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的農業生產和信仰起源

人類的農業生產和信仰起源

本文提要:

1.人類是怎麼從跟動物一樣的食物採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的?

2. 人類為什麼會神靈產生信仰?

3.人是天性好戰還是生性平和?

人類是怎麼從跟動物一樣的食物採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的?

最開始,人類跟動物一樣,過著食物採集的生活,因為依靠大量不同種類的動植物作為食物來源,營養也比較全面,遇到惡劣天氣時,不同種類型的食物也不會同時匱乏,所以這個時期人類對於發展農業是沒有動力,也沒有興趣的。因為農民只能種植少數幾種莊稼(早期可栽培的織物和可馴化的動物數量有限),而一旦因乾旱,洪水或者蟲害等原因歉收,那就得面臨挨餓的危險。另外,靠捕獵和食物採集為生的人為獲取食物的勞作時間也要更短。

早期食物採集者過的生活並不是忍飢挨餓的,因為食物的供給相對於有限的人口比較充分,而且因為作為游牧群體,一個地方的食物採集完了就得遷徙到另一個地方去,在這個過程中很難形成穩定的人丁興旺的大家庭。由於沒有馴養的動物來提供哺乳,母親無法為兩個以上的孩子提供營養,所以狩獵社會能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的過上上千年而從未生長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推動力。

後來,在距今1萬年到2千年左右,相對人類發展史上短暫的時間內,大部分人類都轉向了農業。這是一次強制性的轉變,因為沒有人會願意放棄自由舒服的食物採集生活,而把自己禁錮在土地或牧場上,做無休止勞作地農民。而迫使這一切發生轉變的原因,是人口的壓力。人類增長的數量雖然緩慢,但還是超過了單位面積內可以養活的人口上限(不能再遷徙了,因為其他地方也有人了),這就逼迫著人類不得不已自己種植的食物來補充採集食物的不足。

農業首先在少數幾個存在可以馴化的動植物的地區成為了主業(主要為中東兩河流域、黃河流域以及中美洲,詳見下圖圓圈),在這一過程中,馴化的動植物長得越來越大,提供的食物也越來越多,從而也吸引更多人來從事農業,最後這些人就變成了居住在村莊中的農民,這便是城鎮化的雛形。

而因為早期農業的粗放性(刀耕火種),使得土地經開墾,種植後得休耕幾年,而隨著人口的增長,那麼新的區域不斷被開拓,農業就是以這種方式從發源地向四面八方傳播(下圖紅色箭頭)。

2. 人類為什麼會神靈產生信仰?

原始人對於自然界的情況知道得很多,因為他們不得不關心周圍的一切,然而儘管有著大量的第一手知識,但是他們對其情況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遇到洪水、乾旱或者捕獲不到動物和魚時,往往不能從自然界本身給予說明和解釋,結果只好求助於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於魔力,並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祈求大自然使他們的生活富足起來。原始人相信:通過把每一種有用的動物或植物作為本團體的圖騰,通過樹立種種偶像、象徵和進行模仿性的舞蹈,可使各種動物大量繁衍、食物來源豐盛;只要嚴格遵守有關圖騰的種種規定,他們的團體就能壯大,食物的來源就能確保。例如土地女神——大地之母,下圖為威靈道夫的維納斯石雕,可以發現許多故意誇大的女性特點:乳房碩大、臀部翹起、大腿粗壯,表現了原始人心目之中的生殖之神崇拜(農作物豐收,人丁興旺),這種審美一直持續影響到現在。

而對於不可以預計的天災,人們更是沒有安全感,更向神靈尋求幫助。舉個例子,有一首蘇美爾人的詩寫道,「只有人,他的壽命不會很長,無論他做什麼,只是一場虛無。」美索不達米亞人的人生觀帶有恐懼和悲觀的色彩,這反映了自然環境的不安全。他們以為,人生來只是為神服務,神的意志和行為是無法預言的。因而,他們用種種方法來預測變幻莫測的未來。每個人都尊奉一位屬於他個人的神,把它當作自己的良師。他們以為,一個人的願望和需要可以經它傳達給相隔遙遠、不便直接通話的諸位神靈。

結合如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伊斯蘭教(起源於中東)和佛教(源於古印度河流域)的主要發源地,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面對每年洪水泛濫的恐懼,對天災的畏懼,加之永遠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脅,使人們深深地感到,彷彿自己正無依無靠地面對著許多無法控制的力量,於是誕生出了各式的宗教和信仰?

3.人天性好戰還是生性平和?

1971年,人類在菲律賓棉蘭老島上發現了塔薩代人,他們一直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與先祖幾乎一樣的食物採集者生活,他們完全沒有侵略性,在辭彙里也沒有「武器」「敵對」「憤怒」或者「戰爭」這樣的詞語。但這能否說明人類天生就像塔薩代人一樣愛好和平呢?然而幾乎與此同時,人們又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了芬圖人,這個部落的人都是凶暴的武士,而類似現象也同樣出現在美洲印第安人,科曼奇人人和阿帕切人中。但另一方面,但霍皮人和祖尼人卻培養他們的孩子過著和平的生活,至今如此。那麼這些矛盾如何解釋呢?

歷史記載表面,人類生來既不愛好和平,也不喜歡戰爭;既不傾向合作,也不傾向侵略。決定人類行為的不是他們的基因,而是他們所處的社會教給他們的行事方法。

人類學家Ashely Montagu說:「毋庸置疑,我們生來就具有基因所賦予的做出各種行為的潛能,但這些潛能變成實際能力的方式則完全取決於我們所受的訓練,取決於學習。……我們真正繼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使自己不成為奴隸,而成為命運的主宰。

幾個冷知識彩蛋:

1.犁是現代核反應堆的先驅?

犁的發明非常重要,牛拉犁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人類首次能利用自身體力以外的力量作為動力(水力的運用和風帆的出現都要晚),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犁是蒸汽機、內燃機、發電機和核分裂反應堆的先驅。

2.為什麼不能隨便大小便?

農業文明導致的定居生活使得糞便和垃圾的處置成為了棘手的問題,從而導致傳染病常常一次又一次的襲擊那些村莊,為了防止因病菌入口而導致各種疾病,人們就跑到離住處較遠處如廁,後來也修建了專門的廁所來防止動物的再傳播。

*以上主旨出自《全球通史》,並不客氣地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語 的精彩文章:

TAG:魚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