉佛的佔有時間一直遠高於曼谷王朝,何況兩度入侵萬象,第一遍搶佛第二遍燒寺,簡直是民族恥辱。因此聲討泰國要求歸還玉佛的呼聲,在寮國一直沒有停止。

對此,泰國的解釋是玉佛本就在泰北,泰國才是「有史以來」。而事實上吞武里王朝復國蘭納之後,蘭納國一直保持獨立自治,直到1892年才正式被泰國吞併。因此,1926年寮國王國在萬象重建玉佛寺,惡狠狠宣傳了一波民族主義。1975年,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結束了600餘年的君主制,社會主義政黨自然不迷信神佛,但民族屈辱史還是很值得隆重紀念,於是在1987年,將萬象玉佛寺定為國家文物博物館。

寮國前玉佛寺近景,現國家文物博物館

泰國玉佛寺近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助人為樂的小白鴿
別人家的弟弟和我家的白某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