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亡原因:土地兼并、白銀短缺、外憂內患?還有個原因叫天要亡我

明亡原因:土地兼并、白銀短缺、外憂內患?還有個原因叫天要亡我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朝代,明粉稱:「華夏五千年得國之正者莫過於明」,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國君死社稷。名黑則稱:喪權辱國,偌大之華夏竟不敵一蕞爾之小族?滿嘴仁義道德,背地裡一堆骯髒事,明粉和明黑歷來爭論不休,莫衷是一,隨著《明朝那些事》的風靡,明朝被推到風尖浪口。筆者不才,試討論一二,當然說錯了勿噴。

明粉和明黑其實各有道理,但這種爭論彷彿盲人摸象,沒有全面的看待明朝這一複雜的朝代。明朝註定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是乞丐建立的朝代,劉邦雖也是平民皇帝,但他起碼不會餓肚子。朱元璋則不然,他的父母兄弟全是餓死的,父母死的時候他連棺材都買不起,僅以破草席代替。最後實在餓得沒辦法了只得跑去做和尚,至少吃素喝粥比沒有飯吃強吧?

朱元璋的貧窮經歷自然限制了他的想像力,也導致了明朝相當多的政策具有局限性,以及對官僚階級的不友好。例如貪污就扒皮、做稻草人,官僚低廉的薪水,衛所制度,東、西廠以及錦衣衛對官員的監督,還有更嚴苛的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等等。那麼這些是明亡的原因嗎?如果是,大明國祚長達276年,在中國83個朝代中不算短,那麼我大明到底因何而亡?

一說亡於土地兼并以及皇族、王侯、官宦人家不用交稅,而古代脆弱的小民經濟只要一遇到大災難例如黃河改道,山洪旱災就會破產,再加上官僚腐敗,重稅之下小民根本無路可走,只能無奈的賣起妻兒,或者淪為佣民,但是佣民又不用交稅給國家,國家稅收越來越少,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哪有不亡國的道理?

二說經濟的崩潰,也就是白銀越用越少這也是有道理的,中國本就缺銀,全靠外流,但是恰逢日本閉關鎖國以及大三角貿易的衰弱,使得外來的銀子減少。最重要的是明朝實行「禁海」政策,不僅斷了錢路,也為300年後的民族災難埋下了禍根。還有本國本就不多的白銀作為保值品做成了金銀器或者作為陪葬品,市面上流通的白銀自然越用越少。

三說外憂內患,有明一朝先是驅逐蒙古,再是打韃靼,接著是東邊的倭寇,順便還打了打南方的安南。到了後來女真也隨之崛起,外敵之多自古以來未之有也。而內患呢?白蓮教活躍了三四百年,哪怕是清朝他們都還活躍著,南方的土司叛亂以及後來大規模的流民。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

這些說法彷彿個個都有道理但是這真的是明亡的原因嗎?或者說,這是根本的原因嗎?土地兼并各朝各代都有,哪怕明中期也有為什麼不亡呢?貨幣的崩潰確實有很嚴重的後果,但是對於一個農業國,一個自給自足的小民經濟社會,恐怕不是致命傷吧?內憂外患確實有,但是崇禎非亡國昏庸無能之君,袁崇煥,盧象升,毛文龍,孫承宗非無能敗軍之將。大明怎麼就亡了呢?

或許很飄渺,或許你不相信,但是確實有這麼個東西叫命數,有這麼個東西叫氣運,夠長了兩百七十六年,夠久了,十六位皇帝。該亡了。人有壽命,一個王朝也有。俗話說: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皇帝輪流轉,明年到我家!

本文由軒軒有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緬懷先祖,清明祭祀柳江鳳山系覃大業公
明朝朱元璋家族名字趣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