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陳近南 輔佐鄭成功父子32年 功比諸葛亮

歷史上真實的陳近南 輔佐鄭成功父子32年 功比諸葛亮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陳近南 輔佐鄭成功父子32年 功比諸葛亮


「平生不見陳近南,再稱英雄也枉然」,在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峰執導,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吳君如等主演的古裝電視劇《鹿鼎記》中,出現了一位武藝高強、義薄雲天的英雄人物,即天地會的創辦人兼總舵主陳近南,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大多數都有原型。陳近南也不例外。陳近南的原型來自抗清名將陳永華。


陳永華,字復甫,生於1634年,漳州府龍溪縣(今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石美村)人。陳永華的父親叫陳鼎,是一個畢生追求功名的讀書人,於1644年高中進士。不幸的是,眼看就要走上仕途的他,遭遇「甲申之變」。明朝都滅亡了,還當什麼官?陳鼎回到家鄉種田。1648年,鄭成功大軍佔領同安,聘請陳鼎為教諭。不料清軍迅疾南下,攻克同安。鄭成功被迫撤走,陳鼎自縊身亡。


可想而知,陳永華對清廷既有國讎,又有家恨。


父親死後,陳永華逃出同安,輾轉來到廈門。當時,鄭成功正在廈門招兵買馬,積蓄力量,意圖東山再起。南明兵部左侍郎王忠孝與陳永華父親陳鼎相識,便極力向鄭成功推薦陳永華,說他有「經濟之才」。

彼時,陳永華年方15歲。鄭成功將信將疑,便親自面試陳永華。在交談中,鄭成功發現陳永華談吐不凡,對時事頗有獨到的見解,非常高興地說:「復甫,你是當今的卧龍先生!」鄭成功口中所言「卧龍先生」,指的便是三國時期蜀國名相諸葛亮。



鄭成功隨即任命陳永華為參軍,以禮相待。陳永華不負厚望,在軍政大事上為鄭成功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1657年,鄭成功已經穩定了東南局勢,聲威大震。為了進一步打擊清廷,鄭成功有意舉行北伐。在交付諸將商議時,大部分人都認為此舉不妥。只有陳永華力排眾議,贊成北伐江南,以號召天下。鄭成功很高興,安排陳永華輔佐世子鄭經留守廈門。


鄭成功鄭重其事地告訴鄭經:「陳先生是當今名士,我留下他輔佐你,你應以老師之禮待他。」

從1657年到1659年,鄭成功揮師北上,在另一名抗清名將張煌言的配合下,先後進行了3次北伐。當時清軍主力部隊遠在西南戰場,江南一帶兵力空虛。鄭成功北伐軍隊進展神速,連克城池,戰果顯著。其中,第三次北伐在定海之戰中幾乎全殲清軍水師部隊,威逼南京,令清廷大震,驚慌失措。順治帝慌亂之中一度提出退出北京,回東北老家躲避風頭。


然而,命運之神似乎沒有眷顧鄭成功。先是在第一次北伐時被浙閩總督李率泰在背後襲擊,繼而在第二次北伐時在海上遭遇遇到突如其來的颶風,不戰而敗;在第三次北伐時,眼看勝利在望,又被清軍偷襲成功,全軍敗退。3次北伐,均以失敗而告終。



總體來說,鄭成功3次北伐掀起了「反清復明」事業的最高潮,減輕了西南地區抗清義軍的壓力,鼓舞了全國抗清民眾的鬥志,其影響和價值不可限量。


1662年5月,率部攻克台灣的鄭成功因為過於勞累,病逝於台灣,時年39歲。鄭成功世子鄭經繼位後,對陳永華極為器重,處理軍國大事時一定會徵詢他的意見。此時的陳永華,以「國師」的重要身份出現在鄭氏政權。

我們知道,鄭成功一直將陳永華視為「諸葛亮」。那麼鄭成功死後,陳永華是如何扮演這一角色,全力輔佐鄭經的呢?


大體上來說,陳永華做了兩件事。


一是鼓勵鄭經堅持抗清立場。


鄭經執掌鄭氏政權時,全國抗清事業已經進入低潮。西北、西南地區抗清力量已被撲殺,東南沿海抗清力量蕩然無存。放眼全國,唯有孤懸海外的鄭氏政權,憑藉台灣海峽的天險,尚能苟延殘喘。


清廷苦於沒有足夠的水師部隊,難以渡海作戰,便對鄭氏政權進行誘降。鄭氏政權人心惶惶,不少人紛紛投降清廷,獲得了優厚的待遇。鄭經也心動了,產生了投降的念頭。陳永華苦口婆心地勸告鄭經,千萬不要上清廷的當。那些投降清廷的人,之所以獲得優厚待遇,是因為鄭氏政權的存在,讓清廷投鼠忌器。而鄭氏政權的當家人投降清廷後,還能讓清廷投鼠忌器嗎?到時候別說獲得優厚待遇,恐怕保存性命都為未可知呢。


在陳永華的勸說下,鄭經打消了投降的念頭,繼續高舉反清大旗。


二是將台灣苦心經營為根據地。


陳永華深知,台灣仰仗台灣海峽天險,可以暫時躲避清廷兵鋒。但從長遠打算,則必須將台灣經營為可以立足的根據地,才能與清廷長久抗衡。



17世紀中葉的台灣,還處於半開化狀態。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發展落後,堪稱百業待興。陳永華獨闢蹊徑,從教育事業入手,提出「建聖廟,立學校」建議。在陳永華看來,不管是發展經濟,還是積極備戰,都需要一大批幹事創業的本地人才。也只有在一大批賢良人才的輔佐下,鄭氏政權才能真正做到休養生息,追趕中原地區。


鄭經被陳永華說服了,讓他放手去做。


於是,陳永華仿照中原模式,在台灣建立了一整套上至「國子監」,下至「府學」「州學」「縣學」的教育系統。同時,推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在陳永華的努力下,台灣文教事業蒸蒸日上。就憑此項功績,「陳永華」三個字也當永載史冊。


1680年,已經解除了「三藩之亂」威脅的康熙皇帝,開始擠迫台灣鄭氏政權的生存空間。在鄭氏政權內部,爭權奪利越來越激烈。陳永華遭到權臣馮錫范、劉國軒等人的排擠,退隱龍湖岩(今台南市六甲區赤山龍湖岩)。當年7月,陳永華去世,時年46歲。


【參考資料:《裨海紀游》《清史稿》《台灣通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為何輕而易舉就被康熙扳倒
朱元璋的兒時玩伴盡遭殺戮 為何只有湯和得以倖免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