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札記三十三 儒家與法家

札記三十三 儒家與法家

儒家自古看不上法家,法家也看不上儒家。儒家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法家說,塵飯塗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平心而論,法家說的實際,儒家近於空想。我喜歡儒家。

說儒家近於空想,是因為君子國里總免不了小人,小人國里做不得君子。利者,性之所欲,是小人所求;義者,天理所在,是君子所重。君子非不求利也,不因利忘義而。所謂,當仁不讓,義所不辭;君子得才,取之有道。君子國里免不了小人,因為君子可欺之以方。小人國里容不得君子,因為君子世事人情經過,卻仍有三分信心,仍以人為君子。君子非不智,不敢忘仁義爾,不以小人為常爾。

法家是不至於失望的。之所以立法,或許是因失了對人的信心,不再指望天下人的道德。法的權威不在於人性里的那幾個應該,而在於背後的刀斧、繩索和斷頭台。人與其說是遵從法律不如說是屈服。法是國之利器,應有些常在艦隊的意味。然而法之天下雖有了最基本的秩序,卻也多出了許多唯法是從的無恥小人。不犯法三字成了幾位有恃無恐的信條。但法律總涵蓋不了這天下,要考慮成本的執法以不足以解決世上的紛爭。終於,還是成全了那些樂在法律之下欺欺君子的小人們。

夫仁義禮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如是。

我還是喜歡儒家。

擱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七年 以後再無Baldor 唯有大ABB
「幾句給女孩子的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