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塵埃落定!外方阻力消解,南京中央給予保證,黑土地上揚起青天白日旗

塵埃落定!外方阻力消解,南京中央給予保證,黑土地上揚起青天白日旗

1928年10月中下旬,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要求東北當局解決土地商租權以及延長吉(林)敦(化)鐵路等問題。蔣介石囑張學良不可再進行「局部交涉」,這一方面是減輕東北當局承受的日方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打消東北當局繼續拖延易幟的借口。而張學良並非不受南京態度的影響。11月5日,南滿鐵道會社總裁山本條太郎訪張,談吉敦路之事,張即以外交問題需由南京政府統一處理推託。同月,張學良派莫德惠赴日慶賀昭和天皇加冕大典,更探知田中在美、英等國及國內反對派的壓力下,已默認東北易幟是「中國內政問題」,不致再起干涉。日本的阻力逐漸無形消解,張學良進行易幟的決心益堅。不過,奉方與南京之間的「未了事件」仍亟待解決。

張學良

11月,奉方與國民黨的談判與合作,持續進行。東北當局首先資助白崇禧軍費,並將關內部隊撤回,繼之使停頓數月之久的平奉鐵路恢復通車,並釋回稍早扣留的列車交還平奉鐵路局。同時,響應裁兵,宣示將40萬奉軍裁汰20萬。不過,國民黨人意識到,張學良確已立志服從國民政府,惟對東北三省及熱河地盤仍圖掌握。對此,蔣介石實漸采讓步的方針。稍早以前,蔣氏謂雖不便在東北設置政治分會,然仍允由張保薦各省省主席及委員人選,表現出各種條件盡可商量之意。熱河問題方面,蔣氏更於12月同意張學良的要求,將之歸入奉方勢力範圍,放棄軍事進取的方針。畢竟,負責熱河軍事,且積極進行的第一集團軍方振武部,本馮玉祥所屬,二次北伐期間始歸蔣指揮。蔣對方並不信任。同時,閻錫山、白崇禧等人也不無覬覦熱河的盤算。對蔣而言,使熱河維持在奉軍手中,或不失為較好的選擇。

張學良及其幕僚在馮庸大學前與其師生的合影

張學良既確認日本阻力將無形消解,又獲得南京中央在政治上的保證,遂於12月24日召開秘密會議,討論易幟問題。東北當局當即將易幟的決定密告南京,南京旋於26日通過東北人事案,待易幟後發表。29日,東北易幟通電發布,國民政府乃發布張學良為東北邊防總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並分別任命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省主席。當日上午,張學良在奉天省府大禮堂舉行易幟典禮,由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派代表方本仁監誓。各國駐奉領事均應邀參加觀禮,惟獨日本領事未見到來。東北易幟後,最高軍事機關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最高政治機關則為東北政務委員會。東北政務委員會有委員13人,而以張學良為主任委員,於1929年1月12日正式成立。30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奉天省改為遼寧省,奉天城改稱瀋陽。東北易幟工作,至是順利完成。

東北易幟

(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4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歷次武裝起義衝鋒陷陣,歷史課本卻鮮有提及
中國遠征軍氣勢如虹,卻被英國人在背後陰了一招,究竟是怎麼回事?

TAG:康狄的朋友圈 |