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姚式太極拳的「粘、黏、連、隨」

淺談姚式太極拳的「粘、黏、連、隨」

王宗岳《打手歌》云:「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也有人把第二句說成是采挒肘靠人難進者)。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這裡短短數語,道出了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借力打力,以弱勝強,以巧勝拙的根本奧秘。同時,也清晰的劃分出內家拳與外家拳的本質區別。姚式太極拳創始人姚馥春先生多次告誡弟子:要練好太極揉手,務要多在聽勁上下功夫、多在知人上下功夫、多在順隨上下功夫。恩師解釋,練習太極推手,就是練習粘、黏、連、隨的功夫。太極拳技擊全部功用,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即:聽、化、拿、發。而粘、黏、連、隨則包括了「聽、化、拿」三個方面,剩下一個「發」含而不露,能發未發,不動隨動,隨動隨發。可謂道盡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無窮魅力。

什麼是太極拳的「粘、黏、連、隨」

先輩傳楊澄甫曾對打手歌做過註解:粘者,提上拔高之謂也;黏者,留戀繾綣之謂也;連著,舍己無離之謂也;隨者,彼走此應之謂也。此註解應該是比較準確的說明了粘、黏、連、隨的實質。但也較為籠統和模糊,沒有一定修為,往往理解不透,甚至曲解和偏離。其實這是古人傳拳的普遍做法。其目的是要讓徒弟用心去悟。恩師講解姚式太極拳的粘、黏、連、隨,則簡單直白:吸住使對手沉不下為粘;貼住使對手走不掉為黏;引進使對手離不開為連;跟進使對手逃不脫為隨。

——「粘」,在接觸點輕覆對方勁路之上,並用意念催動我之靈氣順彼之勁路重心線下滑至其承重腳跟底部,而後,劃弧做勾,丹田抱勁,撬動彼之重心,拔起彼之軀體。其「提」含在手中也。

——「黏」,與彼接手,我之手臂和勁路如同膠漆般黏住對方,或沉或柔,或輕或重,使彼揮之不去,甩之不掉,即所謂我順人背,使其變化不能自如,處處為我所制。其「拿」含在手中也。

——「連」,與彼接觸,我之手臂和勁路即與彼相合在一起、相連在一起,膠著在一起,你來我往,循環往複,連綿不斷,彼之身體即我之身體,彼之舉動盡在我之掌控之中,其「牽」含在手中也。

——「隨」,與彼相觸,即如影隨行,不即不離,跟隨彼之勁路變化,同向、同速、同角度,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看似被動,實則主動。時時處處掌握主動權。其「追」含在手中也。

「粘、黏、連、隨」的訓練法則

「粘、黏、連、隨」是太極勁路的基本要求和功法,其始終貫穿於掤、捋、擠、按之中。因此,要做到粘、黏、連、隨,必須認真研習掤、捋、擠、按,並在明理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經過長期的喂勁、聽勁、試勁過程,逐步達到隨心所欲。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再到下意識。其中 各項法則必須嚴格遵循。

——堅持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以意行氣,以氣領勁,運動時氣血要能貫通體表,直達四梢,並在接觸點上輕輕侵入彼之肌膚,滲入彼之骨膜。而要做到這點,必須排斥一切拙力,使全身內外松靜、松透。即如恩師所講,全身不許使用一絲一毫之力。如此,不僅能使動作輕靈,肌膚的知覺能力也會達到最高的靈敏程度,保證聽勁的及時準確。如此,方能體悟王宗岳所論「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以及「極柔軟而後能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極靈活」的意境。才能「因敵變化示神奇」。反之,若使用蠻力,就會把自己的意圖暴露於人,並給對手造成可乘之機,必然落入「頂」病之中.

——捨己從人,後發先至的原則。所謂捨己從人,即依順與人,感應於人,順勢而為。亦可理解為面似屈從於人,實則誘敵深入。莊子在《說劍》中曾提出,「夫為劍者,示之於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要敢於「舍」,善於「從」。在「舍」與「從」中,尋找戰機,後發先至,勝敵與突然不備之中。捨己從人,目的不是逃跑,不是被動挨打,而是要引進敵人,並使之落空。其走勁變化均須在「舍」與「從」中完成。如何「舍」與「從」?習者須要在明理老師的指導、喂勁下,放能慢慢體悟。切忌盲目地「舍」與一味地「從」,不然,必然落入「丟」之病中。

——以靜制動,走內不走外的原則。我們說,太極拳是內家拳,主要是講其以不施蠻力,處處以走內勁為原則。堅持神宜內斂,神不外散,即精神高度集中。這在太極拳技法中具有決定意義。靜分為心靜和身靜兩個方面。心靜是身靜的前提,是粘、黏、連、隨的必要條件;身靜是太極拳技法特定的運動形式,是粘、黏、連、隨的核心。身手能動中寓靜,才能捨己從人,無過不及。太極拳的技法運動,拳論要求為「視動猶靜,視靜猶動」,斂神、求靜,無疑是聽勁、知人的重要條件,也有助於以意行氣,避免硬力。走內有縱——任督二脈;有橫——三道氣圈;有前——五張身弓;有後——八方維線。否則,我動在先,必被敵控,極易落入「扁」之病中。

——陰陽相濟,開合互變的原則。我們說太極拳是道拳、哲拳、易理拳,其根本原因是太極拳時時刻刻講求陰陽平衡,講求開合互換的自然法則和宇宙天體無處不在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有上必有下,有開必有合。一切運動體都是陰陽相濟的對立統一體。離開陰則不成陽,同樣,沒有陽也談不到陰。而陰與陽又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在太極拳推手和實戰運用上,這一原則十分重要。要做到粘黏連隨,除上述各法則外,還必須時時處處注意靈活多變,開中有合,開就是合;合中有開,和就是開。舉手投足,氣催身動,處處包含陰陽、虛實,陰可變陽,陰就是陽;陽可變陰,陽就是陰。否則,陰陽不分,轉換不靈,則必陷入「抗」之病中。

如需轉載,請先後台留言,聯繫授權,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十三式之第八勢——雲手勢
太極拳運行法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