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能反應·理智意識·道德境界

本能反應·理智意識·道德境界

本能反應·理智意識·道德境界

(編者按:本專欄為洙泗學堂學生日課所學所思。她們出生於2000年以後,黎明即起,讀聖賢書。晝誦而思之,日有所學,求有所長。敬請雅正。)

今天早課學習《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將「不動心」之道分為三類。一是北公黝的「惡聲至,必反之」,二是孟施捨的 「量敵而後進,慮敵而後會」,三是曾子的「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此三者不動心的方法皆可稱之為勇,但卻是三種不同的層次境界,即本能反應、理智意識、道德境界。

引發負面情緒的波動多源於大腦思維的無意識。以ABC理論為例,假設A是引發情緒的事件,B是你的意識思維,決定你如何處理這件事的想法,C是最後的處理結果。以「勇」舉例,北宮黝不受一點委屈,如果受了委屈就如在大庭廣眾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所以產生負面情緒(怒氣)就去找A,即引發這個情緒事件的人或事物,最後達到C的結果,即「惡聲至,必反之」,由此所引發的後果也是非自我所能掌控的。事實上,唯有B是人們唯一能夠自我掌控的因素,真正引發C(情緒帶來的結果)不是A而是B,是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

剛才說及本來反應,本來反應就是對自己思維無意識的認同。就像北宮黝,對自己所做的事所產生的相應後果沒有概念,並不在乎,只是順著自己的自然本能思維反應,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宣洩了自己的情緒,其實這也是萬物的本能反應。

第二種是理智意識.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反駁,是孟施捨的行為,能夠量敵慮勝以此決定進退取捨。這種意識使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相應結果非常清楚,對自己的思維有意識,能理智的分析思考C所帶來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人稱之為高級動物的原因.因為人會思考,人會對自己的行為權衡利弊。由於這種意識它是存在於物質利益為基礎,不僅讓人思考出做事的利弊,更能使人分彼我。任何物質利益都在有秩序和無秩序之間所轉換,如果這種以物質利益為基礎的意識與自己的思維形成對立面,那麼不自控的毀壞自身的行為最後定會物極必反,害人害己。

第三種是道德境界,就是曾子之勇,即「反身循理」。這種反求諸己的行為直觀能力容納了自己的大腦自然思維的無意識反應,並且超越物質利益,超越自身。它能以第三者的角度客觀的評判事情的對錯,以此給出結果。西田哲學稱此種行為為「行為直觀」;羅素稱此行為為「無私的情感」;康德稱此為「自我之法」,孔子稱此為「恕」。身為一個觀察者的身份來超越自身,理性的看待事。程子曰:「怒時,遷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如果能在產生C情緒所帶的結果前能直接反觀B,就能理性的看到自己負面情緒行為舉動給自己與他人所帶來的傷害,從而理性的詮釋這件事。這就是所謂的道德境界,能夠反求諸己,反身遁理。

北宮黝的勇是一種剛直的勇,他不膚撓不目逃,因為他不懼怕身體上的任何疼痛,進而他不懼怕任何人。孟施捨的勇則是一種理智的勇,因為他能夠權衡利弊。此二者都有瑕疵,一萬個本能反應不如一個反思。唯有曾子之勇,這種自我道德的喚醒,對自己能客觀的覺知,能做到反身循理才是真正的勇,是謂真正的不動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黎明即起讀聖賢書 的精彩文章:

當位而行,無往不自得——《中庸》第3期第14課
當位而行,不折騰、不參與是最大的智慧——《道德經》第3期第7課

TAG:黎明即起讀聖賢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