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校園欺凌治理的第三方視角

校園欺凌治理的第三方視角

校園欺凌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長期在校園某個角落隱秘而頻繁地發生著。近年來,伴隨著不斷增多的「校園欺凌」事件引起了公眾和各類媒體的極大關注,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因此,系統認識校園欺凌並通過有效治理消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就成為非常重要且急迫的現實問題。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這本書基於海量研究數據,系統而嚴謹地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維度,對如何幫助欺凌者、被欺凌者和並不無辜的旁觀者打破原有的暴力循環,恢復健康社會關係提出了大量實操性方法和技巧。其中,作者運用角色理論,對「並不無辜的旁觀者」的分析,讓人尤為印象深刻。縱觀全書,作者通過層層鋪陳,相繼啟用「並不無辜的旁觀者」「暴力循環」和「勇敢的人」這三個概念,首先帶領我們認識「什麼是並不無辜的旁觀者」,進而分析了旁觀者在「長期的、反覆的」校園欺凌的「暴力循環」中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最後指出「從旁觀者到勇敢的人」是校園欺凌治理的重要舉措,呼籲更多的旁觀者成為「勇敢的人」。

什麼是並不無辜的旁觀者

要發揮「並不無辜的旁觀者」在校園欺凌治理中的應有作用,首先需要對「並不無辜的旁觀者」進行素描。和大多數校園欺凌的研究者聚焦於「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同,本書將目光投射到更大的範圍,指出「在欺凌這一行為鏈條中,一般有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觀者」,提出了旁觀者這一「欺凌事件中起著支持作用的配角」。作者強調:「我們主要將注意力放在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而忽視了與當事人雙方同處同一生態系統中的旁觀者。」作者對旁觀者進行了界定:「旁觀者有兩種,一種是起鬨者,起鬨者更接近欺凌者,是幫凶或者從犯;另一種是冷眼旁觀者,是欺凌行為的沉默見證者。」本書賦予了旁觀者以價值判斷:不僅是目睹了欺凌過程的人,而且這些目睹者對於欺凌行為,要麼視而不見、裝聾作啞,要麼袖手旁觀、麻木不仁,表明了旁觀者的道德冷漠,讓旁觀者烙上了「並不無辜」的印跡。

另外,作者還從被欺凌者的眼中強化了旁觀者「並不無辜」的屬性:「在欺凌行為中,被欺凌者受到的傷害往往是雙重的,一個是欺凌行為所造成的直接傷害,一個是旁觀者的道德冷漠所帶來的間接傷害。」

旁觀者與暴力循環的維持

那麼,旁觀者在有意無意「共謀」的校園欺凌中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作者從暴力循環的視角指出旁觀者可能起的正反作用。

在作者看來,作為欺凌事件中的第三方,旁觀者扮演的角色和行為選擇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及走向;在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及其走向上,旁觀者是否在欺凌行為中推波助瀾,關鍵在於是否助推了「暴力循環」。

作者指出,旁觀者不僅僅是一個消極的看客,通過他們的作為和不作為,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校園欺凌是否發生和發生走向:一方面,對於被欺凌者而言,旁觀者的支持和保護有助於消解被欺凌者的無助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會支持的作用;另一方面,旁觀者的袖手旁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縱容甚至加劇欺凌行為,助長欺凌者的囂張氣焰。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諸多原因,旁觀者更多地選擇了「不作為」。基於大量的實證數據,作者指出,在這一暴力循環中,不少旁觀者的舉動無外乎以下幾種:(1)抱著對欺凌的恐懼,繼續把欺凌現象歸咎於被欺凌者罪有應得;(2)由於看到沒有任何人干預欺凌行為,他們聳聳肩,認為自己對此也無能為力;(3)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些舉動縮小了欺凌者的負罪感而放大了他們對欺凌對象的負面態度。作者甚至指出,旁觀者的「不作為」,不承認欺凌的存在,或是對其不予理會,都是參與欺凌的行為。

從旁觀者到勇敢的人

打破這種暴力循環,需要的不僅僅是識別和阻止欺凌行為或為被欺凌者提供建議,還需要充分考慮旁觀者在維持這種暴力循環中起到何種作用,努力讓旁觀者從不作為走向作為。在此,作者借用了「勇敢的人」這一概念, 最終完成了旁觀者在校園欺凌治理中作用發揮的理論建構。所謂「勇敢的人」,就是「勇敢的見證者、反抗者或守衛者,也就是願意為被欺凌者挺身而出、以言辭和行動抵抗非正義行為的人」。換言之,與欺凌者不同,勇敢的人幫助或試圖去幫助被欺凌的孩子。

那麼,旁觀者為何要轉變為「勇敢的人」以及如何轉變為「勇敢的人」呢?

首先,作者為「勇敢的人」進行素描。指出,扮演這個角色的人積極而有策略地反抗欺凌行為;他勇敢地站出來,厲聲呵斥欺凌者或殘酷的欺凌行為;即使只有一個人擁有足夠的道德力量去對欺凌者提出抗議,捍衛被欺凌者的利益,或者為了阻止欺凌的繼續發生而為欺凌現象給予見證,暴力循環就會受到干擾。

其次,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給出了為何要轉變為「勇敢的人」的理由。

一方面,作者借用馬丁·布伯的「你與我」這一分析框架論證了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作者認為,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雖然我們不需要去「喜歡」每個人,但是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人性和尊嚴。將他人以「你」的關係呈現不僅體現了對方的獨特性和個體性,而且承認了我們彼此之間的聯結,以及我們的依賴性和互聯性。在這一分析框架的指導下,我們逐漸學會了包容差異性和多樣性,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欣賞每個生命的獨立及獨特之處。因此,他們勇於制止校園欺凌,不只是因為他們深知這樣做是對的,更是因為他們對被欺凌的孩子充滿關懷而必須為阻止欺凌做些什麼。與之相對,在欺凌者的心中,被欺凌者已不是以「你」的形式存在,而是「它」——比人類低等,不值得任何的關懷和照顧,卻可以成為好的笑柄和被侮辱嘲弄的不二人選。

另一方面,作者告誡我們,在欺凌事件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袖手旁觀或轉身離開同樣要付出代價。作者借用赫爾曼·梅爾維爾的話作為論據:我們不可能獨自生存。人與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聯繫就如交感神經的傳遞,使我們所行之事果必有因,而這些「因」將最終傳回而成為我們自己的「果」。被忽略或忽視的不公正會像傳染病一樣迅速傳播,哪怕那些認為自己不會受影響的人也在所難免。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對被欺凌的孩子沒有關愛之情,或者對正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上演的欺凌事件漠不關心,那麼,這種冷漠會比無知還要致命。

最後,作者回答了如何變為「勇敢的人」。在作者看來,一個孩子如若想要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他不僅需要知道該怎樣做,而且必須具備足夠的內驅力去做。我們可以教導孩子該怎樣做,然而,除非他們堅信自己是正直的、富有愛心的和負責任的人,否則他們將無法擁有做好事的內驅力。為了培養孩子做好事的內驅力,作者呼籲,我們必須考慮家庭、學校以及社區的文化氛圍。對學校而言,重在培養學生對他人的關心和接納的態度,增加學生間友好交流的機會,構築良好的班級關係。對家庭而言,作者強調了骨幹型家庭的重要性。指出,骨幹型家庭往往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來發展人類與生俱來的關懷能力與行善意願。骨幹型家庭幫助孩子發展自律,即使面對逆境或同伴壓力,他們依然能夠忠誠於自我,相信自己有改變困境的能力。在這種家庭中,暴力循環蕩然無存,只有彼此關愛的循環生生不息。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11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研討會召開
2018 留學風向觀察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