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癌症病人長期使用止疼葯會產生哪些副作用?

癌症病人長期使用止疼葯會產生哪些副作用?

阿片類止痛劑常見副作用的處理 阿片類止痛劑是治療中、重度癌痛的常用止痛藥物,但長期應用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副作用,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為減輕患者的痛苦,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阿片類止痛劑常見副作用的處理介紹如下:

一、便秘 幾乎所有使用阿片類止痛藥的患者都有便秘。臨床上往往處理便秘比控制疼痛更為困難,因而,在開始用阿片類止痛劑時,應著手制定一個有規律的通便方案。包括緩瀉劑和大便鬆軟劑,如番瀉葉、甲基纖維素、酚肽、石蠟油等,同時應注意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

二、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使用阿片類藥物過程中潛在的後果最嚴重的副作用。通常發生於第一次使用阿片類藥物且劑量過大的患者,在止痛的同時伴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所致,隨著反覆用藥,這種併發症發生的危險性逐漸減小。當發生呼吸抑制時,應用1∶10納絡酮稀釋液緩慢靜脈滴注治療,對昏迷患者應做氣管切開。

三、鎮靜和嗜睡 可以發生在第一次或反覆使用阿片類止痛劑之後。儘管有時臨床上需要患者鎮靜,但它們並不是止痛劑所需要的成分,特別是對非卧床患者。處理方法包括減少個別藥物的劑量或拉長給葯的間隔時間,也可選用血漿半衰期較短的藥物。

四、噁心和嘔吐 有2/3使用阿片類止痛劑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可選用甲哌氯丙嗪、滅吐靈、維生素B6等藥物治療。

五、急性中毒 表現為呼吸抑制、昏迷、縮瞳和消化道痙攣等,選用阿片類藥物拮抗劑納絡酮治療,納絡酮能競爭性地阻止並取代阿片類物質與受體結合,阻斷其作用,以消除中毒癥狀。

六、身體依賴和耐藥性 在阿片類止痛劑使用過程中可伴有身體依賴和耐藥性的出現,這是使用這類藥物時正常的藥理學反應。身體依賴的特點是:當治療突然停止時,會出現戒斷綜合征。耐藥性的特點是:隨著藥物的重複使用其藥效降低,需增加藥物劑量或縮短給葯間隔時間,才能維持止痛效果。身體依賴和耐藥性並不妨礙阿片類止痛藥物的作用。有研究資料表明:多數患者從首次使用開始直至死亡需逐步增加劑量;而有1/3的患者在治療的全過程中可維持穩定的劑量;約有20%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求減少劑量。許多臨床經驗表明,當有規律地給那些阿片類藥物有效的患者服用嗎啡時,不存在耐葯問題;當需要增加劑量或改變藥物類型時,不一定是產生了耐藥性,往往是疾病進展使疼痛增加所致;但濫用阿片類止痛劑可以增加耐藥性發生的危險;劑量「過小」或按「需要」給葯,常常使疼痛持續存在或重新出現,即達不到止痛目的,更容易產生耐藥性。

七、精神依賴 精神依賴即所謂成癮,是一種伴隨濫用藥物而產生的行為表現形式。其特徵是渴望用藥和不可遏止地設法獲得藥品,為了「舒服」而不是為了止痛。大量臨床經驗表明,在使用阿片類止痛劑治療慢性癌痛的患者中,很少發生精神依賴。據有關資料報道,12000例使用鴉片類藥物治療癌痛的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